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过目不忘的人吗?
看到这个问题,就立马想到这位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雨人金·皮克。但他的大脑并没有我们正常人开发更多,反倒是天生脑部就比正常人少一块,智商只有69,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那种。
可以说,世界上有超过98%的人比他聪明,但却没有人可以像他一样记住98%看过的内容。
他也被称为是一个罕见的弱智天才。
除了过目不忘之外,他还可以用左眼看左页,右眼看右页,一个多小时就能看完并全文背诵一本小说。
他脑中储存了超过12000本书籍,对125年内的文献资料了如指掌,人称人肉谷歌。
虽被誉为世界上记忆力最好的人,但也是可怜的残疾人。
图:金·皮克
在金一岁多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给他念幼儿书籍。没想到金无意识地就记下了父母念过的所有内容。
之后竟一字不差地将他听到的内容复述了出来。
很快,金就开始记忆书本的内容,阅读速度奇快,而且过目不忘。
这让他的父亲很是欣喜,却不知道等着他将会是什么。
不知不觉,金已经3岁多了,但是却还没有学会走路。4岁时才会侧着身子慢慢走,更不用说其他的生活能力。
图:少年金·皮克
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也曾经送他去学校。但是他仅仅在上了7分钟的课之后就被开除了。
因为金又突然控制不住自己,变得坐立不安,还有癫痫发作一样的莫名抖动。
图:少年金·皮克
发作但清醒的金看着同学们投来奇异的目光,渐渐也知道了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个怪人
被开除之后,老师也只能每周到金家里给他上两节课。虽然他的生活社交技能低下,但阅读记忆都不成问题。
金的阅读速度极快,大概10秒内就能记下整页内容,甚至可以用两只眼睛分别阅读左右两页的内容
他和父亲做过实验,他花43秒就能全篇背下来的文章。
要知道,父亲要花23分钟才能看完,而且事后也只能记住一半。
金能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看完《猎杀红色十月》,并且问及文中任何微小的细节他都能对答如流,一字不漏地背诵几个段落的文字也是手到擒来
虽然金的智商很低,但是靠着惊人的记忆力在14岁就完成了高中的所有课程.
然而,作为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金身边几乎没有朋友,别的孩子一到周末就三五成群地到处找乐子。
可金不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生怕自己的怪人身份拖累了别人,他只会躲在屋子里一本又一本地看书。
图:金与父亲
金的父亲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也不是滋味,也很努力地让金融入社会,带着他在社区担任义工。
18岁的时候,父亲给他找了一份财务工作,金的才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这些一般的财务工作,金用别人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他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这是为数不多的能让他找到认同感的事情。
图:金在图书馆阅读
金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十年,还是被辞退了。他的工作被两名专职的会计和一台电脑取代了
金这一失业就是5年,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又过回了当年孤独的生活,平时能交流的人不过20个。
幸运的是,老父亲还是依旧默默鼓励他接触社会。1984年,金参加了智力迟钝公民协会举办的交流会。这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他独特的才能,其中就有一位作家巴里·莫罗
巴里十分同情金的遭遇,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金的故事,并以他为原型创作一个全新的剧本《雨人》。
拍成电影《雨人》上映之后,更是好评如潮,获奖无数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影片获得巨大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他们想弄明白,金的大脑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图:金对《雨人》的获奖倍感安慰
犹他医学院对金的大脑进行了MRI扫描成像,惊讶的发现他大脑的胼胝体(pián zhī tǐ)完全缺失
小脑也发育畸形,这可能导致了他动作不协调
图:胼胝体是左右半脑沟通的桥梁
胼胝体缺失往往会造成很奇怪的现象。
一些严重的癫痫病人在所有治疗方法都失败后
会采取切断胼胝体的“裂脑术”,有些患者的效果很好。但有些会出现左右脑决策性的矛盾,特别是左右手“对着干”的异手症
图:《奇爱博士》中博士的夸张表现正是异手症
可是先天胼胝体缺失的金却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同时,还发现金的左脑也出现了异常
左脑的异常和胼胝体的缺失,只能依靠右脑。
也许正是这样才导致了金的学者症候群
学者症候群也称学者综合症,指有认知障碍却在某方面有超常能力的症状,他们大部分智商低于70,也有小部分是自闭症患者。
科学家猜测,天生没有胼胝体的金在大脑发育阶段,因左脑受损,右脑可能募集了其他功能的脑组织,补偿了左脑的部分功能,同时激发了右脑的潜能。
成名后,金常常会问陌生的路人家在何处,然后滔滔不绝地说出那附近的许多细节
大至流经的河流,小至当地的商店名称,他早已将几乎整张美国地图记在心中
在路人的赞许中他渐渐感受到了大家的善意,被人重视被喜欢的感觉原来如此美妙。
不过,遗憾的是,在2009年,金因为呼吸道感染导致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我们再也无法看到“雨人”展示惊人的记忆力了。
所以,世界上是存在过目不忘的人,而且他的故事还是励志。
最后,分享一句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不是残障才让你显得与众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优秀作者:墨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