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问: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三国演义》中有四位关系非同一般的顶级谋士:程昱、徐庶、诸葛亮和庞统。

他们四人有一位共同的好朋友,此人正是精通奇门和兵法的“水镜先生”司马徽。

对于诸葛亮和庞统,司马徽有自己的评价,他曾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先生的评价,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不得不提出两个问题。

其一,刘备一度龙凤兼得,为何还是没有安天下?

其二,卧龙与凤雏,谁更胜一筹?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就像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定论。

就像在《三国演义》中,程昱、徐庶、诸葛亮和庞统,常常以才识相差“十倍”以自谦,但,不足为信。

他们只是自谦,并不代表孰优孰劣。

他们所谓的“十倍”之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时间差:四人的出场顺序不同。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高人的眼界往往很高,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关键时刻,能沉得住气,愿意晚出道。

他们四人的出场顺序正是程昱、徐庶、诸葛、庞统。

2. 空间差:四人的初始战功各有不同。

高人的控制能力强,管理范围大,说得形象点儿,有的人是十里之才,有的是百里之才,有的则是千里之才。

他们四人的初始战功,也确实如此。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程昱略施小计阻击黄巾军,守住东阿县;徐庶新野城外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着关羽暗度陈仓夺取樊城大本营;诸葛亮赤壁大战,巧舌如簧借荆州;庞统献出上中下三计,帮助刘备夺取益州。

即便四人战绩辉煌,但是,要论终生成就,那还是非程昱和诸葛亮莫属。

曹操创业初期,程昱从寿张令做起,一路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征战四方;到了曹丕称帝时,程昱被曹丕拜为卫尉,进封安乡侯。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诸葛亮从隆中对开始,一路追随刘备借荆州,取西川,七擒孟获,五次北伐,白帝城中的托孤大臣,刘阿斗的亚父,先后被封为武乡侯、忠武侯。

徐庶新野城外帮助刘备打败来势汹汹的曹仁,但因孝敬母亲,投降曹操,最后,进了曹营,一言不发,未有再次建功立业的记载。

庞统赤壁大战中,卧底孙吴;夺取益州时,一句话点醒“梦中”的刘备;可惜,落凤坡前中箭身亡,年仅36岁,未能再次展现自我。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四人有第三个差异性。

那就是风格差。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3. 风格差:四人智商在线,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术业有专攻,程昱、徐庶、诸葛、庞统四人的专业特长不同,风格不同,所以,人生成就也不尽相同。

程昱多谋,善断大事。

建安三年,吕布大败刘备,无奈之下,刘备依附于曹操。

此时,程昱第一个站出来向曹操提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

曹操犹豫未决,便询问郭嘉。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郭嘉号称鬼才,自然看得出刘备并非闲人。

他告诉曹操:“程昱说得没错,不过,他在走投无路时投靠我们,我们却将其杀掉,这有损您诚信招揽天下英雄的名誉。”

听郭嘉这么一说,曹操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他决定不杀刘备。

可是,郭嘉又换了个角度说:“刘备身边有号称万人敌的关羽和张飞,刘备本人又得人心,所以,刘备不会为人之下。”

说完,郭嘉向曹操提议软禁刘备。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可是,事实证明,刘备技高一筹,他与曹操煮酒论英雄,借着一声响雷,故意扔掉手中的筷子,瞒过了曹操。

事后看来,郭嘉的“软禁”还真不如程昱的“杀掉”划算。

徐庶原本是一位游侠,后来弃武从文,拜师学艺,骨子里透露着硬朗的风格。

徐庶投靠刘备后,非常受器重。

曹仁率领大军来势汹汹,势在必得,在阵前摆下八门金锁阵时,刘备一筹莫展。

多亏徐庶看了几眼,便识破了阵中的破绽。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在他的指导下,赵云率领500军士冲阵,杀败曹仁。

小有谋略的曹仁不甘心失败,他决定晚上前来截寨。

不料,又被徐庶算到,曹仁再次大败而逃,接着,徐庶又设计帮助刘备夺取了樊城。

曹操身边兵多将广,叫得出名的高级谋士如戏志才、荀彧、荀攸、程昱之流,不在少数,可以说,是妥妥的实力派。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曹军却三番四此地被徐庶打败,这让曹操非常震惊。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这时,程昱献计,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再模仿她的字迹给徐庶写信,让徐庶来曹营效力。

