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

问: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

后人对赵匡胤的评价,赞扬者有之,批评者也不少。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

了解过的人,大家心里应当对此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评价,其实老百姓心中的历史才是最重要的历史,因为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你懂得这个历史人物越多,你会对历史对人生对现实认识越深。

我个人认为赵匡胤虽然是武将出身,却是一个非常有脑子的人,居安思危,厉行节俭的人。

正是赵匡胤的居安思危,崇尚节俭,奠定了大宋基业,在位17年,非常节俭,史书记载对赵匡胤的节俭用了四个字,叫:躬履俭约

咱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介绍:

穿衣:高官,震国级高官,穿旧衣服,而且把自己穿过的旧衣服赏大臣,可谓一石二鸟,皇帝赏你一件旧衣服,你那名牌衣服还穿得出来吗?说:此我旧所服用。这是我过去穿的衣服。那皇上赏给你的衣服,穿上旧的你也感到很光荣啊。

还有去珠玉,自己的皇冠上面的珠宝全部去掉。

他这么简朴,那他的孩子呢?他有一个女儿,历史上称她为永庆公主,永庆公主嫁给了当朝宰相魏仁浦的儿子,叫魏咸信,有一天他的女儿穿了一件新棉袄,已经出嫁了的女儿,棉袄上一是贴了绣花,第二是插了翠羽,翠鸟的羽毛,赵匡胤看了以后就说了一句话,就说啊,你这件衣服啊,出宫的时候就留下来吧,别带走了。他女儿很纳闷啊,我穿这个东西又怎么样啊,没有多少翠羽啊。赵匡胤说,你不懂,你知道咱们皇宫当中的多少皇亲国戚还有那些大臣们都要仿照着你这种衣服穿,他说你种衣服一穿等于开了一个流行时装新闻发布会,大家全学着去穿,那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全城大量的翠鸟会被猎杀,翠羽的价格会快速的上涨,他说你身在富贵人家千万不能开这个头。史书记载,其可制造此恶业之端。

他弟弟赵光义当时是开封府尹相当于开封市市长,所以他弟弟赵光义觉得他哥哥穿着这个衣服太寒酸了,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就对哥哥说,你也换身衣服,你看你这身衣服老土了,太土气了。结果赵匡胤就给他弟弟说了一句话,说你不记得咱俩小的时候在洛阳夹马营的军营中间在身上穿的啥?赵光义哑口无言,从此以后再也不劝她哥穿名牌了。

北宋的前几个皇帝都很好的,延续了赵匡胤的节俭风格。尤其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赵光义即位后仍然崇尚节俭,可惜北宋的后几位皇帝无法崇尚赵匡胤的节俭风尚,尤其是宋徽宗时代奢侈达到了极致,如此奢靡荒淫亡国是必然的事情。

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一向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且赵匡胤还好那一口,经常喝醉酒,赵匡胤说每次喝完酒他就很后悔,有一次晚上赵匡胤想吃羊肝,下人马上要吩咐御膳房说皇帝要吃羊肝,宰一只羊给皇帝取羊肝吃。赵匡胤一听说要宰一只羊,于是制止了这件事情,他说,假如我每天晚上想吃羊肝,那岂不每天晚上要宰一只羊取羊肝吗?那是多大浪费啊?忍住嘴馋不吃羊肝了。这是吃。

再说说他的住:他皇宫所用的帘子都是用芦苇编的,用苇箔编的帘子,皇宫的帘子用芦苇编,那是极其节俭的,我们看史书记载,六朝时期的帘子都是珠帘,而赵匡胤用的帘子是用芦苇编的。咱们再举一个例子,有一次赵匡胤的寝宫那个房梁坏了,于是请来了工匠说要用那个合抱之木去修房梁。赵匡胤一听,于是就批了这样几个字:截你爷头,截你娘头,别去砍那个合抱之木。当然这这个话很粗,但很符合一个武将出身的人说出来的话。可见赵匡胤这个人是非常节俭的。

