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做人该不该善良?

问:做人该不该善良?

大多数人都是心怀善意地对待别人的,善良到可以无限度地委屈自己,善良到从不敢拒绝别人,但是人际关系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和谐,生活也不会因为而更加有风采,反而是成了老好人,没有人尊重你的意见,没有人爱护你的原则,自己也活得很苦闷。我们是善良,而不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这一点一定要分清,善良的人该争夺的利益也一样要争夺该,该是自己的东西,也不能轻松送给别人。生活中一味忍让,并不会换来别人的好感。不该忍的事情就不要忍,该是属于自己的还是要勇敢去争取。

善良本是与生俱来的。世间的事情总是如此奇妙,它需要保持平衡,把握好一个度。凡事过犹不及,善良亦是。

做人该不该善良?

答案,善良是最宝贵的品质。但是,你得知道什么是真善良。对好人好,对恶人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好人得好报,恶人得到恶报,好人报团取暖、互相提携,才是真善良。被打还手或者帮被打的人,这样做的人是维护道德的君子,是义举。善良人抱团就有力量战胜邪恶,互相温暖,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好运也会到来。不与恶人做朋友就不会受害,这就是善良人的智慧。与恶人交朋友就会不顺,被pua,被打击,被坑害,就会厄运到来。善良人要有智慧,要能分辨善恶,能辨别伪君子,要有战胜邪恶的智慧或者自保的智慧。周星驰说:贪官要奸,清官更要奸。善良不需要有锋芒,而是要选对人。对善良人善良,不需要有锋芒,你没有锋芒也不会受害,反而会得到帮助和鼓励,好运就会来。对小人要有锋芒而不能善良。如果你对小人善良,就算你有锋芒,你受害时候还击,也已经受害了,《农夫和蛇》里面的农夫虽然最后把蛇打死了,自己也死了。接触坏人帮坏人更容易受害,这人是愚蠢的。所以擦亮眼睛,对邪恶小人远离并且加以防备。道德标准是孔子制定的。符合道德标准的就是善的。道德的标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君子,就是善的,就是道德的。比如:你不愿意被骂,你不要主动骂人,不主动骂人就是善良的。你不愿意被骗,你不要主动骗人,不骗人就是善良的,道德就是非此即彼的,比如,主动打人就是不善良的,不道德的,就是小人,不主动打人就是就是道德的,善良的。就是君子。如果有人说:“我不愿意被骗,我就要去骗人”,这就是不善良的、不道德的,就是恶的,就是小人。怎么对待不遵守道德的小人?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法律是根据善良制定的。当你不知道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时候,最好不要去帮他,更不要和他做朋友,免得被骗到山沟里卖掉,免得被坑害。不要对小人诚实,不要给陌生人捐款,只对善良人诚信,只帮善良人,了解清楚,不了解的人不帮,也不对他说实话。自保是做人的基本智慧,孔子认为君子见义勇为,打击欺负人的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打击作恶者,才能让他收敛或者改正,这样才能减少和消除恶人,才能良币驱逐劣币,让世界再没有恶人,才是真善良。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意思是:如果对仇人好,如何对待恩人呢?如果对小人好,那么如何对待君子呢?孔子让君子对待好人和坏人要区别对待,不要一视同仁。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教导君子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德报怨是不对的。以德报怨,就是对仇人好、对恶人好。以德报怨是愚蠢。是助纣为虐。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作恶还能得到利益和关心,而不是惩罚,那么他会以为自己做对了,他是不会改正的。孔圣人反对以德报怨。小人忽悠大家,让大家以德报怨,小人最喜欢别人以德报怨,因为他们作恶多,希望不被报复,希望大家加倍宽容他,给他更多的关爱。谁如果以德报怨,就是上了小人的当了。孔子不让包容小人。那些说‘君子会包容小人’的,是小人断章取义歪曲儒家的后果,小人希望君子包容他们,不打击他们,对他们仁爱,所以他们篡改儒家思想。儒家不让君子包容小人,孔子让君子联手打击小人。小人如何歪曲儒家的?他们用断章取义的手段歪曲儒家,《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然后恶魔断章取义说“论语说要‘以德报怨’”,这是对儒家思想完全的歪曲。孔子只爱君子,反对一视同仁,孔子对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小人希望君子对他做好事不求回报,小人希望无论他做的多缺德,君子都包容,被虐待千百遍,还待他如初恋。但是孔子说: 君子千万不可上当。对不善良的人,不能善良。孔子曰:“乡愿,德之贼也。”翻译:对所有人都好的人,这种人貌似好人,实为与小人同流合污以取媚于世的伪善者,极具欺骗性。对小人好的是小人,宣扬对小人也要好的,是小人的同伙,他们希望小人作恶以后不被惩罚,反而会被善待,他们是提出给恐怖分子和死刑犯免死的恶魔同伙。《农夫和蛇》里面的农夫就是不道德、不善良的,短命的。接触坏人帮坏人更容易受害,这人是愚蠢的。为什么做善良君子?因为都是善良人的世界很美好、很安全、很温暖。坏人给他人带来伤害,坏人给世界带来战争和阴霾。

优秀作者:喆一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