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问: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渭水之盟”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以来最大的危机,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耻辱,而洗刷这个耻辱的过程,却成了唐朝崛起的起点。

公元626年8月9日,玄武门之变刚过去2个月,李渊便将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自己则退休去当了太上皇,但刚登基的李世民面临的却是一个险象环生的局面。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一方面原太子李建成的政治势力还大量存在,如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驻军在泾州的燕郡王罗艺等。另一方面比李建成残余势力威胁更大的突厥人却已杀向了长安。其实这不是突厥人第一次南下抢劫了,确切地说,是突厥人的第八次南下抢劫。

突厥人南下的原因

突厥人的南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就曾向突厥称臣,并向当时的始毕可汗承诺,他打下地盘后,所得的财物美女都会进献给突厥,由此获得了突厥的支持。后来突厥一再南下,一方面是给李渊壮声势,另一方面也是找李渊索要财宝美女,突厥一次要的比一次多,到后来就成了个无底洞,每次唐朝给突厥进贡,都是割肉般地疼痛,再到后来也就忍无可忍了。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对于突厥人来说,他们南下就是为了抢劫

二是突厥人的南下,其实也是战略上的考虑,突厥人认为只有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原才最符合突厥的利益,这就跟英国长期奉行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一样,中原地区不统一,便不会形成对突厥有威胁的势力,便能保证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在隋末天下大乱之时,各地割据的群雄,如王世充、窦建德、梁师都、刘武周等都先后向突厥称臣纳贡,以换取其支持,李渊也只是当时众多向突厥称臣势力中的一个而已。

突厥人与之前的匈奴人一样,对中原地区的土地没多大兴趣,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抢劫中原的财富供他们享受,掠夺中原的人口供他们奴役,于是几代突厥可汗都执行着这样的一个战略:维持中原地区四分五裂的状态,只有在这样的格局中,才能实现兵不血刃就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他们也支持向他们称臣的所有力量。

突厥人南下,就是为了抢劫。

“渭水之盟”,城下之盟

但李渊建立的唐朝却打破了中原四分五裂的格局,这种格局令突厥可汗十分不安,所以连续八次南下,除了索要钱财,也是为了打击李渊的势力,或者就干脆直接支持反对李渊的势力,阻止李渊做大做强。为了阻止唐朝重新完成统一,突厥人甚至还掠走了隋炀帝的妻子萧皇后,并立杨广的孙子杨政道为隋王,这就有非常深远的政治用心了。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唐高祖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的6、7月份,正当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的斗争趋于白热化之际,突厥人大举南下,甚至一度逼得李渊打算放弃长安。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李世民主动向突利可汗示好,许给了突利大量的好处,包括出嫁皇室公主和亲,还与其结拜兄弟,又挑拨了颉利与突利的关系,才令突厥最终退兵。

然而事情才过去两个月,从9月份开始到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上半年,突厥骑兵又一次卷土重来,联合吐谷浑、党项等部,分多路大举南下,一时间山西、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纷纷陷入了战乱和动荡之中。直到玄武门之变前夕,幸亏大唐战神李靖在甘肃天水和灵州一带成功牵制了突厥主力,才给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和登上皇位赢得了一点点时间。

8月20日,突厥大军兵临武功城下;

8月24日,突厥围困高陵;

而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的主力则一路风驰电掣,直捣唐帝国的都城长安。李世民急命尉迟敬德渡过渭水阻截突厥大军,并于26日在泾阳一带与突厥军激战,虽有小胜,但仍不能阻止突厥主力南下,到28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会兵于长安城北的渭水桥边。

突厥人的意思很明显,我们就是大军压境,找你李世民要钱的来了,你给还是不给?此时长安城内能够作战的仅有几万人,而各地援军什么时候能到还是个未知数。对此李世民一边组织防守,在城头上插满了旌旗,制造守城部队众多的假象,一边征求李靖的意见。李靖认为当下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请倾府库赂以求和”,请求李世民拿出国库中所有的钱财送给突厥求和;二是由自己带兵从灵州出发南下,截断突厥归路,以防求和不成。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李世民接受了李靖的建议,于30日来到长安城西,与颉利可汗斩白马盟誓,突厥随后退兵。这就是李世民签下的“渭水之盟”,甚至可以说是“渭水之耻”,虽然事情最后还是过去了,但这件事对李世民确实刺激很大。

