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实的李林甫是怎样一个人?
李林甫,唐代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一生为相十九年。无论在正史里,还是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李林甫的就是一个奸臣的形象。李林甫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无非犯有三大罪,一是嫉贤妒能,阻碍人才上升;二是擅权乱政,独揽朝纲;三是纵容边将,最终导致安史之乱。
对于李林甫的评价,很难用忠或者奸这种非黑即白的标准来衡量,因为这涉及到唐中宗神龙政变之后大唐政治的重大变迁,以及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环境的变革。李林甫和明代嘉靖朝的严嵩一样,都是各自所处时代政治责任的背锅侠,承担了时代的所有罪责。
李林甫权相地位的确立,离不开皇权这个后盾。换句话说,李林甫之所以能够长期担任宰相之职并把持朝政,是因为背后有唐玄宗的支持。对于李林甫,要把他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
武则天篡唐改周之后,为了巩固皇权,她一边清除关陇贵族和李唐宗室势力,一边通过科举提拔新的官吏,培养新政权的拥护者。如此一来,一些出身较低的士人,以文翰进阶,以顾问的身份参与到政务中来,这些人在官场逐渐发展成了文翰群体。
还有一些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实干官吏,如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张嘉贞、牛仙客等,他们在官场逐渐形成了吏治派官僚群体。
文翰群体和吏治派官僚群体是武周时期到唐玄宗早期,朝堂之上的主流群体,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之下,才有了 “政启开元、治隆贞观”的清明政治。
武则天之后,文翰群体和吏治派官僚群体,连同朝中的贵族以及唐朝的元勋后裔,通过参与李显、李旦以及太平公主之间一系列的皇权争夺斗争,逐步进入权力中枢。
唐中宗李显猝死之后,他们抓住机会再次发动唐隆政变,拥立相王李旦继位,并清除唐中宗一系的势力。
唐睿宗李旦时期,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又展开争斗,最终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铲除了太平公主势力,并架空了唐睿宗李旦,李隆基开始亲自掌权。
经过神龙政变、唐隆政变以及先天政变,文翰群体和吏治派官僚群体的代表人物,纷纷入阁拜相,位极人臣。之后,他们和皇权之间的互动,共同促成了唐玄宗开元时期政局的走向。
唐玄宗开元时期,朝堂之上的官员主要是三类人构成,一是形形色色的豪门贵胄,如陆象先、钟绍京、卢怀慎、源乾曜、裴光庭、李元纮、萧嵩、李适之等;二是以姚崇为首的吏治派官僚,如宋璟、宇文融、张嘉贞、杜暹、牛仙客等;三是以张说为首的文翰派大臣,如张九龄等。
唐玄宗利用这三类人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来治理天下。他任用吏治派官员裁汰僧尼、括地检户,修订律法,充实国库;任用文翰派官员修撰国史以确立新朝的正统性,建立丽正书院以罗致人才,封禅泰山以彰显治平;任用豪门贵胄和吏治派官员以及文翰派官员搭班,互相制衡。
唐玄宗开元后期,随着皇太子李瑛步入成年,东宫势力逐渐兴起,开始对皇权构成了威胁,此时皇帝与皇储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为了防堵和压制太子的势力,唐玄宗开始对朝政进行逐步的调整。可以说,开元至天宝年间的朝局,是以皇帝和皇储之间的博弈为中心展开的,李林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代张九龄担任中书令的。
李林甫是宗室出身,他们这一支属于李唐皇族的旁系,如果按辈分论,唐玄宗李隆基应该称他为叔叔。李林甫虽然出身高贵,但仕途的起点并不高。
李林甫的曾祖父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被封为长平郡王,官至刑部侍郎,死后获赠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从二品;祖父李孝斌官至原州长史,从五品;父亲李思诲官至扬府参军,正七品。到了李林甫这一代,虽然还具有门荫的资格,但他入仕之初,只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千牛直长(宫廷侍卫官)。
门庭的衰微,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扬府参军,自然在仕途上帮不了什么忙。但是李林甫的舅舅楚国公姜皎却是个大有来头的人物,姜皎是唐玄宗早年的好友,后来又成为唐玄宗的宠臣。
在舅舅的提携下,李林甫在开元初年出任太子中允,正五品,算是进入了“通达显贵”的行列。到了开元十年,随着姜皎的意外死亡,李林甫的这棵庇荫大树倒了,他只能另觅高枝。
在随后的几年中,李林甫先后担任太子谕德、国子司业等职,虽然官阶略有提升,但职权仍然不大。
