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问: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历史就是舞台,出场的顺序很重要,而史思明的出场太靠后了。

若问安史之乱中到底有没有过属于史思明的时代?那答案必定是有的。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几乎代表了整个“安史之乱”,可事实上,安禄山站在C位也仅仅是两年的时间,他在公元755年末发动叛乱,却在757年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派人谋杀,然而整一场安史之乱持续的时间将近八年,所以安禄山不在了,这场闹剧怎么都要有一个新的主角。

这个主角,便是史思明。

但史思明始终是一个“隐性”的主角,每一次将要站到台前时,都恰好被人抢走了C位,这导致了史思明在后人的历史中似乎只是一个小配角的存在,可事实上,史思明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史思明虽然名气没安禄山大,但是他的能力、手腕、果断却要比安禄山强上一些,而史思明和安禄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史思明有点“老实”,安禄山却是非常“狡猾”,俗话说“能力不够,情商来凑”,安史两人不同的人生路线,造就了不同的历史。

安史的性格分水岭。

人混到顶级,讲究的是自身特质,特质包含了性格、能力、思想、智商等等方面,而这些特质里的某一项拔尖,直接会形成截然不同的人生结果。

譬如去问,到底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混得更好,还是一个情商高的人混得更好,那么大部分的回答可能都是指向情商,毕竟顶级的圈子,对于人情世故的摸索,更大于事实的创造,而且这一切放在封建王朝时代,道理更要深上几分。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论能力,安禄山不及史思明,但安禄山会做人,他擅长顺竿子往上爬,这一点,史思明比不上。

安史两人是发小,史思明仅比安禄山早生一天,所以两人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亲近关系无异,而两人都是生活在唐代营州的突厥人,在大唐灭掉了东突厥后,突厥人渐渐融入汉文化圈子,特别是在营州一带的突厥人,十分擅长“六蕃语”,这让营州突厥和周围的游牧民族有着天然的良好关系。

史思明和安禄山在长大之后,因为灵活的头脑以及出色的语言能力,便被安排任命为“互市牙郎”,在营州之地负责几个民族的官方贸易,随着哥俩逐渐长大,人生也开始有了不同的际遇,但对于这两位未来的突厥大佬而言,一开始的际遇,都不是太体面。

开元二十年时(732年),安禄山盗窃幽州军队的羊畜被唐军当场逮捕,这事闹得非常大,一直捅到了当时幽州最高军事长官张守珪的面前,张守珪决定亲自处死这个大胆的突厥人,而安禄山在临死前大喊“自己有才,能够给唐军当带路党”,因此被张守珪留下性命。

就这样,偷羊贼变成了大唐官军,还在张守珪面前混了个脸熟,安禄山命运就此改变。

因为安禄山加入了唐军,发小史思明或许也被举荐, 成为了唐军的一员,但在开元二十四年的时候,史思明就因为欠了官府的钱还不上从而要逃跑,逃着逃着却不小心跑到了奚人的地盘,史思明靠着一身大唐军服假装自己是大唐的使者,把奚人吓得一愣一愣的,最终还设计除掉了奚人的大将琐高,为唐军立下大功。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就因为这份功劳,史思明再也不需要苟且偷生,他和安禄山一同成为张守珪麾下的“捉生将”,被张守珪十分看重。

按照两人的经历来说,一般人都会觉得张守珪更注重史思明才对,因为史思明是能够做实事的,胆大心细,而安禄山只有一张胡诌的嘴,但事实上,张守珪将安禄山收为了自己的义子,地位要比史思明高出许多,史思明的“跟班岁月”,就从这里开始了。

安禄山之所以比史思明爬得高,就是因为安禄山会“来事”。

都说聪明人讨厌伶牙俐齿,那也许是马屁没有拍对,安禄山作战勇猛,但拍马屁功夫更强,他在张守珪的手下时,就能顺竿子成为张守珪的义子,后来安禄山更是睿智,一步步结识大唐官员,史书评价他“性巧黠,人多誉之”,这说明了安禄山做人,非常有一套。

所以在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就被任命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到了这一步的安禄山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加大贿赂的力度,不断地结交上层的官员,甚至把马屁拍到了唐玄宗的面前,最终被唐玄宗所宠信。

授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厚赂往来者,乞为好言,玄宗益信响之。——《旧唐书》

要说安禄山在短短几年成为营州都督,靠的是什么?

唯有高情商是也。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反观史思明,他却没有安禄山那等待遇,虽然两人互为发小,安禄山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兄弟,但是史思明却只能靠着安禄山的帮衬才能让朝廷看到自己的才能。

某一次,史思明跟着安禄山一同觐见唐玄宗,在交谈的过程中,唐玄宗感觉史思明这个人很有能力,于是便询问史思明多少岁了,史思明回答四十岁了,唐玄宗拍了拍他的后背勉励他,说他的前途无量,好日子还在后面。

尝入奏,玄宗赐坐,与语,甚奇之。问其年,曰"四十矣"。玄宗抚其背曰:"卿贵在后,勉之。"

唐玄宗的这番勉励可谓是“天言”,份量非常之重了,这也说明了史思明的能力是可行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了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朝上层阶级们,他们显然是更喜欢安禄山这种人,所以史思明这种有能力但不喜欢活动关系的人,只能靠能力熬辈份,等到那些老将去世了,自然也就轮到史思明出头了。

所以当唐玄宗特地给安禄山设立一个“平卢军节度使”的时候,史思明只能是一个“平卢兵马使”,注定当安禄山的副手。

那么有的人就会问了,既然唐玄宗知道史思明更有能力,为什么不将史思明安排为节度使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史思明和安禄山的这层关系,唐玄宗深信安禄山能够掌控史思明,而唐玄宗要做的,就是管好安禄山便可以了,因此任谁来选,都是会更喜欢安禄山这种会拍马屁,会送礼的“代理人”。

