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问: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秦叔宝在唐朝时,地位并不是特别高。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秦叔宝即秦琼,提到他相信不少人都非常熟悉,他和他的老搭档尉迟恭,化身为年画上的门神,守护着千家万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新春佳节。

除了担任“门神”这个重要岗位之外,关于秦琼的各类演绎小说也是广为流传,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秦琼卖马”,讲述的也是有关秦叔宝的故事。

那么,民间知名度如此之高的秦琼,在唐朝的历史上,其真实地位究竟如何呢?是不是也和民间一样十分崇高呢?

事实上在唐朝,至少在李世民登基后,秦琼的地位只能说是一般。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秦琼的人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属于漂泊期,在这个阶段里,秦琼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不停地换老大。

秦琼的头一个老大,是大名鼎鼎的来护儿。

这个来护儿,在演义评书里是隋唐的“四猛”之一,平生使一杆百余斤重的镔铁枪,极为凶猛,而历史上的来护儿,也是一个猛人,一生战绩无数,是隋炀帝杨广麾下的一员悍将。

正因为他是悍将,因此就对同样勇悍的秦琼十分高看。

据史料记载,秦琼在投奔来护儿后,因其作战时极为勇敢,引起了来护儿的注意,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视,在秦琼的母亲去世时,来护儿亲自派人前去秦叔宝的家中进行吊唁。

当时,军中有将士觉得十分奇怪,就问来护儿,说军中其他兵士家中有丧事时,从来没有见过来护儿过问,为何单单在秦琼这个大头兵家中有丧事时,身为将军的来护儿去要吊唁呢?

对此 ,来护儿解释道,秦琼这个人除了武艺高强,勇悍不凡外,平常为人处事很有原则,这样的人,将来一定能成大事,因此,绝不可以用对待普通人的方式来对待他。

“护儿答曰:“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旧唐书》

来护儿的寥寥数语,可以说是十分准确地概括了秦琼的性格特征,而在秦琼之后的人生,也确实正如来护儿所说的一模一样。

不过,秦琼并没有在来护儿麾下呆多久,在大业十年(公元614年),秦叔宝被调到了时任齐郡通守张须陀麾下。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当时,张须陀的主要任务,是剿灭涿郡叛军卢明月,而秦琼在剿灭战中主动请缨,带着千余人深入敌营,袭击卢明月的大后方,最终导致卢明月阵脚大乱,被张须陀彻底击溃。

凭借此战,秦琼在军中扬名,之后,他又跟随张须陀继续征讨,同样立下不少功劳,而他的官职也一步步得到提升,到了大业十一年的时候,他已经升至正六品的建节尉。

原本,按照这个轨迹,秦琼会在不断地累积军功中,成为大隋朝的高级将领,但在大业十二年,张须陀被瓦岗山的李密设计包围,最终其在突围失败后,力竭战死。

张须陀战死后,其麾下残存的将士被朝廷收拢归至光禄大夫裴仁基处,秦琼也在被归拢的队列中,但到裴仁基处没多久,事情再次有了变化。

当时,裴仁基与随军的御史不和,两人多次发生矛盾,而怀恨在心的御史,便罗织罪名准备弹劾裴仁基,不过,还没等他弹劾,就被裴仁基发现,最终一刀结果了这个御史的性命。

杀了朝廷的御史,这肯定是大罪,裴仁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自己的部下,直接投奔了瓦岗山的李密。

不过,由于不久后李密的失败,秦琼不得不又暂时投靠了王世充,但因为看不惯王世充的为人,秦琼最终还是在公元619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王世充的阵营。

也就是说,在公元619年之前,秦琼的人生基本上的都在换老大中度过,当然,之所以换老大,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更多的是形势使然,但也由于频繁的换跟随者,让秦琼纵然是有一身本领,也没有机会发挥出来。

而秦琼人生的第一阶段,就这样结束了,接下来,他将迎来属于他高光时刻的第二阶段。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离开王世充后,对于要投奔谁,秦琼也是左思右想,并且,当时和他一同离开王世充的,还有大名鼎鼎的程咬金。

最终,在二人的合计之下,他们选择投奔了李渊。

当时的李渊,已经代隋建唐,登基称帝,而秦琼在投奔后,李渊将其安排至秦王李世民的府上,任马军总管一职。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秦琼彻底将他的勇猛展露得淋漓尽致。

武德二年,秦琼跟随李世民讨宋金刚,在双方对阵时,宋金刚的麾下有一员大将极为勇猛,凭一己之力,硬是生擒了唐军五位重量级人物,其中还包括李渊的堂弟,永安王李孝基。

这个猛将,正是秦琼未来的搭档尉迟恭,而最终击败尉迟恭的,则是秦琼。

当时,尉迟恭在生擒唐军五员大将后,率兵返回浍州,而秦琼早就按照李世民的安排,埋伏在尉迟恭的必经之路美良川(今山西夏县北)附近,两人遭遇后,秦琼一举斩杀对方两千余名士兵,迫使尉迟恭仅带部分残兵逃离。

而在不久之后,在李世民的巧妙安排下,唐军再次上演了一场埋伏战,在安邑(今山西运城)附近拦截宋金刚和尉迟恭,这次同样还是秦琼一马当先,杀的宋金刚大败而逃,尉迟恭则在此次战败后,选择投降唐朝。

前后两次埋伏战,秦琼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在击败尉迟恭上,秦琼“居功最多”,而李渊在得知获胜的消息后,不仅赏给秦琼了一个纯黄金打造的瓶子,还对秦琼说出了一番极为肉麻的话。

