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问: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火化时遗体会“哭泣”、抽动或半坐起来,火化师会割开遗体肚皮,戳破内脏,一个生前体重100斤左右的人,火化后骨灰重量大约只有3.5斤。

许多人认为火化很残忍,觉得还是土葬更好一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到底土葬和火化哪个更合适。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火化的问题,火化时遗体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

(一)火化前的准备工作

火化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对遗体进行仔细检查,主要是看遗体上有没有尸斑,其实就是想确认一下遗体还有没有生命体征,以防出现“假死”现象,虽然概率很小,但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

确认无误后,火化师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去除遗体携带的一些塑料制品,因为这些物品燃烧后会产生异味。

为了让逝者体面的离开,应家属要求殡仪馆的遗体整容师会为遗体整理遗容,主要是修修眉毛、刮刮胡子、画画妆。

如果是遭遇车祸等意外事故去世的人,那么可能就会麻烦一些,整容师可能会需要对肢体、皮肤做缝合,还可能做充填、移植,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逝者生前的面貌,让其保持自然、安详,像是处于睡眠状态,因为在火化前,亲友们通常会和遗体做最后的告别,不能给逝者亲友留下痛苦、恐怖的印象。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二)割开肚皮,划破内脏

在进入火化炉前,火化师还可能用刀片将逝者肚皮割开,划破内脏。有人认为这很残忍,其实这是为了防止在火化时发生爆炸。

从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开始,遗体就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变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体,这些气体使整个遗体慢慢膨胀,一般表现为面容肿大、眼球突出、口唇外翻、胸腹隆起、四肢增粗,就连皮下组织和肌肉都呈气肿状,皮肤呈污绿色、腐败静脉网多见,这就是所谓的“巨人观”。

这样的遗体就像一个脆弱的气球,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再加上火化时火化炉的温度非常高,遗体外部先被燃烧,内部气压过高,如果不划破肚皮、戳破内脏,那么就可能发生爆炸。

(三)喷油

接下来工作人员会给遗体上油,也就是在遗体上喷洒一些柴油,主要是起到助燃作用。火化一具遗体大概需要18-24千克柴油。如果遗体脂肪多一些,那火化时的燃烧速度可能更快,放油量可以少一些。

当柴油价格上涨时,许多车主会觉得吃不消,同样犯难的还有殡仪馆,按柴油每吨8000-9000元的价格计算,火化一具遗体,柴油的费用大概要144元-180元左右,近些年柴油价格有所上涨,但是一些殡仪馆的火化费却一直没有涨。殡葬服务中的基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含抬遗体、消毒)、存放(含冷藏)、火化等。这些基本服务的收费标准,要由物价部门定价,不可随意更改。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四)火化

遗体放油后火化炉就开始加热,一般来说火化师先将火化炉预热到200℃,此时遗体穿的衣服以及遗体的头发会瞬间化为灰烬,当温度升到400-500℃左右时,脂肪开始燃烧,温度持续升高到600℃时,肌肉组织、还有一些脏器开始燃烧,温度升到800-900℃,骨骼开始燃烧,整个火化过程一般会持续45-120分钟不等。

(五)火化时的“奇谈怪论”

有人说遗体火化时,会听到火化炉内发出“哭喊”“叹息”之声,这声音让人毛骨悚然,有的家属甚至认为是逝者心有不甘或者有什么未了心愿,所以才会发出如此凄厉的声音。其实,大可不必因此耿耿于怀,人死不能复生,没有了生命体征又何来“哭泣”一说呢?遗体在燃烧时发出声音有科学合理地解释。

人体含有大量脂肪,这些脂肪在火花炉里燃烧一般会发出“呲呲”声,脂肪越多,声音越大。

人去世后遗体内会存留许多气体,留在胸腔以及肺部的气体,在高压作用下会被推挤到声带内,从而发出“叹气”声。

如果是出了交通事故去世的人,他体表的伤口比较多,空气更容易进入体内,在火化炉燃烧时,这些气体通过喉咙带动声带发声,听起来就像是叫喊声,溺水而亡的人肺部和胸腔的空气同样不少,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此外当炉内温度达到900℃左右时,骨骼就会变脆、炸裂,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像是焚烧麦秸秆。

这些还不是最奇怪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火化过程中,遗体忽然四肢抽动,或者突然半坐起来,对此家属很难理解,难道是“死而复生”了吗?当然不是。

在火化炉内温度到达几百摄氏度时,遗体的皮肤在高温炙烧下,会快速脱水、收缩,体内脂肪迅速融化,肌肉紧缩、僵化,原本挺直的躯体变得蜷曲,牵拉着骨骼弯曲,四肢抽动。

其实,在火化遗体时,家属可以在电脑监控观察室或者炉前观察厅观看火化过程,遗体的一举一动都可清晰呈现,只不过观看这一幕时的确需要勇气,而且一定要保持理性。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六)火化完毕,家属纳骨

火化后,遗体内的水分、血液会快速消失不见,脂肪、肌肉也会融化,最后剩下的只会是骨骼。经过焚烧,骨骼的质量也会变轻,骨骼内的水分会蒸发掉,有机物也被燃烧殆尽,少量的无机物因不能被完全燃烧,保留下来。

一个生前体重100斤左右的人,骨骼重量大约为15-20斤,火化后骨灰重量大约只有3.5斤。

火化完成后,工作人员会慢慢地拉出放置遗体的耐火床,由于温度比较高,所以必须在炉膛外停留一段时间,稍作冷却。

尽管火化炉里的温度很高,但是一些大的骨骼可能还是没有完全燃烧,所以需要稍作处理。

工作人员会用特制的小铲子将骨头轻轻碾压,经过高温炙烤的骨骼很脆,一经碾压就变成了粉末。

接下来就要开始纳骨了,逝者的一位亲属捧着事先预定好的骨灰盒,由另一位亲属用小铲慢慢将骨灰装入骨灰盒,铲不上来的部分骨灰用小扫帚扫一扫,基本可以保证“颗粒归仓”。整个过程,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会从旁协助,最后工作人员把骨灰盒封好,家属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离开焚化室。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土葬遗体会有怎样的变化?

