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哪些人属于干部?

问:哪些人属于干部?

“干部”一词本身就是舶来语,并非汉语首创,最先起源于法国,法语中叫“cadre”,意为“框架、高级管理人”之意,后来被多国通用。不过,我国使用“干部”一词并非直接来自于法国,而是来自于日本,字面意思是“骨干部分”。上个世纪初,“干部”作为舶来语进入中国,被当时的国政要员频繁使用。1922年,二大党章中首次出现了“干部”一词,这才在此后的100年间广泛使用起来。

哪些人属于干部?

“干部”范围的变迁、广义和狭义的“干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干部”范围的界定也不一样,而且存在广义、狭义之分。

党成立之初,“干部”一词较为狭义,通常只限于“党的骨干”和“党的指挥人员”,普通基层办事人员则算不上干部。

不过后来这一概念被强化了,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凡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军队中的公职人员,且从事管理工作或者担任领导工作的人都可以视为“干部”。但是只有公职人员身份,而没有领导职务、管理职务的人则不属于“干部”的范畴,比如普通士兵、勤杂人员等。此时“干部”一词已经从“党”扩大到“党和机关、军队、人民团体”。

再后来,“干部”是一种“身份”,从“管理关系”隶属的角度讲,凡是由劳动部门进行管理的,视为“工人”,而凡是由人事部门负责管理的,广义上都是“干部”。也就是说,此时的“干部”不再限于有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更多地带有“身份”的色彩,凡是财政供养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普通办事员,也属于“干部”。

哪些人属于干部?

但是随着《公务员法》、《劳动法》、《公司法》的颁布和实施,干部的范围再次发生了变化,比如之前国企中的职工也有行政编制,属于“干部”,但是随着“政企分离”,政、企职能分开,国企行政功能不复存在,之前具有行政编制的国企员工转为“企业编”,也就是失去了“干部”身份。

如今,究竟哪些人属于“干部”?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特别是2012年十八大中将干部的译文从"cadre"改成了"official",即从“骨干、高级管理人员”变成了“公务的、公职的、公事的”,此时干部一词逐渐被“公务人员”、“事业人员”所代替。

如今,广义上的干部即是“公职人员”,即包括行政编制人员、事业编制人员、参公人员,也包括军队中的军官、文职人员和央企以及各级国企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1,公务人员

凡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行政编制、由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务人员,皆属于“干部”的范畴。

比如党各级机关;人大及常委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工商联机关等。凡是编制和人事关系在以上机关的工作人员,除了工勤人员以外,均有行政编制,属于干部的范畴。

2,事业编制人员、参公人员

事业单位中,并非所有人都属于“干部”,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岗、技术岗属于干部的范畴,而工勤人员与机关中的工勤人员类似,不属于干部。

参公人员中既有参公机关人员,又有参公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前者使用的是行政编制,比如共青团、妇联及工会;后者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一般都是行政机构的二级编制。

但即便使用的编制上存在差别,都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人员,也属于干部的范畴。

哪些人属于干部?

以上三类人员毫无疑问属于“干部”范畴,即便再“狭义”,这三类人员也属于干部范畴。

如果再将范围扩大一些,较为“广义”的干部还包括以下人员:

一是现役军官,通常指排级以上职务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现役,虽然不具有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但也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划为干部也讲的通,但用“军队干部”表述则更为贴切;

二是央企、各级国企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目前国企“政企分离”的改革尚未完全完成,绝大部分的基层员工是不具有行政编制的,不属于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待遇发放一般根据企业效益进行市场化发放。但是国企,尤其是央企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中有一部分依然有行政编制,或者后期可以调任到机关任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交流”,可以视为干部。

三是文职人员。文职人员不是现役,但也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制度总则”中规定文职人员“依法享有国家工作人员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又建立与行政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相衔接的管理及保障制度,因此也属于干部范畴。

哪些人属于干部?

写在最后:

综上,“干部”在不同时期,定义不同,有时候是指担任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将基层办事人员纳入其中;

但现在,“干部”更像是一种“身份”,无论是机关、军队、事业单位、人民群体或者是国企央企,无论是“领导”还是基层办事人员,只要有行政编制、事业编制或者参公管理、或者享有或承担国家工作人员相应的权利或义务,都属于广义上的“干部”。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优秀作者:天河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