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丧偶的人怎么过呢?

问:丧偶的人怎么过呢?

邻居一妇女,过的暗苦无人知。失去生活伴侣,自然令人感到悲痛异常。丈夫曾是她生活重心,但一切都过去了。29岁为了国防献出宝贵生命,她承受失去爱人的巨大痛苦,再也等不回自己的亲人。

她深明大义,参加完丈夫追悼会后,一手拖哭喊着"爸爸没有了"的孩子,一手拉着装丈夫牺牲证书拖箱,回去烧头七。没有向部队提出任何要求便返乡,让人泪目,让人敬佩……

家很穷,邻里乡亲不大看得上她们,种田没钱用松耕机,耕牛都借不到,用锄头挖地。种田挣不到钱,只好出门打工。孩子拉她衣襟,追到村头在地下打滾。留守儿子和单亲母亲,内心与外界断裂,都是真实存在。

身在异乡的游子,思念儿子情愫愈发強烈,与儿子通话滾烫泪水滴在地下了无声息。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再多艰辛,眼里总关注家乡天气变化,心里总朝儿子方向,因为那里有牵挂、那里有思念、那里有期盼、那里有温暖。

留守孩子与奶奶相依为命,不幸奶奶因思儿成疾过世,母亲只好把孩子带在身边。生活阴影并非就可以轻松应付,油盐米等生活七件事加上租房,儿子一点抚恤金杯水车薪,委实有点山穷水尽之感……

单亲背景孩子情绪不稳定和不公平感,"一块砖头"式铤而走險。横亘于"一块砖头"转向囚徒身份之间,为了拯救孩子,只好投靠娘家。战友捐献一些钱,左邻右舍义务帮工,在娘家破草屋地上重盖6O平方米粗坯房,娘俩总算有处遮风挡雨。8年后拆迁,直刺人心的是"拆迁办"只给30平方米,不签协议3O平方都不给。孩子刚15岁读书,按优抚政策"烈军属在抚恤期间住房困难,地方政府帮助解决"。求助无门,娘儿俩默默流泪……

烈属身后多少事,谁来关爱慰忠魂?这位遗属说,不怕丧偶后日子苦,就怕被忘记。在痛苦的灰烬中,伤痛和忧虑好几年过去了,遮风房屋又没有了,心情都没有好转,切除胆囊,身体一直不太好。"纵死侠骨香"。丈夫为国家毅然献出宝贵生命,遗属在没有家的凄风苦雨中把孩子拉扯大。孩子考上军校,接过父亲的枪。如果丈夫有知,定当含笑九泉。

春满人间人团聚。春节团圆,是美丽温馨而又让人期待节日。对于丧偶的军人遗属而言,等回儿子军校放假团圆更显得弥足珍贵。可是这份珍贵,等不到丈夫回来。妻子失去丈夫,儿子失去父亲……看到儿子,想起丈夫,她眼泪又滴下,悲伤也愈发灼心。

烈士遗属心里装一份守望、期待,不要忘那些守护风雪边关军人以及牺牲军人的壮举,照顾好烈军属,让《军人优抚条例》得到贯彻执行。让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军人遗属全方位享受应有礼遇和尊崇,让拆去房屋给遗属应有"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实现,给孩子结婚有个家。

这不仅是以国家和人民名义,对因公牺牲遗属的告慰,也是散发着对英雄情怀所本该应有的价值温度,也感受到社会的温情。

三十多岁的女人,丈夫因病逝世,有个四岁女儿,以后是自己带着孩子生活呢,还是趁着孩子小,找一个可靠的人跟孩子也慢慢培养感情一起生活呢?

优秀作者:永失我爱的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