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问: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是前所罕见的:在这场战役中美军调集6万余人、300余门大炮、170多辆坦克、3000多架次飞机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役中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在历时43天的战役中敌我双方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军冲锋900多次。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朝鲜战场上的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陆军中将范弗里特通过美联社驻汉城的记者向全世界宣布:“一年来联合国军向中国军队所发动的一次最猛烈的进攻——金化攻势正式开始了!”范弗里特所说的“金化攻势”就是我们所说的“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14日凌晨5点44分猛烈的炮火拉开了持续43昼夜的上甘岭步兵攻防战的序幕。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战况尤为激烈。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美7师和韩2师集中了320多门大口径重炮、27辆坦克战车、40余架飞机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强烈的冲击波在坑道内激荡使高地上的志愿军感觉就像是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当时有些小战士甚至直接就被活活震死了。在这惊心动魄的爆炸声中两高地上的步话员一次次在坑道口立起天线呼叫千米之外的营指挥所,但在短短几分钟内坑道里储备的十几根天线就被猛烈的炮火全部炸毁。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597.9高地的11号阵地上志愿军一个班直接全冲到表面阵地,结果被敌人一轮轰炸就全都牺牲了。2号阵地看见11号阵地丢失后试图反击夺回,可冲到一半又被一轮轰炸炸没了。由于大部分电话线都已被炸断,所以通往营指挥所的电话时断时续报告着:“597.9高地11号阵地上出现敌人”“敌人坦克爬上了537.7高地北山1号阵地前沿”“597.9高地2号阵地没有了枪声”......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听着这些零头碎脑的报告焦急万分。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崔建功赶紧派出侦察员去前线了解情况。第一批派出的侦察员在半路上就牺牲了。第二批侦察员中只有两个人活着来到597.9高地5号阵地。当这两名战士看到美军正蜂拥而来时毫不犹豫投入了战斗。就在各级指挥员心急如焚等待战况汇报时战斗一幕比一幕惨烈地在两个高地展开:战士陈治国在机枪射台被炸烂的情况下用负伤的身体充当射台;战士孙子明在4次负伤后昏了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敌人已冲上阵地,于是他握着3颗手榴弹冲向敌群......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早在战役打响前志愿军就抓紧筑造了坑道防御工事:1952年春、夏两季数十万中国军队在蜿蜒500里的战线上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这样一来志愿军防线形成了大小坑道纵横交错且与表面阵地相结合的坚固防御体系。美国空军从空中观察这些坑道工事后曾评价道:“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好像出现了一个长220公里、宽20~30公里的巨大蜂巢。中、朝军队阵地的坚固程度足以让任何具有进攻欲望的人望而生畏”。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等到战役打响后这些坑道防御工事全都派上了大用场。战役打响当天17点左右大部分表面阵地都已失守,伤亡较大的志愿军全部退守坑道。1952年10月14日这天的炮火过后根本不可能散去的硝烟和石屑粉末遮蔽了整个天空。参加过第一天战斗的幸存者甚至因此以为那是一个阴天,可实际上那一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在坑道中熬过这一天的志愿军战士们直接用“地狱”这个词来形容当天炮火的猛烈程度。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当天美军的320门大口径火炮和27辆坦克同时向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猛轰,平均每秒钟就有6发炮弹落在志愿军两个连队的阵地上。与此同时完全掌握着制空权的美军出动了100多架轰炸机轮番轰炸。重磅炸弹将花岗岩炸得粉碎,凝固汽油弹烧得山头烈焰冲天。仅仅一天之内上甘岭山头就被整整削去了两米,平日坚硬的石头山被完全炸成了石屑山,往日用钢钎都打不动的岩石一脚踩下去就直没膝头。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美韩军就一口气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和200余架次飞机攻击上甘岭志愿军两个连又一个排。在之后九天的战斗中美韩军光炮弹就消耗了30万发,航弹更是投下了500余枚之多。如此之高的弹药消耗量甚至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一个术语“范佛里特弹药量”。范佛里特还在战斗打响两天后的10月16日搞了一场两栖登陆作战演习以迷惑中国将领。直到17日志愿军将领秦基伟还在日记中猜测美军主攻方向到底在哪里。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在开局明显不利的情况下我军巧妙应用反斜面战术和坑道战术使战局得以逐渐扭转:志愿军只在阵地上留下3个观察哨,其他人则全在坑道里待命。前面一个人阵亡了,那么后面就补上去一个。志愿军的反斜面阵地在山背面 、坑道在山底下 ,所以美军的直射火炮无法命中,而曲射火力或航空打击稍微偏差也无法造成有效杀伤。当时温压弹尚未发明,而钻地弹的性能还不够完善,所以这时志愿军坚固的坑道防御体系就派上了大用场。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在上甘岭战役爆发之前的1951年美军40到60发炮弹就能杀伤我方一人,但随着我军的坑道战术日益完善之后美军平均646发炮弹才能杀伤我方一人。只要我军保住阵地不失,那么联合国军就只能继续用步兵冲击山头。由于上甘岭战场地形狭窄,所以无法同时投入太多兵力。这在无形中削弱了美军在兵力火力上的优势,而我军只要火力配置到位就能用一个班封锁数百米的防线。联合国军空有纸面兵力,但在进攻时却无法展开。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在这种形势下双方都只能以连排为单位进行添油战术,而这种刺刀见红的战斗恰恰正是我军最擅长的。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洗礼的人民子弟兵有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顽强意志和千锤百炼的实战经验。当敌人炮火猛烈时我军就立马钻进坑道,等到炮声一停又从坑道出来与敌人刺刀见红血战到底。