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问: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这个问题其实得分三个小问题来回答,一个是康熙帝心目中的皇帝人选究竟是谁,第二个是他为什么要传位给老四胤禛,第三个是,若不传他,他会不会联合老十三胤祥起兵造反呢?

虽然很多人都说四阿哥胤禛是最合适接替康熙帝的人选,其实我却不这样认为!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也是这些皇子们出生的时机不对,要是他们晚生个一、二百年,当初夺嫡的这九位皇子,随便拎一个出来,其综合实力都不次于末期那几个皇帝,什么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但是,康熙帝的这些儿子中,最适合当皇帝的,我认为,并不是老四胤禛,还是太子胤礽最适合!

大家不要被《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给带偏了,那个傻太子,智商仿佛被驴啃了似的。不仅碌碌无为,还勾搭小妈郑春华,甚至最后还起兵造反。而真实历史上的太子胤礽,可不是这个德性,而是比剧中的他要强百倍的。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有人说,他都被康熙帝接连废了两次,烂泥扶不上墙,怎么可能适合当皇帝?

其实,太子胤礽被废并不是因为他能力太差,又不上进,还乱搞男女关系,并不适合当皇帝。而恰恰是因为,太子胤礽太适合当皇帝,挑战到了康熙帝的权威,才被废。

一个文武双全,从小就饱读诗书,七岁能射杀老虎,二十二岁就能监国的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庸才。

胤礽打出生那一刻起,其人生就注定了不平常,他的生母是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如果皇后没有难产而死,或许胤礽的人生不会那么坎坷,偏偏她死了。正因如此,康熙帝才把对赫舍里氏的爱,以及愧疚,全部倾注到了胤礽身上。

于是在胤礽一周岁的时候,康熙帝破例封他为太子,其也成了满清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太子!当然,后来的乾隆皇帝也立过太子,只不过立了太子没几个月就将皇位传出去,自己去当太上皇了。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可以这样说,在太子胤礽被废之前,他跟父皇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和谐。康熙帝也对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且完全是照着一国之君的标准在培养他,而且太子胤礽并没有让其失望。

康熙帝这么多皇子,只有太子胤礽是他手把手亲自教读书识字,等到胤礽长到六岁的时候,康熙帝又让张英、李光地、熊赐履三位学识渊博的大学士,给他当老师。

外出打猎,康熙帝也常将其带在身边,在其五岁时就射杀了一鹿四兔,到七岁时,甚至射杀了一只老虎。虽说这种狩猎是一群卫士,赶着猎物们进入皇上及皇子的射击范围,有点演戏的成分,但相对于其他皇子而言,太子胤礽确实不弱。

康熙帝不仅对其生活呵护有加,尽力将太子胤礽培养成文武双全之人,对其威信的确定也是倍加关注。比如每年的重大节日时,在群臣向皇上行三叩九拜大礼后,还要向太子行二叩六拜大礼,以显示其为储君。在康熙三十四年,康熙帝御驾亲征准噶尔时,还特意让太子胤礽监国。

太子胤礽也确实没有让康熙帝失望,当时他不过二十出头,但是处理政事有条不紊,十分老成,深受群臣称赞:

太子胤礽的执政能力之强,并不是吹的,而是公认的,即使被废了后,康熙帝也并未否定他的能力: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而且就像刚才提到的那样,他跟康熙帝的关系,十分和谐温馨,正所谓父慈子孝,相当融洽。

比如太子胤礽监国时期,不止一次在递给康熙帝的奏疏中提到,自己要去迎接父皇回京。见康熙帝不接这个茬,太子胤礽干脆将详细的迎接圣驾的安排递交给了康熙帝,让康熙帝深感欣慰。而且,两者的信件来往中,聊得很快乐,太子也会向父皇撒娇,父皇也会给太子寄礼物。

或许正是由于康熙帝对太子胤礽过于溺爱,也导致其对待亲情,并没有那么热烈,有时候表现得过于冷漠。

比如康熙二十九年,太子胤礽曾经跟着老三胤祉一起去前线看望生病的康熙帝,但是太子胤礽的表现过于冷漠,让康熙帝有点伤心。

这或许是父子俩之间的感情,第一次出现裂缝,但这是小事,大家都不会放在心上,真正让康熙帝决定废掉太子胤礽的原因,出在另外的两件事上。

一是皇十八子胤祄的死,这个皇子深受康熙帝宠爱,可是其在病重期间,太子胤礽竟然是不管不问。康熙帝为此很恼火,还特意训斥他,要他重视兄弟情义,但是太子胤礽并未将康熙帝的话放在心上,甚至还很恼火。