徐庶是一位大孝子,接到信后,便向刘备辞行。

英雄惜英雄,刘备对徐庶依依不舍,徐庶对刘备默念不忘。

在走了几里地后,徐庶又拍马赶回,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之后,徐庶来到了曹营,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身计谋的徐庶从此当上了“哑巴”,一言不发。

在此看来,徐庶是程昱的好朋友,程昱暗地里“请来”徐庶的母亲,又模仿徐母的字迹诓骗徐庶,实属卑劣。

这是妥妥的阴谋。

诸葛亮的军事政治治理能力要强于军事能力。

诸葛亮“隆中对”中三分天下,赤壁之战前江东舌战群儒,联孙抗曹,更能说明的是他具备优秀的政治能力。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至于他的军事能力,虽然优秀,但五次北伐,成败均占,当然,这不排除司马懿的“有意”让之的意思,比如,空城计。

庞统善奇谋,剑走偏锋,军事能力大于自身的军政能力。

赤壁之战前,曹操率领大军准备打江东,但是,北方士兵不习惯坐船。

庞统在蒋干的推荐下,投靠曹操,并向曹操建议把所有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表面上看是让曹魏战船更加稳固,实则是配合周瑜的火攻。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曹操身边谋士如云,高手很多,他们不会看不清庞统的真实用意。

但是,庞统的演技太高,不仅蒙骗了曹操及其众谋士,还让曹营中的徐庶看破不说破,更重要的是,在双方激战时,庞统还能全身而退,逃出曹营。

其谋略不可谓不高。

以上是程昱、徐庶、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比较。


接下来,我们分析诸葛亮和庞统关于荆州的问题。

荆州,在三国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它是魏、蜀、吴三方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一度有“得荆州者得天下”的说法。

荀彧曾向曹操提议:“先定河北,后修复旧京,最后南临荆州,便可天下大定。”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待天下有变,以荆州之兵趋宛、洛,益州之兵进关中,一统天下。”

东吴的智囊鲁肃也曾向孙权提到:“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十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由此可见,三国时期的杰出战略家都将荆州视为兵家必争之地,甚至,一度有“得荆州者得天下”的说法。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1. 洋洋洒洒的隆中对,诸葛亮对荆州视若珍宝

《隆中对》: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隆中对》战略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将荆州与益州看做恢复汉室的基地,尤其是荆州,一度被诸葛亮当做刘备集团的立足之地。

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从各个角度说服了刘备,引起了刘备对荆州的重视。

这从刘备入蜀作战一事中就可以看出来。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刘备入蜀谋取益州时,仅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带在身边,而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重臣名将镇守荆州。

只不过随着益州战事的发展,刘备屡屡受挫才不得不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从荆州调拨入蜀作战,只留下关羽、关平父子等部分人马镇守荆州。

这样一来,刘备集团在荆州的防守力量大大削弱了,而且还开启了孙权集团对荆州的觊觎之心。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2. 刘备借荆州,孙权集团多次讨而不得

赤壁之战后,荆州落入孙权集团手中。

刘备为了实现《隆中对》中的“跨有荆益”战略目标,便打起了荆州的算盘。

可是,孙权集团费了很大的劲才拿下的军事重镇,岂能说扔就扔?

于是,刘备决定“借荆州”,说是借,实则想据为己有。

为了借到荆州,刘备风尘仆仆来到孙吴,面前孙权。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孙权身边有周瑜、鲁肃等一干名将和谋士,他们经过了缜密的考虑和激烈的讨论。

一是,周瑜坚决反对将荆州借给刘备,而且,他还建议孙权扣留刘备,以美女、玩物削弱其心志。后来,便有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二是,鲁肃力主将荆州借给刘备。他的理由很充分。

其一,孙权集团的将士刚到荆州,未站稳脚跟,未得民心,不如借刘备的力量安抚他们;其二,刘备占据荆州,就相当于给曹操树立了一个敌人,这对孙吴来说,算是多了一道保护自我的屏障。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孙权内心七上八下,非常矛盾。

