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明朝的内阁制度非常先进吗?为什么?

问:明朝的内阁制度非常先进吗?为什么?

这个是错误的理解。别认为有内阁两字就跟近现代的内阁制牵上关系没有开府之权的内阁怎么能说是接近近现代内阁制。比如脚盆鸡就是内阁制,内阁总理大臣就是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免,为某某大臣。比如财务大臣,相当于财政部长。最接近现代内阁制的还得是中国古代的丞相开府制。当然其他官职也会授开府之权。比如诸葛亮任丞相有开府之权。任命魏延为丞相府司马,蒋琬为丞相府长史,马谡为丞相府参军。

明朝的内阁制度非常先进吗?为什么?

明朝开国之初还是按照元朝的制度,由中书省统领六部。中书省长官为丞相,明太祖朱元璋设左右丞相。后来中书省左丞相谋反,朱元璋废丞相制。把中书省的事情分别交给六部,长官为尚书,副手为侍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什么决策、审议都是皇帝负责,六部负责执行。朱元璋又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很多时候朱元璋自己决策,殿阁大学士也很难参与。

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明史》

这个朱元璋设置的殿阁大学士就是后来的内阁。明成祖、仁、宣宗时内阁不再单是顾问,有票拟之权。等于这个内阁就是缩小版的中书省。这个票似就是写下对某事的处理意见,交给皇帝审批即。但是明朝的后世君没有朱元璋那么勤快,于是让司礼监来做。这个司礼监是宦官机构,就是管理皇宫内的礼仪、差役等事。也就是说是一帮太监。由秉笔太监代替皇帝批红。就是用红笔把内阁的意见抄一遍或者修改。然后由掌印太监负责审核盖章。也就是说明朝内阁、司礼监、六部就是缩小版的三省制。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太监)。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伴食者(指投靠太监的官员)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明史》

我先讲一下汉唐宋的中央行政制席。在汉代实行的三公九卿制,三公即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九个部门的长官,类似于后世的六部各部尚书。东汉也是三公九卿制,但这三公是司空、司徒、太尉。东汉跟西汉相比就是没有了百官之首丞相,因为权力太大了。后来也嫌三公权力大,弄个尚书台。三公只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汉代的制度规定国家大事都是由三公决定。因为东汉大多都是年幼的皇帝,不能处理政事。于是三公、大将军、太傅录尚书事。这个录尚书事就是总领台阁事。三公如果没有录尚书事,其权力就小,在汉代皇帝的诏书也是要有丞相和三公署名。

凡国有大造大疑,(太尉)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后汉书》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也是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逐渐由三省取代。因为汉代三公开府都能辟任属官,就是召一些官吏或者没有官职的人来自已的幕府担任官职。当然那些被辟的人也能拒绝。这一点在史书上有很多例子。比如曹操以司空(三公)官职开府,辟河内郡属官司马懿来司空府,司马懿以自己有病推辞。汉魏晋南北朝还有高级官员给予开府之权,这个就是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拥有建立幕府的权力,标准按三公。比如大司马、大将军之类的高级官员。

明朝的内阁制度非常先进吗?为什么?

隋唐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大体上还是跟汉魏晋南北朝。一些官员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权力。在明朝时废除了丞相制,也废除了开府之权。很多人把明朝的内阁视为现代内阁,这是不对。没有开府之权的内阁,怎么能说成现代内阁,只有拥开府之权才更接近现代内阁。在汉代宰相的权力非常大,历代被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到了唐朝宰相不仅多,其权力已经大大不如以前。也就是唐朝开始弄了一堆宰相,很多官职都能称为宰相。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新唐书》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其实在以前的朝代就已经形成了。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其职权是发布诏书和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的诏书和政令。门下省是负责审核,认为不当,可以封驳。也就是说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当然这三省也很多的权力职责。比如六部是归尚书省管。所以我前面讲了明朝的制度是缩小版的三省制,但远远不及唐朝。我个人认为汉代的开府制最合适,唐代最完美。

明朝的内阁制度非常先进吗?为什么?