二是,有人汇报,太子胤礽曾经在夜晚的时候,在康熙帝的帐篷外往里面偷看,有试图谋害皇上的嫌疑。

这两件事夹杂在一起,让康熙帝痛下决心,废掉了太子。

当然,这两件事,都不算大事,一件是康熙帝太过敏感,将自己的情感强加到太子头上。另一件就完全是莫须有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太子胤礽想害康熙帝,不然的话,康熙帝也不会在不久后,又再次复立了太子。

但两人之间的隔阂一件存在,即使重新让太子胤礽坐到储君的位置,两人也再回不到从前了。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不出两年,康熙帝就找了个理由,再次废掉了太子胤礽:

刚才我们也分析过,太子胤礽的学问也好,武艺也罢,以及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都没啥问题。不能以其能力不足,无法管理国家,不足以胜任皇上这个职务为由废掉。

而能使用的理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私德,说他道德品质出了问题。甚至,康熙帝还说,就因为胤礽的道德品质出现了问题,才克死了其生母。

但其实,太子胤礽真正被废的原因,既不是他管不了国家,无能力当皇上,也不是他这人天生反骨,非要跟父皇对着来,且私德出了问题。当然也不是因为,路过康熙帝的帐篷,往里面瞅了两眼……

而是因为,太子跟皇上,天生就是死对头,无解!

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当了始皇帝之后,以后出生的每一位强人,都把大一统当成一生奋斗的目标。等到了满清时期,皇权已经达到了顶峰,一旦皇权无法完全握在皇帝手上,这个朝代安稳不了。

就像“一山不容二虎”、“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一样,朝廷只能一个人说得算。

太子胤礽小时候还没啥问题,毕竟年龄小嘛,等到成年之后,再加上多次监国,表现出来卓越统治能力。不管是为了工作,还是提前押宝,其实也不存在押宝,他本就是储君,总之他的身边必然就会聚集一群朝臣,并形成太子势力。

但这种状态不能太久,太久了就会出问题,关键是太子胤礽可是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太子椅都坐的长草了。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而且,历史上,凡是当太子时间长的人,大都命运不好!

比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明成祖的太子朱高炽,唐德宗的太子李诵,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等。

这几个的下场都不怎么好,刘据就是因为势力太大,让汉武帝感受到了威胁,最终逼迫太子谋反,最终刘据兵败自尽。李承乾也是差不多一样的情况,当了十七年太子,老爹的身体还是那么健壮,而且是越来越看自己不顺眼,干脆起兵了,也是兵败被禁。

朱高炽和李诵,这俩都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倒是顺利熬死了老爹,当上了皇帝。可是做太子时间太久了,处处被老爹压制,身体和精神都不太正常。一个坚持了十个月,归天了,另一个更短,不到八个月,人就瘫了,将皇位传给儿子没多久,也死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俩当太子的时间太长,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导致身体和心理都出现了问题。

同样,当了三十七年太子的胤礽,其精神状态也出了问题,虽然老三胤祉最后找到证据,证明是老大胤褆在魇镇太子。其实这玩意是个玄学,真正在魇镇太子的是康熙帝,是皇权!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太子胤礽也不至于被废,就熬着呗,反正自己当太子的时候才一周岁,就算当了三十七年太子,不是也没过四十岁吗?

但这种状况是康熙帝给打破的,换种角度来讲,太子胤礽并没有做错什么,而是他老爹逼他做错了事。

在之前,为了保护太子,康熙帝并未给其他皇子相应的分封或职务。但是随着这些皇子一个个长大,康熙帝希望他们能够“内襄政本,外领师干”,从而加强了培养。尤其是征讨准格尔之后,一下子就封了两个郡王,四个贝勒,一共六个阿哥成了上三旗,且享有领民。

名义上讲,未来所有八旗子民都是太子的臣民,但是在八旗子民那里,他们只服从自己的旗主。这就导致,众多阿哥都有了自己的专属旗民,且围绕着这个身份,身边也聚集了一大群人,反而太子成了光棍。

再加上其他皇子们开始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更是形成了对太子势力的冲击,后来太子结党,其实也是无奈之下的一种选择。可是,这在皇上看来,却犯了大忌,要了血命了。

这就导致太子胤礽一直处于明处,躲无可躲,控制朝局吧,就会惹来康熙帝的猜忌,不去控制朝局吧,又会被其他人看作无能。当然,朝局的走向,也并非太子一人能控制的,就算是皇上,有时候也无能为力。