然后就是裁减宫女,赵匡胤在位17年,距他去世,还有四年的时间,他的宫女是380人。于是,赵匡胤就说让他们愿意回家的,就放她们回家,结果就走了150人,380-150剩230人,皇宫里有230人,这意味着什么隋炀帝的宫女有100,000之多,100,000啊。唐高宗李渊当了皇上之后觉得后宫的宫女太多了,一个哩是想展示一下形象,一个哩是觉得有些太浪费,一次性裁剪了多少宫女啊?3000。唐太宗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后宫的宫女多少了?好几万。唐玄宗四万多宫女。

我们再看看行,赵匡胤行在皇宫里,无非就是骑马和坐轿,赵匡胤做的什么轿子哩?后周的皇帝传下来的一个旧轿子。后来他女儿看不惯,他说你当皇上那么长时间,你看你坐的那个轿子,那么破,咱们能不能弄一个好一点的,咱们不用更高级一点的车,起码弄个宝马,弄个路虎是吧,好一点的车。结果赵匡胤说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赵匡胤怎么说?他说我拥有天下,整个皇宫用黄金来装饰都装得起,这话不是吹的。赵匡胤是皇帝,整个皇宫用黄金来装饰的话,确实装得起,但是赵匡胤记住两句话,以一人治天下,不能以天下奉一人。所以他要为国守财,他说你们再不要说这个话了。他始终坐他那个破轿子,这不容易呀,对一个封建皇帝来说,很不容易。

我们讲过赵匡胤的这个躬履俭约。咱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人是有毛病啊?还是他本身就抠门啊?不愿意花钱,为什么他过得生活那么简朴?

追求享乐是人的本性之一,宋太祖赵匡胤充分具备了享乐的各种条件,但他仍然约束自己例行节俭,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宋太祖赵匡胤,有资格也有能力奢华一点,但根据史书的记载,赵匡胤从不纵容自己一切以节俭为本,那么赵匡胤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赵匡胤有三个深知,所以他过得很简朴。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

第一,他深知奢侈亡国

你说赵匡胤一个武将,他怎么知道奢侈亡国?历史啊。他是从五代过来的人,五代的历史中间我们举几个人,后梁朱温,灭了唐的五代的第一代皇帝后梁朱温,朱温过的什么样的生活?原来很简朴,当皇上以后腐败到什么程度?儿子在前方打仗,儿媳妇都得到皇宫中间去侍寝,他连儿媳妇都霸占,这样的老色棍他能不亡国吗?朱温很快就完蛋了。

后唐的李存勖,李存勖在取得政权之前也过得很简朴,初期也是一个艰苦奋斗的皇帝,后来梁朝灭亡以后,他认为中原已定,迅速腐败,他喜欢什么呢?喜欢唱戏的,喜欢唱歌的,喜欢跳舞的。这些人当时叫做伶官,喜欢宦官,整天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他还有一个皇后,那个人更爱财,他跟宦官勾结起来杀功臣,结果导致兵变,这个后唐李存勖很快就被杀了。

后晋的石敬瑭,也是腐败的不得了,最后也导致亡国。

梁、唐、晋,他看到了,所以他知道奢侈亡国,就是从历史中间看到的,从现实中间赵匡胤也看到了,他灭了很多割据政权。它灭了西蜀,灭西蜀花了66天,把西蜀灭了,为什么西蜀会亡国?西蜀的国君孟昶早年是个非常简约的人,是一个非常艰苦朴素的人,是一个艰苦奋斗的人,当上皇上就变了,这就应了我们现在老百姓长讲的一句话,这就叫脑袋跟着屁股走,屁股挪到哪儿脑袋就会想什么。屁股坐到龙椅上,当了皇帝了,所以这个孟昶就变了,赵匡胤不是把西蜀灭了以后,就把西蜀的东西运到京城开封吗?其中有一个运来的东西引起了赵匡胤的注意,这个东西的学名叫溺器,说白了这个溺器呀,就是便盆,小便盆,西蜀皇帝孟昶的便盆可不简单,他叫七宝溺器,上面用七种不同的宝石镶嵌在这个便盆上面,赵匡胤看着这个溺器以后,找人把孟昶叫过来问了孟昶两句话,你用七种不同的宝石造了一个便盆,我问你,那你用什么东西来盛饭呢?你的便盆镶的七种宝石,那你的饭碗用什么东西来装饰?孟昶答不上来,赵匡胤后来又补了两句,自己对自己的那个享乐达到这种程度,想不亡国能办得到吗?

