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问: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明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做了永乐大帝。尽管是建帝削藩逼反了朱棣,但朱棣兴兵的理由并不充分。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皇位来之不正

明太祖朱元璋有遗训:如果朝廷有奸佞,藩王可以起兵诛讨。但还有一条,即皇帝征召藩王,藩王铲除奸臣后要尽快离京。而朱棣仅以清除建文帝身边主张削藩的齐泰、黄子澄为由,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杀了建文帝派到北平的官员,便悍然起兵了。建文帝表面上免除了齐泰、黄子澄的职务,试图与朱棣讲和,但朱棣没有收兵,一直攻到了南京城下。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朱棣率军进入南京后,皇宫起火了。朱棣派人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找到了马皇后被烧的尸体,指认为朱允炆。据说朱棣哭着说:“怎么会这样呢,这小子痴呆了”。后来,朱棣在给附属国的诏书中称:没想到建文为奸佞所逼,点燃宫殿自焚了。实际建文帝下落不明,让朱棣十分担心。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古代做皇帝讲究正统,曹操再强势,声誉不如刘备,一部《三国演义》充满了褒刘贬曹。朱棣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朱元璋的长子是朱标,马皇后所生,根红苗正,朱元璋当皇帝后就被立为太子。而且朱标威望很高,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朱元璋不会担心皇位继承问题,进而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大杀开国功臣,扶植自己的儿子们掌兵权、守边疆,四子燕王朱棣由此做大。至于朱元璋为什么没有立能力突出的朱棣为太子呢?很大可能是朱棣的亲生母亲出身较低,属于旁系,只能在长子朱标一脉中确定太子。

按照正常的顺序,朱棣当不上皇帝。而且,朱棣的”靖难之役“本质上就是造反篡位。如果建文帝仍在人间,势必有东山再起之势,朱棣的皇位如何坐得安稳?

建文帝的影响让朱棣忌惮

朱允炆的年号是建文,与朱元璋的洪武相对,意思是要实行文治。建文帝依靠三位儒家师傅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按照儒家思想实行仁政,改变了朱元璋时期严苛的法令,减免了百姓的税负,分田给平民,赢得了政通人和。不过建文帝缺乏从政经验,对削藩之事操之过急,而且在朱棣起兵后,他还抱有仁义之心,下达“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让朱棣屡次逃生,终成颠覆之势。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与建文帝相比,朱棣则睚眦必报,残杀了建文帝倚重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和对抗他的铁铉等大臣,祸害他们的家眷,牵连他们的家人。直到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当皇帝后,才逐渐给这些人平反。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朱棣在南京并不舒坦,加上他防备驻守边疆的诸王,把他们内迁,导致边疆防守空虚,于是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迁都北京,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局面。朱棣的一生都在战斗,五征蒙古,南收安南,派郑和下西洋,创造了强大的帝国,彰显他的功绩。

寻找建文帝之谜

对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棣一直在寻找,派出了两路人马。一路是根据建文帝逃到海上的线索,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有六次是在朱棣当皇帝期间,其中肩负着寻找建文帝的任务,耗费巨大。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除了在水路寻找建文帝,朱棣还派大臣胡濙在陆地探寻,足足找了16年。《明史.胡濙传》记载,在永乐二十一年,即朱棣去世前一年,胡濙回来在晚上去见朱棣。本来朱棣已就寝了,听说胡濙来了,马上召见。胡濙详细地向朱棣汇报了自己的见闻,清晨才离去。之前,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这下释然了。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胡濙向朱棣说了什么,无从得知。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南京陷落后,建文帝穿僧服出宫,隐居在民间,后来专心修行,再无复位的打算。也许是这些让朱棣放心了,后来建文帝没有什么动静,估计是去世了。

优秀作者:jun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