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杨廷和如果全力支持嘉靖帝,明朝会不会中兴?

问:杨廷和如果全力支持嘉靖帝,明朝会不会中兴?

嘉靖承武宗之后,以藩王入嗣帝统,耿耿然顾盼自雄,以为天下之大从此运于股掌之间,初践祚而兴“大礼”之议,以一己之私欲动摇天下之根本,以至宵小之徒夤缘际会,攀附龙凤以窃权柄政,倒行逆施而乱朝纲。若非廷和等辈恪守坚贞,恐大明天下早已播乱,特不知题主何意,竟以所谓中兴相期?

杨廷和如果全力支持嘉靖帝,明朝会不会中兴?

一:藩王入嗣自有规矩

鉴于殷商父子相弑、叔侄相争、兄弟相夺的人伦惨剧,周公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根本,以近支入嗣为辅助”的皇权承袭制,最大限度内维护了皇室的体面,在确保皇权和平过渡的同时也保证了天下的平稳运作。所以,不论时势怎么变化,“嫡长子继承制”却始终不曾退出历史舞台,历代明君圣主,纵然明知该制度尚有诸多缺陷,但却依然不曾废止。究其原因,就在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皇室的尊严,确保皇家的利益。

杨廷和如果全力支持嘉靖帝,明朝会不会中兴?

二:嘉靖帝,欲以私欲而废大公者

话说明武宗朱厚照束发继位,天真烂漫而机巧多智,不任管束且放荡不羁,至于而立竟骤然暴毙,因乏子嗣兼无兄弟,百官惶惶只能尊奉祖制(兄终弟及),迎兴王长子、武宗堂弟朱厚熜入嗣为君,而以克绍祖业相期。

奈何嘉靖既不愿承武宗之后,又且欲尊奉乃父,冠以帝王之号入奉太庙以乱昭穆之序,此举不但大悖自古入嗣之礼,甚且有违人伦尊卑之序,是对运行百年之皇家统续的极大挑战,不唯如此,更因乃父之故,而改太宗(朱棣)为成祖,使明代成为史上唯一父子为“祖”之国家,如此自私自利之徒,冀其光复祖业,岂不可笑?

杨廷和如果全力支持嘉靖帝,明朝会不会中兴?

三:君王无私,家事即国事

题主所谓“作为大臣,要处理国家大事,而不是去管皇帝的家事。”的话语,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自古帝王无私事,家事即国事。

身为封建君主,皇权神授、代天执命,百姓侍之如父母,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君王之德,化育百姓”。为君者的一言一行都是天下万民的范式和榜样,是后世帝王的“祖宗成法。”又岂是区区“家事”二字可以弥缝的?嘉靖帝的所作所为,若只是藩王,还勉强可以“家事”含糊了之,一旦驱驾入京,则其一动一静就不再只是“家事”了。既无为君者志在天下的心思,又何必恋栈不去,涂炭生灵呢?

杨廷和如果全力支持嘉靖帝,明朝会不会中兴?

四:杨廷和到底在争什么?

明代的臣子,一定程度上是还存留在两宋士大夫的风骨的,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风骨、有底线。今人读史,往往不能理解杨廷和的执着与顽固。所谓“一时之事,一时之人。”在明代历史上,杨廷和足可谓是不可多得的能臣与贤臣。

有人认为他争的是“阁权”;也有人认为他争的是“辅政之权”;但在我看来,杨廷和所争的是“国之根本”。是社稷之臣的责任担当,是孔门大儒的“三不朽事业”。“民无信不立”,国无信又何尝能立?而国家之信即在于“礼”“礼仪”所在皆是“大是大非”。今日嘉靖一旦以私欲而非大义,那么国之灭亡也将不旋踵而至矣。这从嘉靖后期“修仙慕道”“敛财天下”“任用奸佞”“尊奉左道”等行为中就可见一斑了。

时过境迁,“大礼议”之是非固然没有在讨论的必要,但“大礼议”的价值却始终不曾消失,杨廷和的据理力争以死相谏固有“迂腐”之嫌,但这背后的坚持与执着却是值得今人学习与深思的。

杨廷和其实一直在为难嘉靖皇帝,什么进宫走哪条道,他爹能不能入祖庙称帝,母亲能不能立为皇后,一系列的都是不可理喻,如果杨廷和没有这么多的行为,也不会造成后来的各种礼仪事件发生,那么各种小人也不会借机上台,我觉得作为大臣,要处理的是国家大事,而不是去管皇帝的家事。请答题者看清,不要答非所问。按照“如果”的既定事实来回答,不易告诉我不可能如果之类的话,请回答明朝会不会中兴,为什么?

优秀作者:狐笔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