开元十四年,李林甫攀上了深得唐玄宗宠信的宇文融,在宇文融的引荐下,就任御史中丞,真正进入实权部门。就在这一年,李林甫和宇文融联手,扳倒了中书令张说,开始在大唐的政坛初露头角,赢得了朝野的关注。
之后,李林甫先后担任刑部侍郎和吏部侍郎,虽然官阶都只有四品,但是所拥有的权力却是逐步上升的。
李林甫想出人头地,光大门楣,不可能只满足做个郎官,他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林甫开始打造自己的关系网,他并没有在朝中搞拉帮结派这一套,这样做会有缔结朋党之嫌。他把目光从前朝转向了后宫,专门结交宫中的宦官和妃嫔。
宦官和妃嫔是最接近皇帝的两类人,他们也最了解皇帝的性情、好恶和想法,并且对皇帝的各种决定会产生微妙的影响。李林甫精于权谋,送了不少好处给宫里的宦官和妃嫔,同时也从他们那里获得了有关皇帝的信息,对唐玄宗的举动和想法了如指掌。
因此,每当李林甫入宫奏对时,总能符合唐玄宗的心意。时间一长,唐玄宗对李林甫的好感与日俱增,李林甫逐渐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和信任。
武惠妃当时正宠冠后宫,唐玄宗对她的儿子寿王李瑁也是宠爱有加,反而对太子李瑛有所疏远。李林甫通过宦官向武惠妃传话,表示愿意尽力保护寿王李瑁。武惠妃对此非常感激,并暗中对李林甫进行帮助。
宦官高力士出身于武三思的府中,当年他被武则天驱逐出宫,流落街头,正是武三思门下的宦官高延福收养了他。后来,武三思又向武则天求情,高力士才又回到了皇宫。高力士是个外冷内热、心思细腻、重感情的人,他一直都念着武三思对自己的好,总想找机会报答。
当高力士得势之时,武三思和他的儿子都已去世多年,于是他就对武三思的女儿格外关照,凡是武氏请托之事,他几乎都会应承下来。
武氏嫁给了宰相裴光庭为妻,裴光庭病逝后,武氏向高力士提出请求,希望他能向唐玄宗推荐李林甫接任宰相,因为李林甫是武氏的情人。
武氏的请托让高力士特别为难,毕竟是宰相之职,岂能是他一个宦官可以指手画脚的,于是没有答应武氏的请托。虽然事情没有办成,但高力士一直心存愧疚,总想找个机会补偿武氏。
不久之后,萧嵩举荐韩休接任宰相之职,唐玄宗欣然同意。宰相人选在没有正式公布之前,属于朝廷最高机密。高力士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武氏,然后武氏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林甫。高力士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让李林甫在新宰相面前讨个好。
随后,李林甫把即将要拜相的消息告诉了还不知情的韩休,虽然事后韩休知道举荐自己的是萧嵩,但从此对李林甫也产生了莫大的好感。一年后,韩休从宰相的位子上退了下来,只对唐玄宗留了一句话:李林甫才堪大用,可为宰相。
一时间,唐玄宗周围的妃嫔、宦官,甚至朝臣都在说李林甫的好话,再加上唐玄宗本人也对李林甫颇有好感,李林甫拜相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开元二十三年,李林甫被唐玄宗任命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列中书令张九龄、侍中裴耀卿之后,成了这一届宰相班子中的第三号人物。之后,又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
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想赋予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以实职,让他兼领六部尚书。宰相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学识不高,极力劝阻,引起唐玄宗的不悦。
李林甫却私下说,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随后,唐玄宗以结党为由,罢免了张九龄、裴耀卿的宰相之职,任命李林甫、牛仙客为宰相。
李林甫担任宰相可谓是实至名归,首先论出身,李林甫是皇族宗室,天然高贵,能压高门贵胄一头;其次李林甫又是吏治派官僚,他从小吏做起,兢兢业业,曾在历任宰相宇文融、裴光庭、萧嵩、韩休等手下任职,一步步熬到礼部尚书。
李林甫不但参与主持了《唐六典》的编纂,还在开元二十三年主持精简繁冗机构,缩减财政开支,工作能力非常突出。与此同时,他还与开元时期的许多朝中大臣关系密切,他不但受到宇文融和韩休的赏识,还与宰相源乾曜是姻亲。
李林甫所具备的条件,是别人无法达到的。所以,他接替张九龄,成为首席宰相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李林甫担任首相以来,一直秉承唐玄宗的旨意,压制太子势力。他先是支持唐玄宗废除太子李瑛,并罗织罪状,制造了“三庶之祸”,拔除李瑛一系的势力。
后来,李林甫又借助皇甫惟明---韦坚案、王忠嗣案、杜有邻案、杨慎矜案等,不断压制正在兴起的继任太子李亨的势力。
事实上,李林甫还是一位能臣,在他掌握朝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财政节流,机构改革,赋税折纳,土贡改革,兵制改革,法治改革,选官与科举改革,明确了法典制度,吏治规范等。
