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老父亲刚刚去世一个月,个别子女出去旅游合适吗?

问:老父亲刚刚去世一个月,个别子女出去旅游合适吗?

老父亲刚刚去世一个月,个别子女出去旅游合适吗?不合适。一. 先看一下问题的叙述。

我的老父亲昨天刚刚过完“五七”,按照风俗习惯要“接灵送灵”,家中弟兄三个我是长子,独自一个人完成了“灵堂布置”、“贡品购买”、“买花圈”、“招魂幡”、“灵前献饭”等等,老二、老三没有参加“七斋”,而是提前一天出去旅游了,我对此做法非常气愤但是无法阻止。

二. 再看古人是如何守孝的?

我国古代社会,极其看重孝道,父母去世之后,作为子女的,通常要守孝三年,而且第一年需要着丧服以表达哀痛之情。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也叫丁忧。

就最为大家知道的例子来说,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和兄弟苏辙考上进士之后,母亲去世,他们随即回家守孝三年,守丧期满当了几年小官之后,父亲苏洵去世,他们于是再回乡守孝三年。

老父亲刚刚去世一个月,个别子女出去旅游合适吗?

古代丧服

三. 老父亲刚刚去世一个月,个别子女出去旅游合适吗?

古代的守孝不可照搬,但是,行孝之心不可无,就个人看法来说:

1. 严格按照古代的守孝制度,大家不仅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无益于身心健康,很显然是不可照搬的,所以,对于古代守孝方面的繁琐仪式,我们都应该丢掉。

2. “五七”是传统的祭祀行为,作为子女,只要时间允许,还是应当参与其中的。父母含辛茹苦养育自己成人,在他们去世之后,以仪式来表达哀思,也是基本的孝道。

3. 如果自己的工作特别忙,或者认为“五七”是封建糟粕,可以不参加这样的祭祀活动,但是,基本的处世原则还是应该有的,比如说,不应当在父母去世不久就出外旅游作乐。

4. 上行下效,不能为父母尽孝,何尝不是在为子女做一个坏榜样。不管怎样,作为个人,应该尽到应有的孝道,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有责任传承孝道方面的传统美德。

老父亲刚刚去世一个月,个别子女出去旅游合适吗?

丧葬仪式不在于仪式本身,而在于对逝者的感怀

四. 烧七和五七。

烧七,是丧葬礼仪中的俗称,又称“做七”、“斋七”、“守七”, 是从刚死的那天算起,每隔七天做一次祭奠,其中,五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民间常见的奠祭方式,烧七之外,还有“烧百日”和“烧周年”,以及清明节烧纸等活动。

老父亲刚刚去世一个月,个别子女出去旅游合适吗?

烧纸

五. 所谓的“洒脱”,只属于那些活得极为通透的人。

魏晋诗人陶渊明在诗中曾经这样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事实上,陶渊明不是不为逝者伤悲,而是想表达一种对逝者更深远的情怀。我们普通人如果做不到那样的洒脱,还是应该回归本分,做一名本分的孝子,您说呢!

老父亲刚刚去世一个月,个别子女出去旅游合适吗?

农村祭祀活动

我的老父亲昨天(2023年元月8日)刚刚过完“五七”,按照风俗习惯要“接灵送灵”,家中弟兄三个我是长子,独自一个人完成了“灵堂布置”、“贡品购买”、“买花圈”、“招魂幡”、“灵前献饭”等等,老二、老三没有参加“七斋”,而是提前一天出去旅游了,我对此做法非常气愤但是无法阻止。我认为他们没有人性,各位头条朋友你们说对吗?

优秀作者:一丝不苟星球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