如果火葬是让遗体在刚开始腐烂之前就结束了它的痛苦之旅,那么土葬则是要把这次终极旅行进行到底。

人去世后,家属如果选择火葬的方式,那么可以直接和殡仪馆取得联系,殡仪馆会派出工作人员,上门来接运遗体,并且和家属商量火化事宜。从去世到火化一般三天以内就可以完成,而如果选择土葬,遗体会慢慢变化,彻底变成一堆白骨,大概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人去世后,身体会慢慢变冷,在常温环境下,遗体的温度会以每小时0.5度的速度下降,一个小时左右遗体就会变得和冰块一样冰冷。同时遗体会变得僵硬,皮肤失去弹性、肌肉僵化、嘴无法张开,颈部无法转动,四肢动弹不得。

在人去世后2-4小时,遗体背部和臂部的皮肤表面会出现暗红色或暗紫色的斑痕,这就是“尸斑”。刚开始只是呈斑块状,随着时间推移,斑块会越来越多。接着遗体的右下腹部会出现暗绿色,这是“尸绿”。

去世12小时后,遗体里的微生物开始消化肌肉,遗体就会慢慢变软。

去世2天后,遗体内开始聚集大量腐败气体,时间越久,遗体内的腐败气体就会越多。

去世3天后,遗体会变得膨胀,四肢粗大,脸部肿涨,出现所谓的“巨人观”现象。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这些腐败气体使腹腔内压增高,心脏虽然已经停止跳动,但是在压力作用下会挤出心血,肺部受压,使集聚在支气管、气管中与腐败气体相混合的血性液体流到喉咙处,并经口鼻溢出。部分血液在高压的作用下抵达皮肤表层,皮肤上出现腐败的小血泡。

胃肠受压迫,残留在胃肠内的食物残渣会进入喉咙、气管之内,或者溢出口腔之外,这就是人在去世不久会呕吐的原因。

由于小骨盆底受压迫,会导致直肠内的排泄物溢出,膀胱括约肌和肛门直肠括约肌功能失控,可能会导致大、小便失禁。

此外,随着压力增大,女性的子宫可能因受压而脱出;如果逝者去世时已经怀孕多月,子宫内的胎儿也可因受压而分娩出。

人去世20天后,遗体的软组织基本已经完全腐烂,变成了半流动的液体,慢慢从骨骼上脱落,最终遗体变成一堆白骨

所以,在土葬时有堵住“七窍”的习惯,尤其是堵住肛门,就是为了防止腐败气体、血水、排泄物外溢,为逝者保留最后的尊严。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土葬好还是火葬好

1.火葬更安全、环保

人在去世后,随着时间推移,遗体会慢慢腐烂,这一过程中会滋生大量细菌,如果是因为某些传染性疾病去世的人,滋生的细菌同样具有传染性。比如丙型肝炎病毒在人去世后仍然可以继续存活4-21天,细思极恐。

因此,将遗体土葬势必会对周边土壤、水质造成污染。有些家属为了让逝者去得更安心一些,会在棺材入土前涂上一些防腐液,这些防腐液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比如汞、砷等,一旦会渗入土壤、地下水,必然会对周边土壤和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相比而言,火葬就没有这样的危害,随着遗体的焚化,细菌也没有了成长的温床。

2.土葬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土葬最大的一个弊病就是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按我国古代传统,想要找一块合适的墓地实属不易。通常情况下要选择水草丰茂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的土地是非常适宜耕种的,大规模实行土葬势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和鼓励以少占或者不占土地的方式来处理骨灰。骨灰盒可以集中放置到灵骨塔,可以节省不少土地,也方便大家追思和祭奠。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3.土葬需要砍伐木材

土葬需要上好的棺木,需要大量砍伐树木,一般来说,棺材分4个头 、6个头、 8个头几种,简单来说就是由4块、6块或8块板组成,4个头的比较贵, 在木材的选择上以梓木、楠木为最佳,柏木、松木、柳木、桐木也不错。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木柴,都需要砍伐不少树木,这很不环保。

4.火葬流程更简单

在传统的丧俗之中,土葬讲究许多礼仪,比如报丧、哭悼、守灵、入殓、出丧、守孝等。这些礼仪异常繁琐,让逝者亲属疲惫不堪,而且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火葬的话就免了这些流程,化繁为简,让逝者去的安心,家属也不必过于劳心劳力。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土葬、火葬哪个更合适?这要因地制宜

按照我国《殡葬管理条例》相关条例,在人口稠、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在允许土葬的地区,也提倡和鼓励以深埋遗体、不留坟头的方式处理遗体。

因此目前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撒拉、东乡和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仍然允许保留土葬习俗。

所以,选择哪种方式,要因地制宜。既要尊重逝者,也要避免因此事对后人造成不当影响。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结束语

不管是土葬还是火葬都是为了让逝者体面、有尊严的离开,都是生者对逝者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和土葬相比,火葬更能减少土地浪费,也更加安全、环保。我们应该节约土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至于人有没有灵魂的问题,其实就目前来看,所谓灵魂一说,只是因生者对逝者过分思念而产生的美好愿望而已。

你认为土葬好,还是火葬好?

优秀作者:魔法师灯塔7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