所以赵匡胤对于这些帝王的奢侈腐败他是太明白了,所以他不愿意这样干。还有一个给他灭掉的南汉的一个皇帝刘鋹,这个人非常腐化,他投降赵匡胤以后他为了讨好赵匡胤,他用那个珍珠做了一个马鞍献给了赵匡胤,用珍珠做了一个马鞍,赵匡胤看过以后非常感慨呀,说了两句话:假如能把这种心思用在治国上,这国家怎么会灭亡呢?

所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赵匡胤一个道理:奢侈亡国。

第二,他深知上行下效的后果。

这个一般做领导的很难想得到,赵匡胤却非常懂得皇上如果好什么做什么,那下面就不要说了,南宋时期出了一个乐府诗集,记了一首古诗写得非常好,写这个上行下效,他还不是说这个别的地方就说京城,只要是都城京城出现什么样式,你看全国那个模仿就是一共六句: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中全匹帛。说,京城的人只要把头发的发髻梳的高一点,传到全国去,那全国的妇女头上的发髻恨不得有一尺高。模仿啊,这叫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若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把那个眉毛画得长一点,好啦,那全国老百姓画的四方且半额,半个额头都画上了眉毛,没有半个额头都画上眉毛的,把咱们都吓死了,城中好大袖,如果城里人都流行的是那种大的袖子,那么全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恨不得用半匹帛做袖子,叫四方全匹帛,用一匹布做一只袖子,那种水袖,我觉得一般人甩不起来,那什么也干不成了,这叫上行下效。做皇上一定要注意节俭,因为你是全国老百姓的榜样啊,所以赵匡胤就拿这一条教训他女儿永庆公主,所以后人总结赵匡胤特别提到他求主几严格要求自己,正因为他严格要求自己,所以给整个社会的风气被扭转带来了极好的影响。

结果在他的朝出来了一个好宰相,这个宰相叫范植,这个人原来是最反对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后来给赵匡胤拉过去了,泛指这个人很廉洁廉洁到什么程度呢,廉洁的饭局病重快死了,很多官员来看望他家里要代课,但是没有碗没有盆史书记载没有器皿就是他家里没有吃饭的那些家伙事儿,所以赵匡胤觉得得很奇怪。说你身为宰相这么多年,你怎么家里不买点盆盆罐罐呢,来了客人没地方正当招待呀,他说你不知道,我平时当宰相我从不和外人交往吃饭,从不去吃请,也不是吃素的,既不吃请也不吃素,我和谁吃饭呢,只和我贫困时候的那些哥们吃饭,和这些穷朋友吃饭,我犯不着买那么多盆,那么多碗,所以到现在我都没买。

五代时期,宰相受贿是一股风气,范植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开了一个好头,身为宰相绝不受贿,所以赵匡胤评价范植只花了四个字:真宰相也。他是个真正的宰相,他两个人一上一下,这样一来给官场造成了一个什么风气呀?送往迎来这个事情基本上取消了。小官上任,穿着布鞋,拄着拐杖,步行前往。骑着驴去做官,都会被当作奢侈了,都是步行去做官,这就是宋初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形成的官场的风气。第三个深知,就是深知国力疲敝。

五代朝代更换这么多,这么快,战争这么多,所有当官的人又知道我当官也就当这么几年,皇上马上就要换了,所以拼命的捞,国家整个的经济非常的差,所以赵匡胤知道国力很弱,所以他不愿意奢侈浪费,即使是打仗,赵匡胤也贯彻了四个字:叫多快好省。打仗他不多打,打的时间很短,你说灭那个西蜀,那是很难的,到四川去打仗,66天灭南塘。时间稍微长一点,两年多,他还有一个原则,不要破坏南唐的繁荣。这个人就三个深知,深知奢侈王国,深知上行下效,深知国立疲敝。所以他才始终保持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五代十国的国君,几乎个个挥霍成性,官吏也跟着奢华,又加上战争不断,当时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从五代中走出来的赵匡胤,不想重蹈历史的覆辙,不想成为五代后的第六个,所以赵匡胤他居安思危倡导节俭,使大宋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使统一的计划顺利进行,而且这种思想在国家统一大业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那么不禁有人要问,宋太祖履行节俭,那他是不是一个十足的守财奴呢?