毕竟是把整个国库的财宝全搬出来给了突厥,毕竟几乎是带着请求的口气才最终换得了突厥的退兵。就算这次突厥退了兵,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呢?这根本就不好说,以后要是再来呢?难道还要再让突厥给洗劫一次?突厥前后已经搞了八次了,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所以要想结束这一切,除了彻底击败突厥,也别无他法。

卧薪尝胆

“渭水之耻”后,李世民就发了狠心,在自己的皇宫大院里练起了兵,他亲自训练将士们骑射武功,甚至亲自操刀上阵去手把手地教习。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坚持带队训练、比试武功、奖励和选拔将士,训练出了一支精锐部队。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除了练兵,最重要的就莫过于治国了。治国就要先确立大政方针,有人认为当效仿秦皇汉武力行霸道;有人认为当扩张军力,威仪四方;而魏征则认为,当以静制动,与民休息以恢复国力。

李世民力排众议,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并打出了“以诚信御天下”和“为政莫若至公”两面大旗,就此中国迎来了贞观之治的漫天霞光曙色。

李世民敢于听取不同意见,敢于听真话,不听假话、空话和大话,即便有人把他比作桀、纣,他也毫不在意,虚心求教,一时间大唐官场风气焕然一新,正直的君子站满了整个朝堂,小人也没了立足之地。

李世民有着极高的智商和宽广的胸怀,在他的治下人才济济,长孙无忌、殷开山、高士廉、柴绍、李孝恭都是他的亲戚;尉迟敬德是宋金刚的手下;段志宏、刘弘基是他太原起兵的老人;房玄龄、杜如晦是他秦王府的老部下;徐世绩、秦叔宝、程咬金是瓦岗军李密旧属;戴胄、张公瑾是王世充的部下;岑文本、刘洎曾效力于萧铣;褚亮和他儿子褚遂良曾服务于薛举;温彦博原为罗艺部下;封德彝、虞世南原为隋炀帝杨广近臣;屈突通是隋朝大将;马周是素不相识的贫寒之士;李靖和李渊曾有过严重的私人恩怨;萧瑀是隋炀帝萧皇后的兄弟和李渊的老臣;李百药还参加过反唐叛乱。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重君子,远小人,此贞观所以兴盛也

如此五花八门的一大帮子人聚集在了李世民的时代,他们出将入相,尽其所能,于是李世民的时代也就成为了中国史上贤臣良将最多的时代。有了如此多的贤臣良将为国家拼死效力,国家岂能不强大起来?

在李世民的领导下,大唐呈现出了朝野上下群贤毕至,同心协力治理和建设国家的气象,这种健康明朗的政治气氛,使这个战争创伤清晰可见的国家,充满了朝气和蓬勃向上的力量,到了贞观四年,国家大治,“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纵横捭阖

在突厥退兵后的几年里,唐朝和突厥都遭遇了严重的天灾。

贞观元年,唐朝遭遇了严重的旱灾,不少农民家破人亡,卖儿卖女。李世民下令将皇宫中的钱财拿出来赎买这些孩子,再将这些孩子还给了他们的父母;贞观二年,唐朝遭遇大面积蝗灾,李世民亲自品尝蝗虫,打消了人们对蝗虫的迷信,当时的人们认为蝗虫是百虫之王,甚至将蝗虫写成了“虫皇”。李世民昭告天下,请求上天把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以保佑国家,自己心甘情愿接受一切。消息一出,“民心大悦”。贞观三年,又爆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当年国家财政困难,只能勉强度日。对此李世民厉行节俭,皇宫多处宫殿盖的是茅草屋顶,又将宫中三千多宫女放出宫门,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在李世民的大力提倡下,贞观一朝节俭成风,君臣一心共度时艰。在经过了三年的困难时期后,到了贞观四年,全国迎来了大丰收,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与唐朝相反,突厥却经历了严重的内部撕裂。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自从渭水之盟后,颉利可汗就有了入主中原的打算,他开始重用一位名叫赵德言的人,让他帮助自己改革法令,颉利可汗想效仿北魏道武帝和孝文帝,为入主中原做准备。

突厥原先是个淳朴的民族,法令虽然简单却非常有效。而赵德言上台后,制定了各种繁琐苛刻的法令,搞得突厥人手足无措,甚至颉利还重用了一批善于做生意的栗特人,逐渐与本族人疏远了起来,导致内部出现了动荡与不安。

