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体制内哪些表现是不成熟的表现?

问:体制内哪些表现是不成熟的表现?

我以前就在体制内工作。

我大学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中直机关工作。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直机关扩编的一个重要的时间段。有很多大部委的司处,都被单列出来。所以公务员空缺很大,于是我这个平庸之辈,就被呼噜噜的扫进了那个有解放军站岗的大单位。

特别基层的地方我没呆过。比如说县乡。除此之外,无论是中直,省直,市直机关其实都差不多,体制内的气氛差别不是很大,说点实战的例子吧!

在体制内为人要沉稳,做事要冷静,不要冲动而为。

你可以给自己制造一个心直口快急性子的人设。但是内心一定要稳定。一定要沉着。就是那种粗中有细。这事儿说起来的确很难,有点费脑子。但是没办法,体制内,尤其是大单位,人精特别多,的确是个烧脑区域。

首先要了解环境。

要了解领导和同事。要正确评估自己和领导的关系。领导用不用你。信不信你。靠不靠你。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一定要认准自己处在哪个阶段。

首先,领导用不用你?这事好办。看看具体的重要工作,领导有没有让你干。干了之后,是不是还让别人再复查监督?如果他让你干了,而且没有经过复查监督,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领导开始有点信任你了。但是在这个阶段的麻烦事儿就多了。

比较烧脑的一个问题就是领导会问你,你对周边同事的看法。

这时就得看你和领导的关系了。如果真是铁磁。领导很信任你,那么不妨直言,给领导一个你对他掏心窝子的印象。这也是等于把你的所有心思暴露在领导面前。这样可以加强领导对你的信任。但是注意不要在领导面前耍小心眼儿,如果你耍了,最好也别让领导感觉出来,不过我觉得一般情况下领导都会比你精。

如果你觉得你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没那么铁,那么就要注意了,最好不要给同事下结论,我吃过这亏。

比如说有一天,我的领导问我:“老赵这人,怎么样?”我当时不知是吃撑了,还是饿低血糖了,不知是头天喝多了,还是第二天早晨没醒,反正张嘴我就来了一句:“不咋地,这人太油。”

领导一笑,对我说:你还真心直口快。挺敢说。

我这时候琢磨过来了,我不应该对人家下这种定义,首先那个被评论的同事级别比我高,其次我和他业务交接并不多。如此不谨慎的评价他人,起码说明我这个人不牢靠。

于是我脑子开始嗡嗡的转,进度条一点一点的往前挪。

接下来只能说事例了。“那回,什么什么一个会,本来是应该他们处的,结果呢,他就闪了。刚开了三天,后边具体数据问题全都扔给别人了……”

我在那儿喋喋不休的抱怨着,最后还跟领导来了一句:“您说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嗨!我这个人就是看不惯这个!”

反正缺心眼儿的事儿已经干了,就干脆落个心直口快的人设吧。这事儿我办的不周到。我后来立刻琢磨过来了,领导问你这个人如何?你要摆事实,但不要给领导下定论。这样显得你比较憨厚朴实,不是那么尖酸刻薄。而且还落个尊重同事,虚心向上级请教的好印象。

嘴太快,比脑子还快,这在机关是大忌。

当然,缺心眼儿的人绝对不会只有我一个。还有个更缺心眼儿的,那就是老曹。老曹干过一件自己抽自己大嘴巴的事儿。

有一回,上级领导问老曹:“你看小常这个人怎么样?你对他的工作有什么看法?”

老曹那时候也刚到机关,还没修炼成功。老曹,四川人。用他的话说,我们家祖上八辈都是干棒棒,挑滑杆的,就是一锤子买卖。你给钱我就挑,所以我这脑子就没进化出那么多弯儿来,虽然我念书还行,但是这事儿还真不灵。

老曹张嘴就说了一些对那个小常同志的不满。也表示自己不愿意和他合作,并且把不愿意与他合作的原因说出来了。

领导呢?领导在几个小时之后就把他给卖了。卖的干干净净,一分不剩。用这种行为来收买那个小常。最后的结果是那个家伙恨死了老曹。那位本来就是个爱记仇的小人,这下老曹估计连生辰八字都被他打听出来了,回家画个小人,天天扎。不过,不得不说一句,老曹自从那事儿之后,的确天天牙疼,后来还专门拔了一颗智齿。

那个领导呢?原来是个过路先生。他根本没想在这个岗位上多呆。小常是他眼下用得着的人。后来他还把小常带走了。

小常升官了,老曹同志完全被动了。那个小常临走之前给他挖了好多陷阱。老曹自此以后,象只鼹鼠一样,从一个坑爬起来,之后又掉进了另一个坑。而且周围的人对他抱怨颇多,脏活累活都给他了,因为他们都知道老曹是个爱打小报告的人。

灰头土脸的老曹只能在这儿默默的忍着。尘满面,鬓如霜,相见无语,泪两行。熬吧!这个人设他很难摆脱了。

好在中直机关那时候流动的领导多。老曹这只鼹鼠过了两年苦日子,直到新的一任领导到来。

新领导一上任,老曹马上积极投靠,争取立功,花了好大的精力,才在新任领导面前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而那些和他不对付的同志给他挖的坑,基本上也都被他勤勤恳恳填的差不多了。大家对他的观点也有所转变了。两年的时间,老曹啥都没干,耽误了一次提升。

后来老曹对我说:“我拔得那颗牙,对我来说是一辈子的提醒。嘴快的人就应该掉牙,冒失鬼就应该掉坑,没办法,适者生存。在这儿没脑子,真吃亏!

当然,其实老曹说的也比较片面。

如果在机关里,你永远安于基层,永远不追求升官进步,那么那里也是个不错的地方,可以安逸舒适的,悠然的,向树懒一样做着各种工作,扎实准确,时间漫长。

但这种人设的缺点是,你得有一副特别坚定的内心。否则当有一天,你的领导比你年轻好多的时候,拍着你的肩膀对你说:“老李,这事你怎么搞的?”

听到这样的话,如果你依然能够心神安稳,气定神闲。那么恭喜你,你就不用费那么多脑子了……

体制内哪些表现是不成熟的表现?

优秀作者:淡泊的苹果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