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为什么叫张家口?
明初时,现在大境门(当时还没有建建大境门)外的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山口,称“隘口”或“隘口关”。
大境门
据《宣府镇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这一带因“民户不足,调山西诸处余丁充之”。其中有张姓人家迁来在隘口附近定居。
《宣府镇志》有关于“张家庄”的记载,“隘口”一名遂被人们冠以张姓,称做“张家隘口”后来又简化为“张家口”。
网络图片
明宣德四年(1429年),万全右卫指挥使张文修筑堡城,以“张家口”作为堡的名称,人们叫它“张家口堡”。
宣府镇是明代9个边防重镇之一。据《中国长城志》记载,这个镇分为8路,共有堡寨75个,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5个等级,其中张家口堡是一个堡城,等级最低。张家口堡与膳房堡、新开口堡、新河口堡、洗马林堡,五堡为万全右卫城所辖。
据此,可以认定,张家口的得名当在洪武末年到永乐年间,宣德四年则可看做是官方正式命名之始。
张家口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堡”,看来是对张家口的级别低的一种民间传说罢了。
张家口堡小北门
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开始,张家口也就成为重要的货物中转城市,是北方著名的旱码头。
过去本地人们常说,“出了大境门,一半牲口一半人”,可见当时牲畜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庞大。据记载,张库大道全盛时最高年贸易额达一亿五千万两白银。按现市价折算约有60多亿人民币。
张库大道的兴盛,也促进了张家口地方经济的发展。
它从开始的武城军堡向一个社会功能齐全完善的商业城市的过渡,前后共经历了500多年的漫长岁月。
蒙古人和布里亚特人称张家口为“卡尔干”(Kalgan)。 俄罗斯人也把张家口叫“卡拉根、卡尔干”,张家口的国际正式名称就是“Kalgan”。
优秀作者:菠萝饭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