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有哪些死对头?

问: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有哪些死对头?

这就要说到黄埔军校一期生中的佼佼者——陈赓和胡宗南。

陈赓是开国大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一代战神;

胡宗南被誉为蒋介石的第一天子门生,是国民党黄埔学生在国民党陆军中的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上将。

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有哪些死对头?

陈赓大将了礼服照

这两位黄埔同窗,从学校就开始斗,一直斗到了解放战争最后一战,是一对天生的死对头。

01、黄埔风云

在黄埔军校,陈赓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是黄埔军校一期生中的风云人物。

而且陈赓性格开朗,为人豪爽,风趣幽默,几乎所有黄埔一期生和他关系不错。

唯一的例外就是胡宗南。

胡宗南是浙江宁波人,进入黄埔军校之前是国文、历史、地理老师。

1924年5月5日,胡宗南正式考入黄埔军校,编在第1期第2大队第4分队,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生。

6月16日,黄埔军校补办了开学典礼,孙中山在宋庆龄、胡汉民、汪精卫等人的陪同下,亲自到会场给军校学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宣布训词: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有哪些死对头?

黄埔军校

可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孙中山的广东话很多学生都听不懂。

尤其是北方学生,更是不明所以,有些北方学生将“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给听成了“三味煮鸡,萝卜大葱”。

因此,开学典礼结束后,学生就向校长蒋介石反应了这个情况。

蒋介石随即派王柏龄去学生中挑选三个书法比较好的人,抄写训词。

这三个书法出众的学生就是我党的李之龙,贺衷寒,还有胡宗南。

胡宗南凭借书法先拔头筹,从学生中脱颖而出,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正好,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宁波老乡,蒋介石向来爱用浙江老乡。

因此,蒋介石对胡宗南另眼相看,委以重任,重点培养。

在黄埔军校一期生中,蒋先云、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是一期生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紧随其后的就是胡宗南、李士珍等人(徐向前也是一期生,当时默默无闻)。

当时正值国共合作,国民党右派不满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频频搞摩擦,这种摩擦和对立蔓延到了黄埔军校的学生当中。

黄埔军校校长表面上是国民党左派,实际上这只是他的伪装,他是彻头彻脑的右派。

因此,他对这种对立乐见其成,并暗中推波助澜,发动一些右派学生,激化冲突。

不久,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支持下,陈赓和蒋先云、李之龙、周逸群等人联合左派学生发起组织了青年军人联合会;

而胡宗南、贺衷寒、冷欣、缪斌等人则联合右派学生发起了孙文主义学会。

这两个组织针锋相对,泾渭分明,都在竭力宣传各自的主张及争取中立学生。

双方从辩论到口角,再到拳脚相加,矛盾逐渐激化,冲突逐渐升级。

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有哪些死对头?

黄埔军校时期的陈赓

其中陈赓和胡宗南就是天生的死对头,比辩论,胡宗南从来没有赢过陈赓,比打架,胡宗南每次都被陈赓揍得鼻青脸肿,就没赢过一次。

每次当胡宗南重整旗鼓,准备赢陈赓一次时,迎接他的是更大的失败。

这让胡宗南深感挫败,久而久之,他对陈赓可谓是恨之入骨。

02、截然对立

1924年11月,陈赓和胡宗南从黄埔军校毕业。

陈赓留校任黄埔军校第2期入伍生连连长、第3期本科副队长、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7连连长、北伐军第2方面军任特务营营长等职。

而胡宗南则被分配在军校教导第1团第3营第8连任少尉见习。

此后历任机枪连中尉排长,枪连上尉连长,第1师第2团第2营副营长,第1军教导师第2团第2营营长,第2团上校团长、第1军第1师少将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等职。

第1军是蒋介石发家部队,蒋介石中央军嫡系主力部队,有天下第一军之称。

胡宗南就是从第1军出道,成为蒋介石中央军何应钦派系的骨干。

在蒋介石和何应钦的大力扶持下,胡宗南晋升速度之快,黄埔军校学生无人能望其项背。

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有哪些死对头?