再加上太子胤礽并非没心没肺之人,还是想有所作为的,所以,最终导致了被废。若是他像朱高炽和李诵一样,装疯卖傻,没心没肺的,执政能力也别那么强,反而能熬到上位。

综上,太子胤礽才是康熙帝的这些儿子中,最适合当皇帝的皇子,毕竟一开始他就是被当皇上培养的。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阿哥们就差,但凡他们晚投胎个一百年,说不定大清就不会那么早灭亡,也不会有慈禧太后什么事了。

那么,康熙帝为什么要传位老四,若他不传位给老四胤禛,老四会不会造反呢?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在康熙帝的心目中,最理想的接班人只有一个,就是被废掉的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的两次被废,并非是因为他本身道德或能力出了问题,无法驾驭皇帝这个宝座。而是因为皇权本身就是自私的,太子胤礽表现地越出色,康熙帝就越不安,最终矛盾不可调和,也导致了太子胤礽的被废。

从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的二次被废,一直到康熙帝驾崩,这十年时间内,决口不再提立储一事。不仅自己不提,也不允许其他大臣们提,谁提就办谁。

虽说众位皇子们在私下里也是明争暗斗,但毕竟摆不上台面,倒也相安无事。当然,康熙帝老爷子这些年也没有闲着,毕竟最适合当皇帝的太子胤礽被废了,他还得物色另外的储君,以维系大清基业。

其实,康熙帝的一生是极其精彩,且跌宕起伏的,从他亲政开始,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战沙俄、征葛尔丹……奠定了整个大清的基础,其人生简直就像是开挂的人生。

但是到晚年之后,康熙帝其实是很痛苦的,一方面在于他年岁已高,很多事做起来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则是整个大清出现了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历朝历代都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财政没钱了。

《雍正王朝》这部剧就演绎地很到位,整部电视剧也是围绕着一个“钱”字展开。不管是开头的江南赈灾,再到追缴户部欠款,亦或者是刑部冤案,西北战事,甚至后来雍正帝即位以后,遇到的首要问题也是钱的问题。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事实上,晚期的康熙帝就面临这种窘境,也就是国库空虚的问题。

所以,这些年他所要物色的皇位继承人,能否实行改革,能否增加财政收入,挽救大清,才是康熙帝第一考量要素。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康熙帝已经察觉到朝政的弊端了,他为什么不利用自己最后这几年,大力推行改革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面子问题,不管是历史上的康熙帝,还是《雍正王朝》中的康熙帝,都是一个极其好面子的君主。其实他也不止一次提到,想要刷新吏治,推行改革,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往往遇到一点点阻力,碍于情面的他就推行不下去了。

当然,帝王要是真硬起来,也没有面子不面子的,主要是他的统治基础在这里摆着。真动了这群人,就等于动了自己的基本盘,反而引发朝政动荡,得不偿失。

别的例子也不用举,就举一个人头税的例子,大家就明白康熙帝想要推行的改革有多难了:

人头税,顾名思义,是按照人头来收税的,一个人头就收一个人头的税。其实一个朝代刚确立的时候,每个人的收入都差不多,按照人头收税并没有太大弊端。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人先富了起来,这时候再按照人头收税,就有问题了。

这就是我们口中常常被诟病的平均工资问题,因为交不起税,穷人就只能卖孩子,卖土地。导致土地进一步兼并,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人越来越穷。关键是,那些有钱人还因为有着特殊的身份,可以免税,这可要了亲命了。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可是,康熙帝能大刀阔斧的去动这些人吗?

不行啊!

这些人跟着他出生入死,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战沙俄、征葛尔丹……哪一项不需要这些人来卖命?你让这些卖命的人,把土地吐出来,还让他们多交税,那以后谁还听你的话,愿意跟着你上阵杀敌?

康熙帝本身就很在乎自己的名声,当初废太子的时候,也是想方设法引太子上钩谋反,就是担心自己担下了“不教而诛”的骂名。在《雍正王朝》中,二废太子的时候,他就跟张廷玉说了,要是逼太子谋反,可就怪不到我了。

也就是说,康熙帝晚期就是在考量剩下的这几位皇子,看看谁有能力去推行改革。去实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整顿旗务等事项。

当然,到了康熙帝执政后期,他所能选择的皇子也没剩下几个,有实力的就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十四胤禵。

后面的两个是一个团队的,走的是精英路线,上书房四个辅政大臣,老八胤禩就拉拢了三个。这不是要了康熙帝的命,要知道他穷尽一生,为的就是除掉有实力挑战皇权的因素。那老八胤禩要是当上了皇帝,对于这些有着拥立之功的大臣们,是继续给权呢,还是给钱?