“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李渊《旧唐书》

具体的意思就是,你秦叔宝舍下自己的妻儿前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了大功,假如我李渊的肉可以吃,那我马上割下来一块给你秦叔宝尝尝。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当然,李渊说这些,更多的是为了勉励秦琼,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李渊对秦琼是真的喜欢,这也是为何秦琼在李渊在位期间地位很高的原因。

毕竟大老板喜欢,那职位升起来自然快得很。

在赏了秦琼黄金瓶子之后,李世民带着秦琼等将领,彻底平灭了宋金刚,这次,李渊的赏赐更加的丰厚,不仅赐给秦琼黄金一百斤,上好的彩绸六千段,还加封他为上柱国。

到了这个时候,秦琼在唐朝的地位,已经是比较高了,当然,这得益于李渊对他的喜爱,更多的,则是他在战场上舍命厮杀换来的结果。

而这还不是他职业的最高峰,在这之后,秦琼再接再厉,为唐朝的稳定几乎贡献出了所有力量。

武德三年,李世民率兵前往洛阳,攻打秦琼曾经的老大王世充,当时,李世民组建了一支由千余名精锐骑兵组成的“玄甲军”,这些玄甲军全部黑衣黑甲,战力相当惊人,而秦琼则是玄甲军的首领之一。

并且,在对阵王世充时,李世民总是安排玄甲军担任冲锋,而秦琼则义不容辞的经常战斗在第一线,带领玄甲军将王世充打得连连大败。

到了武德四年,由于王世充与窦建德结为联盟,窦建德遣派数十万大军驰援洛阳,为了防止局势变得被动,李世民亲率秦琼等将领前往虎牢关抵御窦建德的援军。

在这一战中,李世民巧用妙计,彻底击败了窦建德和王世充。

而在两军交战之际,秦琼身先士卒,悍不畏死的冲入敌阵,并在敌军后方竖起唐军旗帜,让敌军误以为己方已经失败,造成了整个大军阵型溃散,李世民借助这个机会,才一举击败了窦建德大军。

也就是说,秦琼在此战里,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也正是他的勇猛,才帮助了李世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因此在战后,秦琼再次得到晋升,被封为翼国公,又获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

“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世充平,进封翼国公,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旧唐书》

至此,秦琼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从当年隋朝的一个小小的大头兵,到如今大唐地位极人臣,他靠着真刀真枪,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这也是秦琼人生高光的第二阶段,而高光之后,他开始走向逐渐沉寂的第三阶段。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一天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个十分血腥的日子,就在这天清晨,位于长安宫城北的玄武门,上演了一幕手足相残的惨剧。

这便是玄武门之变,在事变中,秦王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于形势的唐高宗李渊,不久后宣布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作为对李世民意义重大的玄武门之变,秦琼究竟有没有参与呢?

答案是不确定,仅仅知道他在李世民登基后,被封为左武卫将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赏赐,而在事变当中,亲手诛杀了李元吉的尉迟恭,被李世民列为头功,不仅官位连升数级,李世民还把整个齐王府(李元吉的府第),全部赏给了他。

之所以对秦琼究竟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会有争议,主要是因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个排行榜。

贞观十七年,已经登基十余年的唐太宗李世民,突发感慨,怀念那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臣,而此时,已有部分老臣已经去世,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李世民便命人为其中二十四位功勋最大的臣子画像题词,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而在排行榜的名次中,曾经为大唐建立出生入死,流血最多的秦琼,仅仅排在了最后一名。

也正是因为他的名次如此靠后,后世不少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参与或者是参与程度不深,并不像尉迟恭那样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李世民才会将他排在最后。

还有一种说法,说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立场和态度不明,也是他排名靠后的原因之一。

秦琼究竟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暂且不说,但从李世民登基之后,不再担任要职,并逐渐开始沉寂却是实实在在的。

之所以如此,与秦琼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有很大关系。

根据史料记载,在玄武门之变后,秦琼就开始不断生病,为何会经常生病呢?用秦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己戎马一生,受伤无数,如今生病也是必然的事情。

“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秦琼

也正是因为他经常生病,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也就没有机会和能力再建立新的功劳,因此,他也就不会继续担任要职,而地位自然也就比前期有所下降。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这便是为何说秦琼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地位不是太高的原因,其中原因有两点,一是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甚至还有可能还没有参加,二是在李世民登基后,秦琼因为身体原因,没有继续建立新的功劳,因此导致了其地位在贞观年间并不是太高。

当然,这种不高也是相对而言,是拿秦琼与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对比,毕竟这些人在李世民登基这件事上,确确实实是出了死力,因此,地位比秦琼高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贞观十二年,饱受病痛折磨的秦琼再也坚持不住,在当年秋天病逝,在他病逝后,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这位曾为大唐立下不少战功的老臣,追赠秦琼为徐州都督,并下诏令其陪葬昭陵,还在其墓前造石人马,以表彰秦琼曾经的功绩。

所以说,秦琼在唐朝的地位,要分阶段来看,在他投奔唐朝之初,也就是李渊在位时期,当时由于秦琼自身正处在巅峰期,加上战事频繁,因此他就借助战功,获得了极高的封赏,地位也达到了位极人臣的程度。

但由于玄武门之变发生时,秦琼参与程度过低或者没有参与,导致了他的地位开始跌落,同时,由于他身体的因素,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所发生的战事,他同样没怎么参与,因此,他在贞观年间,地位要比武德年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唐朝,到底秦叔宝是个什么地位?

但这并不妨碍秦琼成为民间传说以及各类演绎中的头号男主角,更不影响他化身成老百姓心目中的守护神,在千百年的岁月里,他与老搭档尉迟恭一起,守护着人间千家万户的平安。

综合考虑,不仅看官职

优秀作者:纪元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