胡宗南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撕下伪装,联合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转入失败(大革命真正失败的标志是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在这年7月15日,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陈赓毅然决然宣布和蒋介石决裂,联名通电讨伐蒋介石,师生俩分道扬镳。

紧跟蒋介石的胡宗南从此彻底和陈赓走向了对立面。

此后,胡宗南历任第1军第22师师长;第1师第2旅(由第22师改编)旅长,第1师代理师长等职。

1931年1月13日,胡宗南升任第1师中将师长,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军事体系,以黄埔太子自诩,形成黄埔系“少壮派集团”。

胡宗南成为国民党将领中一颗明日之星。

陈赓则参加南昌起义,任第2军第3师第6团第1营营长,后来在上海领导中央特科,从事地下工作。

1931年9月,陈赓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3师318团团长。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成立,由黄埔军校一期生徐向前任总指挥。

陈赓调任第12师师长,先后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和第四次“反围剿”作战。

就是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陈赓和死对头交上了手。

03、战场相争

1932年6月,蒋介石亲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9个纵队、2个总预备队,4个航空队共24个师又6个旅,共计30万人,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

时任第1师师长的胡宗南就参加了这次“围剿”,并和红12师师长来了个正面交锋。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打得十分激烈,由于张国焘被之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估计,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因此,尽管红军作战英勇,最终还是以失利告终,红军损伤惨重,红25军军长蔡申熙、第11师政治委员甘济时牺牲,陈赓也在战斗中负重伤。

尽管如此,胡宗南依然被陈赓击败。

10月8日,陈赓率红12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抵达黄安城以西河口地区,与敌人第1、第88师各一部共6个团遭遇。

当时,陈赓已经身负重伤,只能坐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经过数小时激战,第1和第88师被击溃,胡宗南落荒而逃。

这次失败,气得胡宗南咬牙切齿,发誓要找回场子。

不过,胡宗南并不孤单,在这次反围剿作战中,陈赓还击败了很多黄埔同窗。

比如:一期生,第10师师长李默庵、第30旅长王劲修;

二期生,第60团团长曾鲁、第9团团长刘启雄(二期)负伤;

三期生,第58团团长龙其伍、第8团团长杨少初、第10团长周良(被击毙)。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斗结束后,陈赓赴上海疗伤,后来曾一度被捕入狱。

当时很多黄埔军校学生都为陈赓求情,恳求蒋介石不要杀陈赓。

唯有胡宗南没有什么表示。

好在后来,蒋介石迫于压力,并没有杀陈赓。

1933年5月,陈赓被派往中央苏区,任红军第1步兵学校(彭杨步兵学校)校长。

1934年10月,陈赓随中央红军长征,任红军干部团团长。

胡宗南可找到机会了,他暗自得意,以为自己这次可以击败陈赓,扬眉吐气。

1935年2月,胡宗南出任“剿匪”第3路第2纵队司令官,后来又任“西北剿匪”第1路军第2纵队司令。

胡宗南积极参加拦截围攻长征红军,可他连陈赓的影子都没看到。

非但如此,在松潘战斗时,胡宗南所部伤亡过半,自己差点被活捉。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胡宗南和陈赓交手暂时告一段落。

陈赓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等职。

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有哪些死对头?

抗战时期的陈赓

而胡宗南军事水平没见长,职位却蹭蹭上升,历任第17军团军团长兼第27军军长,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等职,成为显赫一时的西北王。

04、屡战屡败

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1月1日,胡宗南被任命为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主任刘峙)。

解放战争一爆发,胡宗南就率领20万大军与阎锡山部南北夹击太岳部队。

这一次,胡宗南发誓不击败陈赓,誓不为人。

当时,陈赓兵力不到胡宗南军队的七分之一,也难怪他敢放出豪言。

1946年9月,胡宗南命心腹爱将整编第1师第1旅中将旅长黄正诚率部进攻浮山。

黄正诚被誉为国民党的“百战百胜将军”,第1旅号称“天下第一旅”,全副美械装备、训练有素、战术、技术比一般部队高,士兵都是七八年以上的老兵,有蒋介石御林军之称。

可是浮山一战,陈赓巧妙设下埋伏,全歼第1旅,俘虏旅长黄正诚,

黄正诚被俘后很不服气,说陈赓打仗不讲规矩:

“我的部队还未展开,就遭到你的袭击。这不合规矩!”