康熙帝想让富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可是老八胤禩的执政基础就是掌握特权的这群人,让他去推行改革,就是一句屁话。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所以,康熙帝物色了很多年,基本就确定了皇位继承人会落到老四胤禛头上,那么最后几年,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前面也提到了,太子胤礽被废之后,康熙帝是再没有重新立过太子,这也让众位皇子相安无事了几年时间。可是,等到时间来到康熙五十七年,这一年,准噶尔又不安分了,起兵进攻新疆。

按理说,康熙帝这老爷子酷爱打仗,遇到这种事往往都是御驾亲征的。可惜这时候的他实在是年岁已高,有心无力,迫不得已下,需要物色一名皇子,代朕出征。

他选的谁呢?

选的是有着军事才能得老十四胤禵,而且给予他相当高的规格,让他使用天子旌旗,代天子出征。

此种安排一下,满朝皆惊啊,要知道,自清朝创立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这也让一直观望多年的文武百官,瞬间仿佛知道了皇位即将落到谁头上,从而纷纷向老十四胤禵靠拢。当然,此时的老十四胤禵属于八爷党成员,老八胤禩自从“毙鹰事件”之后,一蹶不振,转而支持老十四胤禵夺嫡。

就在大家一致认为,皇位即将落到老十四胤禵头上时,康熙帝又干了这么几件事:

先是重任年羹尧,在老十四胤禵出征的时候,让时任四川巡抚年羹尧主管后勤补给事务;其次是将老四胤禛的儿子,弘历叫到宫中,由自己亲自教授功课;三是升隆科多为步军统领,等于是掌管了整个京城的兵权,并将其当做托孤大臣来培养。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不过,这些安排在我们看来,也是事后诸葛亮了,只是这个诸葛亮不是指康熙帝或者雍正帝,而是指我们。

因为历史上是雍正帝即位了,我们可以理解成康熙帝的这一系列安排,就是为了确保皇位能顺利继承。毕竟年羹尧也好,隆科多也罢,两人跟雍正帝的关系匪浅,一外一内,确保了其登基。

但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康熙帝重用年羹尧是理所当然,毕竟人家也是正儿八经进士出身,也是在四川一步步干上来的,只不过正好赶上了准葛尔再次反叛而已。而隆科多,还是康熙帝的小舅子呢,工作业绩也不错,他能当上步军统领也是名正言顺。

康熙帝的这些安排,事实上就是确保老四胤禛能顺利即位,防止老十四胤禵有非分之想的。别看老十四胤禵是大将军王,事实上处处受年羹尧制约,年羹尧可不仅仅控制后勤,后期更是将老十四胤禵都架空了。

就算传位给老十四胤禵,他远在大西北,年羹尧那一关都过不去。他要想回京,不可能将大军都带走,而带着几个亲随回京,又难过隆科多那一关。

也就是说,康熙帝若是传位给了老十四胤禵,老四胤禛确实有实力造反,而且成功率也很高。毕竟话语权控制在隆科多手中,宣读遗诏也是他宣读的,京城也控制在他手中。

当然,除非康熙帝傻掉了,才会让心目中的储君去带兵打仗上前线!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康熙帝若真不想传位给老四胤禛,他就不可能让隆科多掌握大权,隆科多掌控不了京城的军队,老四胤禛就算想造反,也难以成功。

当然,他也不会傻到以卵击石,意图谋反,就算其有幸逃出京城,找到年羹尧起兵,也无济于事,大概率也是身败名裂。毕竟大清就没有王爷造反的先例,况且就算年羹尧愿意反,其手下的将领估计也不敢。

而且,雍正帝是力求改革的,自己正当即位后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十多年,还留下了滚滚骂名呢。要是靠造反夺得皇位,再去推行改革,等于把能得罪的全得罪了,他皇位也坐不稳啊。

要是造了一顿反,回头当上了皇帝又投鼠忌器,不敢大肆改革。搞不好整个大清就葬送在自己手中了,那这雍正帝到底图什么呢,当个闲散王爷不好吗?

毕竟人家想当皇帝,就是想掌控生杀大权,你当皇帝连改革的勇气都没有,这个皇帝是不是也憋屈了点?

所以,如果雍正帝没有正常继承皇位的话,他也不敢大肆改革。不敢大肆改革,大清的命运就难说,那到时候骂雍正帝的可就不止那些因为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丢失了特权的读书人了,连跟着他一起造反的人,估计也得骂。

更不用说,一直对他的继位有意见,非说他篡位,篡改遗诏的八爷党这群人了。不造反,当不上皇帝,干不成事,造反,当上皇帝,同样干不成事,何必多此一举呢。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那么,放到《雍正王朝》这部剧中,若是皇位没传给老四胤禛,他会不会造反呢?