赵匡胤他那个时代国库里确实积累了很多财富,赵匡胤这些钱来买东西,买什么呢?有五个买,第一买人心,赵匡胤深深懂得治世莫若爱民,养生莫若寡欲。治理国家最高的原则是爱百姓,保养自己的身体最好的办法:寡。欲寡就要求少,他把这两句话写到他这个屏风上,天天看,所以他积累了很多钱,一旦发生灾荒,他拿这个钱去赈济灾民。引得北宋的老百姓对赵匡胤非常的拥戴,这叫买人心。

第二买稳定。赵匡胤怎么来维持稳定啊?怎么维稳呢?杯酒释兵权。他用金钱财务和掌握军权的那些将军们进行交换,你把军权交出来,我给你财富。在这个时候,赵匡胤非常大方,毫不吝啬,所以一下子把所有有实权的将军的军权全部解决了,这叫买稳定。

第三买衷心,买衷心可是很不容易的。你怎么让大臣们对你忠心耿耿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得人家后周的政权,并不是所有大臣都口服心服的,一开始他来京城接管政权的时候,反对最厉害的是宰相范植,这个宰相是后周的宰相,所以他坚持赵匡胤以臣夺君之位,不义。赵匡胤也知道他是不得已才降了这个大宋,所以他对范植非常好,我们前面刚讲过例子,范植病重病危的时候,他亲自去看望,看到家里没有接待宾客的碗和盆这些器皿,他就问范植那些话。而在早年范植有病的时候,赵匡胤亲自到范植的家里去探望,而且一次次给他黄金200 两,白金1000两,绢千匹,钱百万,大把大把的黄金白金绢帛还有钱,赐给范植,为什么?为的就是买来范植的衷心,买来范植这个老臣对新朝的忠诚,果然范植后来对赵匡胤非常感激,知道赵匡胤是一代明主,忠心耿耿辅佐赵匡胤,一直到范植最后病死。

第四买统一。什么叫买统一呀?你看它灭了后蜀,把后蜀的孟昌接到京城来,好吃好喝,来之前都给他盖了房子。南汉的刘鋹接到京城来,包括灭了南唐,把南唐后主李煜也接到京城来。把这些人弄过来,花了很多钱,为的是什么?减少割据政权对中央政府的抵抗意志。他想用这种办法,买来一个天下的统一,赵匡胤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在他的手下实现海内一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自己可以很节俭,他要求他的家人很节俭,但是在买统一的问题上,他大把大把的花钱,这叫买统一。

第五叫买江山。买江山指什么?他想把燕云十六州买下来,燕云十六州被那个罪人石敬瑭割让给了契丹人,赵匡胤在他的宫中设了一个仓库,这个仓库很有名叫:封桩库。每一年财政预算的结余都储存在这个封桩库里面,这里面储存了大量的钱,赵匡胤就想等这个封装库的钱满了以后,我要跟契丹人去谈,跟辽国去谈,把燕云十六州还给我,我把钱给你,我拿钱买,如果买不回来,我拿这个钱去买天下的勇士,然后用天下的勇士去夺回这个燕云十六州,就是为了买江山。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

他自己那么节俭,但是买统一买江山,他是毫不吝啬,你要这样来看待赵匡胤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赵匡胤在位17年,壮志未稠,没等收复燕云十六州就死了,非常可惜。

赵匡胤还有一个特点,直男不好色,可以从千里送京娘这件事上体现,那么,事情的原委究竟是什么呢?那就只能请听下集了。

优秀作者: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