陈赓哈哈一笑,道:

“规矩,什么规矩?你真是个草包!敢以一个旅来碰我陈赓,胡宗南真是狗胆包天!”

一句话,陈赓劈头盖脸地把黄正诚骂了一顿,连带着胡宗南也被骂得不轻。

陈赓在骂胡宗南,恼羞成怒的胡宗南也在痛骂陈赓。

结果,在和陈赓作战中,实力占据绝对上风的胡宗南却屡败屡战,损兵折将,丢盔弃甲,不久,胡宗南另一支主力部队整编第17师48旅几乎被全歼,旅长何奇被击毙。

那时候,陈赓每次生俘了胡宗南手下,陈赓都会对他们调侃道:

“我叫陈赓,和你们胡长官是黄埔同学,是一期的。”

“你们真是跟错了人,在黄埔军校的时候,我就经常追着宗南老弟打,现在我仍然追着他打。宗南老弟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哪里有这样指挥打仗的?真是草包饭桶!”

(注:陈赓出生于1903年,胡宗南出生于1896年,陈赓比胡宗南小7岁,可是陈赓为了气胡宗南,总是叫胡宗南老弟)

这些话传到胡宗南耳朵里后,气得他跺脚,他很不服气,咬牙切齿地道:

“你陈赓打了几场胜仗就得意洋洋,总有一天我会活捉你!”

此后,陈赓主要在中原野战军(即第二野战军)指挥作战,胡宗南则主要和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即第一野战军)作战。

两人很少有交手的机会。

在解放战争中,陈赓率陈谢兵团、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屡战屡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反观胡宗南,以绝对的优势却被西北野战军打得找不到北。

整个解放战争胡宗南一手败光50万大军,以至于国民党高层纷纷怀疑,胡宗南该不是卧底吧。

如果说,蒋介石是解放军交通运输大队长,那胡宗南就是副队长。

既生瑜何生亮,历史上有哪些死对头?

胡宗南

不过,此时胡宗南还有一次报仇的机会。

1950年3月12日,陈赓带着二野第4兵团向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西昌进军。

当时驻守西昌的不是别人,正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军政长官顾祝同)兼参谋长胡宗南。

此时的胡宗南早已经被解放军打成了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胡宗南一听说自己最大的克星陈赓又来了,自言自语道:

“怎么每次交战几乎都会碰到陈赓,次次我都几乎是失败的,很少有胜利,这可能是我打的最后一仗了,估计也很难胜利。”

当时,蒋介石命胡宗南坚守三个月,可他连三天都没守,直接扔下部队,一个人坐飞机逃之夭夭。

这一次,胡宗南和陈赓的师兄弟对决,连仗都没打,胡宗南就输了个干干净净。

结语、

胡宗南和陈赓,这对黄埔同窗,从黄埔军校就开始斗,一直斗到了解放战争最后一战西昌战役。

胡宗南屡战屡败,一胜难求,成为了著名的常败将军;而陈赓则战无不胜,鲜有败绩,成为永垂不朽的开国大将。

在这场同窗对决中,陈赓完胜!

或许,胡宗南也很无奈,既生瑜,何生亮,他怎么就遇上了陈赓呢?

陈赓这么猛,这谁顶得住啊。

现在问题来了,黄埔军校最厉害的三个学生是徐向前、林彪、陈赓,为什么他们都走到了蒋介石的对立面?为什么蒋介石重用的胡宗南等人会在陈赓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呢?

优秀作者:读史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