突厥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他们的牛羊,在贞观最初的几年里,突厥人也遭遇了严重暴雪,大雪深达数尺,牛羊因为吃不到草而大量死亡。在这样的情况下,颉利对本族人民强行摊派,横征暴敛,不少归附突厥的部族也因此离心离德,甚至反抗了起来。

首先反抗的是薛延陀和回纥,他们即遭遇了天灾,又遭遇了颉利苛政的人祸,忍无可忍之下也不得不揭竿而起。李世民知道此事后,便派遣使者联系了薛延陀首领夷男,夷男闻讯大喜,立马表示愿意臣服大唐。唐朝与薛延陀结盟,对突厥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李世民这一时期的外政方针,除了薛延陀,李世民还与西突厥取得了联系,并与其结亲,由此在突厥的西部找到了打击颉利的强盟。而在突厥的东部,李世民则长期实行了拉拢突利的策略。由于颉利的横征暴敛,突厥东部的奚、契丹等数十个归附突厥的部族发生了反叛,颉利派突利前去征讨,结果大败而归,颉利为此勃然大怒,将突利捆起来鞭打了十几天。由此突利怀恨在心,想到了先前与自己结拜兄弟的唐皇李世民,私下里便与唐朝结成了同盟。至此,在突厥的北、东、南面都有了唐朝的强盟,在征讨突厥之前,突厥就已经危机四伏了。

天可汗

贞观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经过了三年的休养生息后,唐朝拥有了征讨突厥的实力。这一天,李世民出动了五路大军进击突厥:

柴绍兵发金河、李道宗兵发灵州、薛万彻兵发英州、李绩兵发云中,分路进击,而李靖则作为全军统帅,兵发定襄,直捣突厥王庭,五路大军共计十万兵马。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亲率三千精骑,从马邑出发,突然杀到了恶阳岭,此举大大出乎了颉利的预料,颉利认为李靖不可能如此孤军深入,被吓得一日数惊。李靖则在充分掌握了对方动向的情况下,一面不断地策反颉利的部下,一面不停地攻城拔寨,连夜突袭了颉利所在的大利城,隋炀帝妻子萧皇后和被颉利立为隋王的杨政道也在此战中被唐军俘获,并送往了长安。

颉利带着少数部众逃离了战场,又遇到李绩大军的追击,只能退守阴山一线的铁山再慢慢收拢兵马。这个时候的颉利已失去斗志,不得不谴使长安,表示愿率举国归附。李世民得报大喜,随派鸿胪卿唐俭前往颉利可汗处安抚,又令李靖率军前往迎接可汗。

李靖和李绩在白道会师后认为,现在颉利虽然连吃败仗,但实力犹存,如果让他越过大漠,再聚集部众就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而此时皇帝的使者正在颉利那里安抚,颉利必然放松警惕,不如乘此机会发动突袭,必能擒获颉利,一举荡平突厥。于是李靖立马带队直扑颉利大营,李绩则带兵前往截断颉利退路。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二月初八,李靖率军来到阴山脚下,一见到颉利的大营就发动了突袭,一仗下来颉利的部众被一锅端,就连颉利本人也成了唐军的俘虏,被押送到了长安,至此突厥之患被李世民彻底扫除。

颉利被押送到长安后,李世民赦免了他的罪过,并把他养了起来,虽然日子过得安逸,但颉利也没了往日的生趣,三年后便在长安郁郁寡欢而逝。

突厥被唐军攻灭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唐朝周边众多的部族与邦国也纷纷谴使向唐朝表示臣服。很快,各国君长们来到皇宫门前请愿,他们上书李世民愿尊他为“天可汗”,意思就是做他们所有人的大汗,对此李世民欣然接受。此后,凡是唐朝皇帝发给各国君长们的信件,皆称“天可汗”。

总结: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登基以来最大的危机,也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耻辱。但是在遭遇了这场危机后,李世民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在短短三年内就将唐朝建成了一个国力强盛的国家。

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对战突厥,李世民不但内修武功,在外交上也是纵横捭阖,拉拢了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分化瓦解突厥内部,在一代战神李靖和李绩的带领下,唐军在短时间内就灭亡了曾经强大到不可一世的突厥,从而彻底解除了唐朝最大的外患,为唐朝后来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秀作者: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