就在孙权犹豫未决之时,周瑜提出从荆州出兵巴蜀的战略,以坚定孙权不外借荆州的信念。

谁知,在出兵巴蜀的路上,周瑜却骤然去世了。

接替“大都督”位置的正是与周瑜持相反意见的鲁肃。

鲁肃再次力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共拒曹操。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孙权自知此时和刘备为敌,只会两败俱伤,于是,就咬了咬牙,将荆州借给了刘备。

只可惜,此时的荆州已不是刘表时期的一片乐土了。

3. 相较于荆州,庞统更重视益州

庞统曾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诸葛亮在做隆中对时,荆州虽然四面危机,但是,总的来说,在刘表的治理下还算稳定。

只是后来,随着曹军的南下,曹、刘、孙三家在此发生了激烈的鏖战,所以,刘备“借”来的荆州已不是平安富足的荆州了,而是满目疮痍、人才凋零的废土。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所以,此时富饶且少于战火的益州显得比荆州更加重要。

这也是当初诸葛亮隆中对定下“跨有荆益”战略目标的先见之明。

只是,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从地理位置上看,诸葛亮的“跨有荆益”有很大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上。

荆州与益州彼此联系条件极差,两地相隔千里之遥,且有山川阻拦,如有战事,难免有首尾不能相应。

同时,荆州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几乎没有天然屏障阻隔,如有敌人来犯,易攻难守。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第二,从战略目标来看,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刘备占据荆州后,不仅要防范北面的曹操,还要防范东边的孙吴,占据了刘备及其上下将士的精力。

第三,从宏观来看,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绝不是脉脉的温情,也不是个人意愿,而是赤裸裸的利益。

孙刘虽是联盟,也可以说是利益共同体,但是,利益的背后也尽是一些摩拳擦掌的矛盾。

比如,后来,孙权派人找刘备一连讨要了几次荆州。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总之,三国时期,荆州地位非常特殊,它既是孙刘争夺的焦点,也是孙刘结盟共拒曹操的结合点,绝对不能有半点闪失,一旦孙刘失和,只会有利于对江南虎视眈眈的曹魏。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荆州并不是一个金疙瘩,而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引发曹、孙、刘三方的军事冲突。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所以,庞统主张放弃荆州是有很多道理的。

其实,庞统能看出来的问题,聪明的诸葛亮也会看得出来,只是,在守荆州一事上,诸葛亮犯了3个严重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从荆州调走多员大将,削减荆州的防守力量。

在刘备取益州之前,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都在荆州防护,那时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势力还是非常大的,足以抗拒东面的孙权。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谁曾想,在刘备取益州时,随军军师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离开荆州,赶往益州帮助刘备,同时,还将张飞、赵云从荆州调离到益州,把维持孙刘联盟的重任扔给了关羽。

第二个错误:重视益州,轻视荆州,兵力部署轻重颠倒。

诸葛亮太过重视益州,在对付曹操的军事部署上,诸葛亮把重兵放在了益州,只留一支孤军驻扎在江陵。

其实,当时的形势是,曹操的重兵在宛城,诸葛亮不应该让这一支孤军北进而终遭失败。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第三个错误:用人失察。

诸葛亮主张留关羽镇守荆州,不得不说关羽确实是一位将才,当曹操派文聘和乐进荆州的寻口时,关羽凭一己之力将文聘和乐进击退,同时,还让偏将率军北征,所杀甚众,曹操对此感到非常忧虑。

后来,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带伤作战,擒庞德;威震华夏。

但是,关羽没有充分认识到他在荆州必须维护孙刘联盟的重要性,也没有担负起这个责任。

再加上糜芳、傅士仁相继投降孙吴,荆州很快就丢失了。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这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几乎宣告了诸葛亮“隆中对”中“跨有荆益”战略目标的破产。

看到此处,我们会发现此前庞统说得那句“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这句话太有道理了。

相较于荆州,庞统认为益州才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的基础,他说:“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可成就大业。”

只可惜庞统死得太早,年仅36岁就英年早逝了,如果庞统再多活几年,或许刘备集团会有不一样的发展。

优秀作者:Agriculturalshow农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