这便是二人的性格分水岭,以至于大唐的高层常常只知道安禄山,却忽视了史思明,所以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更多人倾向于这是安禄山的作乱。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优秀的副手,低调的主角。

天宝十五年(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正式在范阳起兵作乱,而安禄山在率兵西征前,将史思明留在了范阳,让史思明坐镇大本营,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史思明席卷了整个北京、河北地区,打得大唐的守军连连败退,坐镇常山的大唐名臣颜杲卿在不断挫败安禄山的部将之后,都折戟在了史思明手上。

史思明这个人的治军水平很高,但方式也非常残暴。

他深谙蕃军的性格暴戾,自古以来打草谷、掠夺的习惯从未改变,所以史思明从来不克制手下的军士烧杀抢掠,就是这种带兵方法,让史思明颇得民心,所以西征的安禄山,盘踞于河北的史思明成为了大唐的两个祸患,为了挫败史思明,朝廷不得不派出李光弼和郭子仪东征讨伐史思明。

当李光弼带着数千太原弩手来到常山时,史思明的连胜就被终结了,不久后郭子仪带着两万军队和李光弼会师,在河北曲阳大力挫败史思明,后来的博陵一战,史思明差点就被郭李两人平定,但谁知道长安的唐玄宗昏招百出,逼着哥舒翰出潼关应战,最终造成潼关失守,郭子仪和李光弼只能放弃史思明,回京勤王。

潼关陷落后不久,长安也陷落了,唐玄宗带着家眷出逃,唐肃宗趁机北上灵武逼位登基,大唐的中心暂时变成了灵武,而这一次政治变动,给了史思明很大的喘息机会,到了757年的时候,史思明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可以入侵灵武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但大唐的变化大,安禄山的家庭矛盾更大,在同年,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谋杀安禄山,自行篡位,为了安抚史思明,安庆绪将史思明任命为范阳节度使,而在范阳,存在着安禄山掠夺来的所有财富,依靠着这些财富,史思明有了足以反抗安庆绪的力量。

假如史思明真的在这个时候造安庆绪的反,那么史思明就将成为“安史之乱”的第一主角,取代安禄山和安庆绪,可史思明却在这个时候,投降大唐了。

史思明倒戈后,安庆绪压力倍增,灭亡只是迟早的问题,而史思明则被唐肃宗加封归义郡王、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等爵位以及职位,因为史思明的“归顺”,大唐对于安史之乱的言论自然是要过滤掉对史思明不好的部分,这一个历史细节,是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中存在感不高的很大原因。

但史思明的归降也不是安全真心的,大唐朝廷也没有想过真的接纳史思明,所以双方都在各自猜忌谋划,不久后、唐肃宗密令乌承恩“除掉”史思明的计划败露,史思明借机向西哭诉,而后造反,再度造反的史思明,才真正的成为了安史之乱的第一人。

公元759年,唐军围剿安庆绪,安庆绪一度陷入了灭亡危机,但史思明及时带兵支援,并且在相州击败了大唐九镇节度使的二十万联军,这九镇节度使中,就包括了郭子仪和李光弼,虽然相州之战中,史思明是占了唐军内部矛盾的便宜,但这一场大胜,却将史思明推到了C位。

这一年开始,距离安史之乱爆发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年,史思明才迎来了他自己的时代。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解救了安庆绪后,安庆绪对史思明俯首称臣,而史思明以安庆绪弑父为由,杀掉了安庆绪,追封安禄山为大燕皇帝,确立了自己的合法性。

也是在自立为帝后,史思明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大唐内部因为宦官“监视”武将的缘故,史思明的“噩梦”李光弼屡次想要剿灭史思明而不得,特别是在公元761年时,因为仆固怀恩和李光弼彼此之间存在矛盾,李光弼在洛阳会战中失利,史思明大败唐军,这让史思明看到了再次攻入长安的机会。

悲剧人生,短暂的主角时光。

可史思明的命运也不好,发生在安禄山身上的事情,不久后也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击败了李光弼之后,史思明开始“飘了”,他竟然在立储的问题上犯低级错误,因为他更爱小儿子史朝清,可史朝义既有能力,又得人心,摆明是储君的势头,所以史思明内心里想着除掉史朝义,给小儿子铺路。

史思明的脑回路很奇怪,但这也是胡人一贯的疯狂,而史思明对史朝义的厌恶不加掩饰,最终引起了史朝义的不满,在父子矛盾中,史思明说出了要杀掉史朝义的话,最终逼得史朝义以及其党羽只能先下手为强。

在史朝义派人囚禁史思明的时候,史思明不断向史朝义求饶,并且悲呼等到他打下了长安,灭掉了唐朝之后再废黜他也不迟,可在史朝义等人的眼中,史思明比起唐朝皇帝还危险,于是便将史思明抓了起来,而史朝义的党羽骆悦就动手勒死了史思明。

当了主角还没两年的史思明,就这么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所以史思明的高光时刻不多,而结局却是令人唏嘘想笑的,这一位枭雄最终是以如此低级的错误落幕,不得不让人感叹。

在史思明去世后,史朝义又取代了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这些“主角”们,成为了新一代的叛军领袖,但史朝义根本就不是大唐的对手,在不久后于范阳被逼得自尽,安史之乱最终结束。

所以史思明的一生,始终没有出彩,既盖不过安禄山,也压不住史朝义,明明颇有能力的他,却在历史的舞台最不引人注目的中途当了短暂的主角,这不得不说是史思明留给历史最大的遗憾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优秀作者:纪元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