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问: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儿、女的义务,儿、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从这一点来讲,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等父母老了,做儿、女的理应孝敬、赡养,给父母养老送终,儿、女均摊尽孝,这是再公平不过的事儿了。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么回事儿。多少年来,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父母把儿、女养大成人,倾其财力给儿子娶上媳妇,最后把自己的家业和积蓄全部交给儿子所有。

而女儿,一旦谈婚论嫁,就成了泼出去的水,成了外人。收不回来,就不是自家的人了。为了不白养,还要向男方要彩礼。所以,父母在对待成人后的儿女问题上,是有区别对待的。

而按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儿、女对父母的家庭财产、遗产等,均享有合法的继承权,在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下,权力是均等的,也就是财产均摊。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然而,在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尤其是在农村,绝大部分老人,在生前、去世后,都把财产赠予或留给儿子。女儿是根本享受不到的。

这虽然于法不容,但从情理上讲,也是很自然、正常的。因为,父母要靠儿子来给自己养老,女儿养不养,全凭个人自愿,父母不强求。

但也有部分老人,存在偏心,一方面,把财产全留给儿子,女儿没有份儿;另一方面,又要女儿在赡养自己方面,跟儿子均摊,要么均摊生活费,要么均摊医药费,要么,轮流赡养。这当然是不公平的。这就是典型心理偏向,权力和义务不均等。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面对如此的不公,当闺女的,有的不计较,履行义务;而大多数都是有意见的,认为出点力气是可以的,再出资金尽孝,有些接纳不了。总拿父母做事不公平来说事。

因此,在赡养和孝敬父母问题上,儿女均摊,从法律上讲,是没有异议的;但从情理上讲,它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父母的财产儿女也均摊。但现实中,又有哪位做父母的能做得到呢?尤其是在农村。

我看没有。我就有亲身体会。我的岳父母就是一个极度偏心眼的人。请看我的故事。

岳父母是农民,生有两子一女,我们是同村人,于八六年结婚。婚前,高中毕业二年后的我,遇着好机会,被招考录用,安排在距家六十里路的外地办事处(现在的乡镇)工作。二OOO年,举家搬至工作单位至今。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老婆上有一哥,下有一弟。岳父从年轻时,就是生产队的队长,责任制以后,进入大队。我们村,南邻汶河,河里有成片的树木,岳父就成了村里的护林员。岳母就在家经营着,大集体时遗留下来的代销店,岳父一边干着村里的工作,一边抽时间进货,还一边耕种着责任田。

靠着这些收入,岳父母先后给两个儿子盖房并娶上媳妇,而后,与他们分家过日子。只是老俩口的责任田,就给两个儿子分开种了,老俩口只要些够吃的粮食。因岳父有工资,岳母又有小卖部,所以,两个儿子就不再给岳父母“进贡”了,也就是拿生活费了。

从九十年代开始,城镇上到处大兴建筑,汶河开始挖沙卖钱,林子被毁,岳父也不再当护林员了,改为在村口负责替村里收沙票,一组三人,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而且工资也比护林工作高了不少。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岳父身为男人,却烟酒不沾,除了好喝点茶,也没什么喜好。一辈子都少言寡语,性情温柔,省吃俭用,除了干活挣钱就是替儿子省钱。所以,岳父给两个儿子盖房娶媳妇,以及女儿出嫁,他都没费多大劲,很是令村里人称赞。

二OO五年春,正在上班的岳父,突然感觉胸闷,憋得难受,大舅哥赶忙把他送去镇上医院,医生诊断为心梗。在镇卫生院治疗一周后,效果不见好转,转至县里医院。医生说,目前先用药看看,不行就要做支架手术。现在不做,将来还是要做,家属要有思想准备。

转至城里医院,我是用自己的车送岳父及两个舅子去的。由于去的仓促,他们谁也没带钱,我只好刷的银行卡,垫付了五仟元,由于那时还没有合作医疗,老百姓住院治病,费用也不是很高,半个月的治疗,我是和俩个舅子一样轮流侍候,而且,还负责给老爷子买饭。到出院时,五仟块钱也就没剩多少。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回到家中,好长一段时间,老岳父、两个舅子,谁也不提住院费的事,咱也不好意思去问。

就这样,大概半年后,老岳父又犯病了,又是让我拉着去的医院。这次两个舅子每人从口袋里掏出了几百元,一起交给我,仍是让我去缴住院费。根据医生的建议,这次要严重些,而且,合作医疗刚开始报销,我又垫付了五仟多元。

这一次住院后没多久,一天下午,大舅子打电话让我回家,说是算算帐还我钱。下班后,饭也没吃就往老家赶。在回家的路上,我就跟老婆商量这事,这钱能全部要回来吗,不能这样做,父母有病治疗,当闺女的理应出钱,这钱,不论是岳父还是两个舅子出,我们就按三分之一是尽义务,其余的算是还账。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到家后,屁股还没坐下,我就把预先想好的策略和盘托出。然而,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我话音刚落,两个舅子不约而同地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钱,递给了我。看来是早有预谋。我接过钱,也没数就塞进了兜里。接着,就又商议了如果下次再犯病,就去地区医院治疗,大舅子一句“到时候再说〞挡了回来。

