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1920年末代衍圣公出生时,为何孔府有北洋军将军坐镇,如临大敌呢?

问:1920年末代衍圣公出生时,为何孔府有北洋军将军坐镇,如临大敌呢?

儒教所具特性,量身打造一般,刚刚好符合汉武帝刘彻的需求,估计当时董仲舒也把刘彻说的很兴奋,所有一切都说到自己心坎坎里了,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摆上了历史的桌案,董仲舒的意思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和非我族类必有异心有异曲同工之“妙”,排他性极强。

为什么汉武帝能同意呢,举几个栗子,比如春秋大一统思想,极其符合刘彻的口味,这叫思想指挥行动,我们是有精神指引的,可不是我天生喜欢穷兵默武,其实呢,谁都知道他的心思。还有就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嘛,有了统一的思想,再加上绝对服从最高指示,大战不远矣~

1920年末代衍圣公出生时,为何孔府有北洋军将军坐镇,如临大敌呢?


孔府的受封历史

对孔府的封赏,其实是始于汉高帝刘邦,登基12年又路过鲁地的时候才想起来封孔腾(9代)为“奉祀君”,又经元帝、平帝分别封为褒成君、褒成侯,自褒成君始,业已属于关内侯,国家给予了一定补贴,又经东汉的褒亭侯后,称谓越来越多,直至大唐,孔子被追谥文宣王,当代孙孔璲(39代)受封文宣公,到了北宋仁宗至和元年,大臣就上奏了,孔子文宣王没问题,但是他的子孙沿袭同号,即“文宣”,根本不合礼制,要改,斟酌到转年,最后赐封“衍圣公”,当时的孔门已经传至46代。

朝代换了若干个,孔府的待遇却很少被降低,即便到了1935年,末代“衍圣公”孔德成还被民国政府授予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当然,在7月8日这一天不只意味着孔德成受封奉祀官(奉祀起奉祀终),还意味着历经将近900(881)年的衍圣公角色就此消亡。

其中内部情况不得而知,都说孔德成是自行请愿去除衍圣公封号的,是否收到暗示这就不好说了,其实这个议题在当时已经讨论过一段时间,毕竟在民国政府时期还有个世袭王公这好像有些不伦不类。

1920年末代衍圣公出生时,为何孔府有北洋军将军坐镇,如临大敌呢?为什么省长到场将军也带兵到场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生年就是1920年,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竟然需要北洋军出动将领坐镇。其实不止,连北洋政府山东省省长屈映光也已到场。

最大的原因出于孔府子嗣的重要性和其内部纷争,孔德成是遗腹子,也就是说他出生前老衍圣公就染病离世了,去世前,老衍圣公不忘修书徐世昌,说自己的姨太太也就是侧室已经怀孕5个月了,如果诞下男丁,请赐衍圣公,这在当时是件国家大事,孔府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内务部马上核实侧室怀孕的真实性,并开具证明无数。

而当时的孔德成在娘胎里刚刚5个月,那年月又没有B超,谁也不知道是男是女,于是乎孔家大乱,万一是女孩咋办,大宗各家为了立嗣问题开始犯起了争竞,场面比较激烈,以至于内务部再次深陷其中,充当调解角色,最后以血脉远近为依据,选了最近支继承,当然,那要老衍圣公的侧室生了女孩才成,还好,最后王氏生了个男孩,这个孩子继承衍圣公是不可能有争议的,一场家庭内斗消弭无形。

在此期间,为了防止(担心)内斗,尤其是担心小衍圣公因内部纷争而被掉包,北洋政府派出将军带领士兵把守孔府,不但如此,院内各处也纷纷设岗,孔府本家十二府的长辈老太太都涌入产房监视,以防衍圣公正主被掉包。

1920年末代衍圣公出生时,为何孔府有北洋军将军坐镇,如临大敌呢?真的到了出兵保卫的程度?

请注意一点,士兵防范的不止外围,连孔府院内也设岗无数,这就颇具玩味了,估计夺嗣的火药味蛮重,还有一点,生下孩子仅仅17天,末代衍圣公的生母王氏就因不明原因死掉了,这也引发了诸多猜测。

什么猜测呢?虽然是猜测,但是却从侧面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夺嗣、“夺权”的激烈程度,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生母王氏,本名王宝翠,说是侧室,在孔家是没有丝毫地位的,更何况她是丫鬟出身,恐怕在某些歧视她的人眼中,天知道她用了什么手段才吸引了老衍圣公,有点土鸡变凤凰的感觉,这已经招致非议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丫鬟出身的侧室竟然诞下小衍圣公孔德成,这就突出了一个问题,以后这家谁说了算,那当然家主衍圣公说了算,那王宝翠的地位呢,那不就成了“孝庄文太后”般的存在,尤其孩子小的时候······

谁会害怕?两种人,一种是现在掌权人,一种是以前欺辱过王氏的人担心报复。

王氏死因,对外公布是产褥热,即生产后高烧不退,但身体感觉很冷,一般是血瘀、血虚、产后感染引发。坊间也有传闻,说是掌权的大奶奶陶氏用了些手段,传播面还挺广,一直到现在这种说法也还有,但传闻就是传闻,没证据的,所以听听就算了。1920年末代衍圣公出生时,为何孔府有北洋军将军坐镇,如临大敌呢?末代衍圣公的婚配

不确定事情就不过多纠缠,咱们说说末代衍圣公卸任后的生活。在卸任转年,孔德成就与原礼部尚书之女结婚,当时因为必要的排场要维持,所以结婚的钱不大够,专门请求韩复渠予以帮助,而在当时因为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还是有很多人捐钱盖孔庙,这些钱不是直接捐给孔家,而是政府,韩复渠从资金中特批4000元给了孔家,让婚礼风光体面的办了下来。

无可奈何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转眼到了1937年,民国政府挡不住日本人的攻击,蒋介石特地交代韩复渠,必须要把孔德成带走,不让其被日本人利用,韩复渠又命令二十一师师长孙桐萱将孔德成夫妇安全带离,孔德成就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生活,先是去了汉口,并在汉口发表反日宣言,抗议日本军队的侵略行径,再又去了南京,对西方学术感兴趣的孔德成也曾去美国游学,49年后,美国→香港→澳门→广州→台湾,并在台湾各大院校任职。

1920年末代衍圣公出生时,为何孔府有北洋军将军坐镇,如临大敌呢?末代衍圣公的后代们

孔德成一生致力于儒学传播,被多所学校聘为教授,还接受过考试院院长、资政等职务,上世纪八十年代,孔德成的子女曾经回内地祭祖,同时也有很多亲友和慕名的学者去往台湾省探望孔德成,但令人遗憾的是其内地之旅终未成行,2008年死于心肺衰竭,他有二子二女:

长子孔维益(1939-1989)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国文教师,50岁去世,“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传至其子孔垂长;

长孙孔垂长:台湾地区总统府国策顾问、“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次子孔维宁(1947-2010)黎明技术学院教授;

长女孔维鄂(1937-)在美国育有一子;

次女孔维崃(1941-)有一子一女;

优秀作者:西安老马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