大概率会!

在剧中,老八胤禩陷害老十四胤禵,搞了一出“死鹰事件”,其实就是想让整个京城乱起来,只要乱起来,他们就有了可操作的机会,有助于夺得皇位。

但是,康熙帝却将此事给压下去了,不仅压下去了,还将老四胤禛、老八胤禩以及上书房几位大臣的职务给撤了。

这在老四胤禛看来,康熙帝老爷子的所作所为不正是给老十四胤禵铺路吗?

可是,把皇位让给老十四胤禵,他心里怎么会甘心,毕竟他心怀天下百姓,不能将江山交给这种人去管理。但是,他要想有所行动,就必须获得底下人的支持,尤其是邬思道。

于是,他决定反其道而行,拿着一箱子金银财宝,劝邬思道跑路:

“邬先生,你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却无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送给你,安度后半生吧。”

老四胤禛都自比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了,邬思道再傻,话里的话总是能听得出来吧?

是啊,我老四胤禛都养了你这么多年了,关键时刻到了,你快帮我谋划一下,怎么武力夺取皇位?

所以,但凡邬思道表现出一丝接受的意思,他连这个门都出不去。而老四胤禛也根本不是来劝邬思道走路的,而是威胁他,让他给自己出主意的。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那么,邬思道给出的主意是什么呢?

邬思道还能给出什么主意,当然是若皇位没有传给老四胤禛,他就策划武力夺权啊。

当然,他还得给老四胤禛分析一番,告知他,康熙帝还是钟情于四爷的,皇位大概率会传给你。但是,目前我们该考虑的问题不是武装夺权的问题,而是怎么保权的问题:

“八爷的党羽遍布朝野,王爷您却一直孤臣自居,手里既无人可用,也无兵可派!”

邬思道分析地很对,现在的朝局对老四胤禛并不利,人家八爷党财力雄厚,党羽众多。不仅有老十四胤禵掌控大军,连丰台大营的成文运也是人家的人,跟九门提督隆科多也是眉来眼去的。

反观老四胤禛,之前追缴户部欠款将能得罪的人全都得罪了,唯一的好搭档老十三胤祥还被关在宗人府。年羹尧倒是自己的包衣奴才,但是这个人是随风倒,他心里也没底,不然也不会派李卫去监视年羹尧。还有隆科多,虽然是自己的舅舅,但跟自己走得并不亲近。

这一点,邬思道也说出来了:

“佟氏一门和八爷交往最深,隆科多现在是九门提督,掌握着满北京的兵权,如果他倒向了八爷,皇上就算传位给你,您也坐不住啊!”

而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剧中也没有发现老四胤禛在夺得皇位之前,跟隆科多有什么互动。事实上,隆科多之所以支持老四胤禛即位,还是因为康熙帝给了张廷玉一封圣旨,可以决定隆科多生死。以及关键时刻他去见六叔佟国维,佟国维告诉他,只有皇上选中的皇子才稳妥。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这时候,老四胤禛唯一的希望,只剩下还在被圈禁中的老十三胤祥了。

这个观点,仍然是邬思道提出来的:

“眼下只有一个人能擎天保驾,就是十三爷,十三爷多年带兵,现在的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和步军统领衙门有一半的军官是十三爷使出来的……”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邬思道就已经在帮老四胤禛策划武装夺权了,比如面对老四胤禛的困扰,他掏出一份名单:

“这还是当年我同十三爷交往的时候记下的一份名单,这上面是十三爷当年的旧部……”

在邬思道的策划中,就算康熙帝传位给了其他皇子,只要老四胤禛先发制人,还是可以扭转乾坤的:

“就算传位给别的阿哥,四爷只要你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局面翻转也未可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隆科多没有倒向老八胤禩,只有他没有倒向老八胤禩的前提下,邬思道才能凭借关防大印放出老十三胤祥,老十三胤祥孤身前往丰台大营,即使没有金牌令箭,对付一个成文运还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不会那么顺利而已。

可是,如果隆科多倒向了老八胤禩,就算皇位真传给了老四胤禛,就算他先发制人了,估计也难以成功。

如果康熙没有传位雍正,雍正和老十三真的敢带兵造反吗?

所以,就《雍正王朝》这部剧来讲,老四胤禛会造反,但是若没有遗诏以及张五哥的金牌令箭加持,估计也难成功。

优秀作者:杨角风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