李林甫专权,但是尊奉皇权,说直白点,他就是皇帝专权的代理人。李林甫的改革措施,与唐玄宗时期的改革理念高度契合,只是在经历了开元时期诸多贤相的努力之后, 到了李林甫时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触碰到了一些权贵的利益。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完全由贵族政治主导,宋、明时期的政治则由成熟的官僚体系推动,而隋唐时期的政治则处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隋唐时期,随着贵族政治影响力的不断下降,各种新兴政治势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隋唐早期,尽管贵族政治势力相较于南北朝时期被不断削弱,但对皇权仍然存有巨大的威胁。当时的贵族对军队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军人要么是贵族出身,要么是受贵族的控制。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唐朝初期政治军事上的关中本位政策。
军事重心集中在关中地区,最终导致上层权力斗争往往以军事政变的形式,在京都地区频繁激烈的上演。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等背后,都能看到皇族和贵族的身影。这些政变中,禁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唐朝开国以来的历代皇帝,都在不断的削弱和分散禁军的权力。随着皇权的不断努力,再加上贵族势力的不断衰弱,军队的控制权逐渐从贵族手中转移到了皇帝手中。
唐玄宗开元时期,随着郭元振、葛福顺等被解除军权,皇族亲王被限制在十王宅,军队的控制权逐步掌握在了皇帝手中。皇权排除禁军的结果,就是唐朝的军事重心,开始从关中地区向边地转移,最终导致藩镇和边将军人势力的兴起,形成了所谓的“内轻外重”的军事格局。
李林甫配合唐玄宗进行全国军事部署,完成军事力量从关中向边镇的转移。天宝以后,随着边镇军人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干预政治的能力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边将被卷入皇权的争夺之中,皇甫惟明、王忠嗣、安禄山等,都是如此。
所谓的边将入相,原本是开元前期,朝中大员调整的惯例。胡人入将则是天宝以来,边地募兵制下,军队中胡汉混杂的特殊惯例和需要。因此,说李林甫纵容边将有些夸大其词了。
唐玄宗虽然解决了禁军对权力中枢的威胁,但是如何控制边地日渐庞大的军队,并兼顾他们的利益,成为中唐时期新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的情况下,爆发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由贵族政治终结时期,庶人军事集团脱离政府控制的历史背景决定的,个人的影响力阻挡不了历史的大潮流。因此,李林甫做不做宰相,安禄山当不当节度使,都无法阻止安史之乱的爆发。
从能力上来说,李林甫的确是一个合格的宰相。他可以通过高效的行政系统,满足皇帝的一切需求。在他新的规章制度下,安禄山、史思明、高仙芝、哥舒翰等一批不同民族的将领,掌管着庞大的唐朝军队。同时,在李林甫的节制下,这些将领不得不俯首帖耳,不敢作乱。
李林甫虽然能干,但也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他独揽朝政,使得宰相这个职位拥有了过重的权力,承担了过多的事务。只要他还坐在宰相的位置上,他亲手建立、精心维护的政治平衡就能维持下去,整个朝局就不会出乱。
李林甫一旦离开宰相之职,如果没有人能够掌控这个权力过重的职位,之前的政治平衡势必会被打破,最终整个朝局立即会变得千疮百孔,不可收拾。
李林甫死后,在唐玄宗的扶持下,杨国忠接替了李林甫的职位。但是杨国忠资历尚浅,又是外戚出身,在太子势力和边将势力已经坐大的情况下,他很难达到李林甫的境界。
唐玄宗为了稳固杨国忠的地位,仓促的进行布局,结果不但自乱阵脚,还间接引发杨国忠和边将之间的矛盾,触发了朝堂之上早已存在的政治暗流,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对全国的统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对于这样的结果,唐朝的君臣需要对历史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唐玄宗天宝以来的主政者当中,为君主讳,皇帝肯定不能背锅,其他宰相要么影响力太小,如韦见素、陈希烈,要么时间太短,如杨国忠,他们都不能承担起中唐变局的政治责任。唯有李林甫出任宰相十六年,在位期间又和唐肃宗李亨一系为敌,因此他是承担中唐变局最好的背锅侠。
中唐以后,科举选官成为主流,随着吏治派官僚的逐渐消亡,李林甫堵塞言路、嫉贤妒能的形象被彻底坐实。
实际上,后晋编修的《旧唐书》中,对李林甫的评价还算较为中肯。但是到了北宋编修的《新唐书》与《资治通鉴》里,李林甫基本就只剩下了“口有蜜,腹有剑”的专横小人形象。
北宋的《新唐书》由政府主导修纂,在系统梳理唐代史料的基础上,以纲常史学为指导,对唐代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定调。最终,李林甫被列入奸臣传,确立了他的历史定位。
优秀作者:关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