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康熙谁更厉害?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朱棣是个狠人,更是一代雄主,这毋庸置疑,如果有人连这点也否认,无疑是个是非不分黑子了。
至于楼主所问“朱棣和康熙谁厉害?”,我的答案是关公战秦琼,不分伯仲,都很厉害,都是所属的时代除了开国君王以外(甚至超过)最璀璨的明星。但是如果这个“厉害”的定义扩充为作为“中国皇帝、东亚大陆的统治者谁更厉害”而言,抛开民族成见来讲,康熙的文治武功还是要胜于朱棣的。
朱棣很闪耀,闪耀的让人看花了眼。各种武功,光芒缠身,作为一个男人而言,朱棣无疑是男人中的男人,英明睿决,威武雄壮,但如果提升到国家、民族这个层面,我们就需要用冷眼,客观的解剖这位永乐大帝了
一、靖难之役
《明史·成祖本纪》: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怎么样,短短26个字,是不是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感觉?一位英明神武,励兵秣马的马上皇帝,一世枭雄的形象立马展现了出来。
随着朱元璋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gāng)的相继离世,燕王朱棣成为了朱元璋儿子中的老大,也是理论上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无奈老皇帝家族观念太重,硬是偏心把诺大的家业传给了长孙朱允炆。
这个建文帝朱允炆别看年纪小,可是规矩不少,觉的那么多藩王叔叔太碍眼,竟然要撤藩。侄子要抢叔叔的东西,况且侄子的位置本该是叔叔的,你爹是太祖皇帝的种,我也是太祖皇帝的种,结果叔叔我还得忍气吞声,任你宰割,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不伺候了,反了。于是朱棣在经过一番影帝级的表演苟活下来后,于北平打出“靖难”的口号一路向南历时四年打败建文集团,做了朱明王朝的主人。
整个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可以说是历尽波折,但终究还是赢了。是不是有那么点“逆天改命”的味道?造反逆转霸占家业的,李世民是第一个,朱棣是第二个,都是狠人无疑,很热血,也很励志。
但是这种内战“武功”,可以算是个人魅力加成,却无法算成皇帝加成,可以说你很厉害很牛逼,却无法说成伟大
二、七下西洋
官文说这是一次中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可这“碰撞”的成本有多高我无需多言,带来了什么,客观的讲什么也没有,大明王朝没有从中获得任何长远的政治经济利益,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贡献更是一点浪花都没有掀起。封建专制体制小农经济下的皇权中国,朱棣搞这一套无非是好大喜功,撒钱工程,爽了自己,穷了百姓。对比差不多同时代的哥伦布、麦哲伦,显然是西方人做的更划算些,也更明智些,中华文明的衰落,对比西方文明的竞赛,至少从这一刻起就没有跟上
当然,几千年的封建体制下,我们不能苛责帝王们是否目光长远,意识超前,是否为后代子孙攫取源源不断的红利,但至少“七下西洋”这个美好的童话是算不上这位永乐大帝的所谓“功绩”的。
三、南征安南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离,后朱棣发兵攻取安南,将其纳入大明版图。对此,朱棣充分暴露了其雄主本质,算得上是其最硬的武功了,可惜的是二十多年后他的“好圣孙”明宣宗朱瞻基竟然战略收缩又将到嘴的肥肉吐了出去,安南又独立了,儿卖爷田心不疼,朱棣要是活着非得跳起来狠抽这个好孙子
至此,安南再也没有并入中华版图
四、五征漠北
五征漠北是明成祖朱棣被人所津津乐道的赫赫武功之一。坦率的讲,朱棣也确实是个无比强硬的马上狂人,除了把首都迁到北京显露出其经略北方的决心之外,从永乐8年淇国公丘福战败全军覆没起至永乐22年,14年的时间里朱棣五次亲征朔漠,平均算下来2.8年一次,更是第一个亲征漠北的汉人皇帝
皇帝做到这个份上真的不好说什么了,朱重八泉下有知一定会笑出花来,自己生了一个如此敬业,尚武的宝贝儿子,其抗击北方少民的坚决态度堪比汉武。相比之下,想起那些久居深宫,沉溺花鸟鱼虫,佛道修玄的不肖子孙自己真是气的想打人
可是和打出了中华民族尊严的武皇帝相比,这位明朝武帝的战绩可就显得有点差强人意了。五次亲征大漠,能书表的战功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憋着劲想和敌人决一死战,结果这些北元残余统治过中原近100年后竟然变得聪明了,玩起了游击战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次次让朱棣无功而返,获胜也只是一些小鱼小虾,最终朱棣于永乐22年饮恨大漠,龙驭上宾。也难怪有人调侃朱棣的五次亲征漠北其实是“公款旅游,喝酒打猎”
25年后,公元1449年朱棣的重孙明英宗朱祁镇欲重现其祖风采,亲征瓦剌部,不料中计被围酿成“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由盛转衰,朱棣五征漠北的丰功伟绩也渐渐被风尘掩埋
五、其他
朱棣还修了《永乐大典》,修书这种盛世帝王共同的爱好就不说了
朱棣设置这个司那个司,基本上是不派官员不派一兵一卒,相互之间靠敕封、朝贡维持关系,你强我就认你做老大,你给我面子我给你赏赐这种商业互吹的模式也没什么好提的
其他基本就是修缮下运河这种零零碎碎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朱棣还有个缺点算是遗传朱元璋的:残暴,非典型的例子就不说了,方孝孺和解晋的事妇孺皆知。其这一特点也是其一污点
总结、遗憾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会发现,朱棣本人是个很有本事很有雄心很有抱负的盛世帝王,但其功绩大多是那种“功在当代,利不在千秋”的粉饰之举,别说对中华后世哪怕就是对大明朝二十年后格局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
七下西洋、南征安南、五征漠北莫不是如此,你说这些事不牛逼吗?确实牛逼,但其影响也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转瞬即逝,更别谈几十年几百年之后了。况且朱棣做的这些事都是以雄厚的国力作为基础,其接手的更是前代帝王的宏伟基业,自己不过是锦上添花,自我发挥罢了,做与不做,帝国不会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与改变。所以说,朱棣更像是乾隆,接手一个巨大的家业之后凭借着自己对盛世的理解与想象自我发挥,或是好大喜功,或是南征北战。
客观的说,朱棣在开疆拓土方面甚至还不如乾隆,乾隆的所谓“十全武功”不可否认有不少自我标榜的成分与水分在里面,但也实打实的为维护与开拓中华民族的版图做了不少的贡献,这点是不可否认的。
朱棣就是这么一位帝王,上天没有给他真正实现抱负的机会,空有一身雄才大略,也做了一些无关痛痒的事,但其缺少真正能使他进入一流帝王之流的够硬武功,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上天是故意的,帖木儿在进军大明途中突然病死就是最好的说明
然而这一切都不可否认明成祖朱棣仍然是一位伟大帝王。尽管如此,和康熙比起来,朱棣则显得逊色一点,康熙皇帝的本身自我修养则温和多了,武功方面在我主页的问答里也有写到
并不是要特别吹捧康熙,而是根据实打实过硬的武功和对当朝,对后世的影响,康熙是绝对有资格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进入中华一流帝王之列的
优秀作者:手机用户李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