回到自己的家,我掏出钱来数了数,正好是两次垫钱的三分之二,而且,零头没了。也罢,这样也不错,我心里算踏实了,好在没有全赔进去。然而,我却感到这里边有点蹊跷,一向很抠门的两个舅子,这次为啥这么痛快。于是,我心生一计,准备找机会解开这个谜。

二00八年春节,正月初二,照例是给岳父母拜年的。岳父母就住在自己的代销店小门头房里,两个舅子都没有露面,我们自己带着菜、饭去的,去后,儿子儿媳动手烧菜,我便如老伴跟岳父母聊天。三拉两拉,岳父就说,这几天,又感到胸口郁闷、憋得难受,有气无力的。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因为事先已经教好了老伴怎么说话,老伴就说,我听人家说,像你这情况的人,最好是去大医院查查,如果愿意,还是放心脏支架才是最好的办法。这些年,你开经销、收沙票,也攒了些钱吧,拿出来,安装支架应该不成问题,省得三天两头地住院去,效果也越来越不好,即花钱,又不解决根本问题。

还没等老头说话,老岳母就开口了。你们不知道,几天前,你爸把存的钱好几万呢,取出来,都给他兄弟俩了,说是以后,再住院花钱,就让他俩出钱,钱在他手里,他也不会花,你说这不是老糊涂了吗,那肉到狗窝里,还能吐出来吗。

老伴一听,赶忙问,爹,你住院我们垫的钱呢?好几千块呢,你要分钱我们不管,可我们不能替他兄弟俩垫钱,你也得有我们的,先把垫的钱,还我们,往后的事,我们不出钱就是了。可老岳父说,你们混得顶他们俩家都好,别跟他们计较了,打工挣钱,风里雨里的,不容易啊。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你说得道轻巧,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是你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挣下的,你要不分,我没意见。可你这样,明显的是偏心眼,谁对你好,难道你看不出来。再说了,你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我们还打算用你的钱,去安心脏支架,你例好。再去住院,你看看谁给你出钱,反正我们是不出了。你走着瞧吧,有你后悔的那一天,糊涂啊,我的亲爹。

吃过午饭,老伴越想越不是滋味,就想起身去找大舅哥,让他们出钱去大医院给岳父安装支架去,但被我拦住了。我说,大过年的,你就先忍忍,再过几天,我们回来,直接把老人送去大医院,再让他们出钱也不迟。你这样去,非把事闹僵不可,那你不就成敌人了吗,我们钱也花上了,别弄这出钱不落好的事。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可是,没过几天,意外发生了。正月初八傍晚,我们一家三口正准备吃晚饭,大舅哥突然打来电话,说让赶紧回家,老爷子突然倒地不醒人事了。我预感到了不妙,立马开车火速启程。

等我们赶到家踏进门口,映入眼前的是,岳父已直挺挺地躺在房间中央,身上已被白纸盖起来了。屋里也堆满了料理后事的人。

哭过一阵之后,老伴这才起身,问清了来拢去脉,村里医生也走过来了,是突发急性心梗,正坐在火炉前,就突然的倒地,然后,就再也没有醒来。赶紧的给爹穿衣服吧,老伴说。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可大舅哥说,还没买去呢。我二话没说,拉起老伴就走,而两个舅子也跟着上了车。到地方后,两舅子却说没带钱,我和老伴那个气啊,幸亏我带着几百块钱。

打发岳父入土后,我们把岳母接过来住了几天,此时,才知道,岳父从初六就感觉难受得不得了,岳母去找过大舅哥,可大舅哥总是说,等走完亲戚过完十五就去医院。就这样拖着。

临去世那天中午,岳父对岳母说,分钱这事,他后悔死了。他也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交待岳母以后要指望闺女,生病就找儿子要钱去,儿子要是不出钱,就去闹他们,去大队告他们去,别给他们留面子了。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我家的故事,写到这里也该结束了,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晚了,无济于世了,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今后会发生什么,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就是在赡养父母问题上,所谓的“儿女均摊〞,均摊公平。其实,家庭中,真正的赡养均摊是没有的。做为老人,他们也做不到,做为儿女,也不可能做到。法律只是规定了你的义务,无条件的义务,但没有规定你要尽多尽少、尽孬尽好,更没有规定儿女均摊。

因此,这些都是亲情范围之内的事,亲情是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没了亲情,才用法律。真要是到了老人为了自己的养老,而闹到与儿女用法律来维护的地步,那就惨了。家也散了。

农村赡养父母,流行“儿女均摊”,这样做真的“公平”吗?

有句俗话说得好,天底下,有恨心的儿女,没恨心的爹娘,当父母的,不可能一碗水端平。他们总是惦记着、牵挂着,那个混得不好的孩子,也总是想法设法的去帮衬他,这是天性,应该理解。

而做为儿女,同样,生活的水平也不一样,手指连心,四个指头伸出来是不一样的。但在对父母的养老上,也没必要一视同仁,它体现的只一颗心,一颗善待的真心。条件的好就多尽点,条件差的就尽力而为。这样,老人心里才称心、放心。

优秀作者:神秘喜鹊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