我举个宋朝的例子,宋太祖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但是因为当时中书省没有宰相,也就是说没法审批盖章。赵普讲了这事,说没法上任。宋太祖讲你只管上任,我来审批。赵普回答讲:“这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不是皇帝该做的事情。”宋太祖于是问翰林学士该怎么办。窦仪讲:“现在皇弟担任开封府尹,同平章事,就是宰相。”于是让赵光义审批盖章后,赵普这才上任。也就是讲皇帝也得遵守程序。唐太宗就经常让魏徵驳回。但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如此。比如汉灵帝要杀一位名士,三公拒绝在诏书上签名。但灵帝直接派太监去执行。又比如武则天直接向宰相刘祎之下诏书,让其执行。刘祎之回答:“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意思是讲不经中书、门下省,怎么能称为天子之命。就是不合程序、不合法。武则天大怒杀了刘祎之。

明朝的内阁制度非常先进吗?为什么?

宋元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再次改进。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事,御史台监察百官官。元朝也是如此,没有太大的变动。明初时也是如此照旧,但是不久朱元璋就分化其权。罢中书省,权归六部,一分为六。罢枢密院,权归五军都督府,一分为五。明朝内阁的诞生只是无奈的选择。要废掉中书丞相制,因为其集决、议、行权于一身。内阁只有议权(票拟),行权归六部。决权归皇帝,实际上往往又丢给司礼监。内阁没有正式编制,不是朝廷权力机构,也没有自己的属官。倒是有点像皇帝的私人秘书。跟当初汉武帝设立的尚书台和清康熙设置的南上书房有点类似。

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明史》

明朝的内阁要想有作为是很难。首先制约于司礼监批红之权。所以内阁要想有作为必须勾结司礼监。其次受限于六部,因为内阁的票拟经司礼监批红盖章后得由六部去执行。而六部又不归内阁,直接对皇帝负责。唐代时由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归尚书省管。宋元和明初时六部也是归中书管,这样也方便执行。

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明史》

明朝内阁最大的问题就是入阁的首要资格就是出自翰林院。这个翰林院主要是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侍读等。韩非子《显学》一文中曾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意思是讲高层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地方基层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明朝内阁成员几乎都没有行政工作经验,更别提什么地方基层。内阁首辅高拱就曾言:翰林之官皆出诸首甲与夫庶吉士之选留者,其选也以诗文,其教也以诗文,而他无事焉。夫用之为侍从而以诗文犹之可也,今既用于平章而犹以诗文,则岂非所用非所养、所养非所用乎? ....以为诗群天下英才,为此无谓之事,而乃以为养相材,远矣。

从内阁首辅高拱的话来看内阁成员出自翰林院,而进行翰林院又是进士。选拔的标准是诗文,学习的也是诗文。如果只是任用为侍从讲课以诗文为标准也行。但是选拔宰相(平章是唐宋元宰相之职)还以诗文为标准,所需要的才能并非他们所有,所培养的才能也不适用.......用这个来培养宰相的才能,相差太远了。首辅叶向高也曾言以前的宰相可以专权实行,所以根本不用商议。现在的内阁只是空有宰相之名,除了票拟外没有处置政事的权力。阁臣无相之实,而虚被相之名。

明朝的内阁原本就没有期望其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也不要求其有行政经验。在明朝各部门的奏章也先交给皇帝,然后皇帝再发往内阁票拟。只是把内阁作为顾问而已。明朝的皇帝没有祖上朱元璋的勤奋,很多时候都是留中。这个留中就是不发给内阁票拟,特别是万历一朝。首辅叶向高叹言:“要是能拿到奏疏来票拟一下就好了,也算能保全我的体面啊!”

明朝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政,把权力打散归于皇帝。内阁只是不得己的产物。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加上内阁出自翰林院,内阁难有作为。这样一种情况下皇帝再有才能也有心无力。这也造成了明朝内阁成员更换频繁。崇祯一朝十七年就换五十多位。本来是由丞相(宰相)做的事情,统统由皇帝来做。内阁的票拟之权只是稍微分担了一点。这使得明朝的行政效率非常之低。黄宗羲讲:“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明太祖朱元璋自以为这样分散统统由皇帝来做就能更好,避免所谓的相护。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皇明祖训》

我个人认为明朝内阁制是落后,从秦朝开始越往后的朝代越落后。从秦朝一统后,都是中央集权。历代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最显著地一点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但问题在于你玩得转,别人未必玩得传。皇权失去平衡,很容易出问题。虽然明朝的制度大体上还是按照汉唐宋,但是在权力上更加分散。我觉得历代中央集权其实就是削弱臣(相)权利,加强君的权力。在汉代时丞相来,皇帝得起来相迎,丞相走,皇帝起身相送。宋代以前宰相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议事。宋太祖之后,你们都站着吧。别小看一站一坐的区别。元明清,你们都跪着吧。别小看一坐、一站、一跪,这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优秀作者:四川达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