上甘岭两高地的表面阵地就这样不断在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之间反复易手。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在第1天的战斗中两个志愿军连队打掉了45万发子弹、近万枚手雷手榴弹。这几乎是将战前储备的弹药几乎全部打光了。此外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有十挺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被打坏。这几乎占到了两个连队全员装备的80%以上。这一天中国军队伤亡550人,美韩军则在阵地前丢下了1900人的尸体。仗打到第3天的时候上甘岭上志愿军已有15个连队投入战斗、歼敌数量也已逼近5000人。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1952年10月18日晚志愿军悄悄向坑道里增兵以备在第二天发起反击。19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发起了大反击。在这晚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被中国人代代传颂的名字——黄继光。在这晚的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疯狂扫射的机枪。黄继光的牺牲激起了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之心,于是他们高喊着“为黄继光报仇”的口号冲了上去。到了20日凌晨志愿军已全面收复上甘岭阵地。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黄继光牺牲当夜志愿军上报杀敌2500人,第2天志愿军一个观察所发现在597.9高地正南面的山沟里美国人一次就拉走了30卡车的尸体。当时的一名美国记者沃尔逊向国内报道了这样的景象:“一个连长点名时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美联社记者伦多夫报道称:“那些出发时兵员齐整的部队在回来时只剩下几个少得可怜的残余,那些最精干最勇敢的军官们看到这样惊人的损失都哭了起来”。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当时一个美国俘虏一脸沉痛地告诉志愿军:美军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最能打的荣誉团队十七团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就伤亡过半,有的连甚至只剩下一个少尉。同一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伤亡也相当惨烈。从1952年10月14日到20日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经过七天血战之后志愿军15军第45师参战连队大部分伤亡过半,甚至有的连已只剩下几个人。作战科长在向军部汇报战况时都是含着泪断断续续汇报的。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45师师长崔建功在向军长秦基伟汇报时说道:“如果打剩一个连,那么我就去当连长;如果打剩一个班,那么我就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还活着,那么上甘岭就还是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20日联合国军再次增兵进攻并夺取了表面阵地,志愿军随即再次转入坑道作战:白天采取钻洞坚守的战术,夜晚则以小股部队不断袭击敌军。志愿军就这样成功将战斗拖到了夜晚。夜晚的597.9高地对美军而言是危险的。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白天美军可以凭借空中优势耀武扬威,但却频繁遭到志愿军出其不意的夜袭战打击。多年后当时的一名美军士兵普罗福特回忆称:“夜晚我们在前沿阵地时听到一个铁盒子叮叮当当滚落下来也会以为是志愿军来了。每当发生这种事时一定会枪声大作,直到某个军官跳出来大喊‘是我扔了一个罐头盒子’。没过几天相同的一幕就又会重演”。由此可见志愿军频繁的夜袭打击已让美军紧张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与此同时我军的日子同样也并不好过。不能否认的是我们当时在军事上、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美国,所以我们的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几乎是以血肉之躯对抗“联合国军”的现代化武器。上甘岭战役作为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颇为激烈的一场战役其实打得相当艰苦,也正是靠着战士们顽强的战斗意志才得以一次次击退火力强大的敌军。如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就是在上甘岭战役期间涌现出来的。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以及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等行为成为了普遍现象”。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涌现出英雄集体200多个:其中特等功单位2个、一等功单位28个、二等功单位60个。另外还涌现出以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为代表的功臣12347名。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投入的4.2万兵力中伤亡就有1.15万人。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上甘岭战役期间美军以疯狂的炮火切断了五圣山到上甘岭前沿的所有通道,致使上甘岭各坑道弹尽粮绝、滴水无存。45师师长崔建功命令后方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食物和水送进前沿坑道,然而往往需要拼出几条性命的代价才能送进去一口袋饼干。可就是后方部队拼着性命送来的这些饼干也没法吃。在经历长时间的缺水之后战士们的食道变得干燥,舌头肿得连话也说不清,所以坑道里并不荒诞地出现了拿着饼干、馒头却挨饿的场景。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饥与渴如同两把钝刀子慢条斯理折磨着战士们萎缩的胃和欲燃的喉咙。渴极了的战士往干裂的嘴唇上抹牙膏、趴在坑壁上舔那一块块湿润的岩石。在这种环境下最痛苦的就是那些转运不下去的伤病员们。由于坑道里缺医少药,所以伤员们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有些战士其实并不是在战场上直接牺牲于敌人的炮火下,而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慢慢死去的。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守住坑道是夺取胜利的关键一环:只要将坑道部队牢牢钉在上甘岭就能死死拖住敌人,从而为最终夺取胜利赢得时间。秦基伟向45师下达了一道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把物资送进坑道!”火线运输员一拨一拨派出去,却一拨一拨倒在封锁线上。运输员们以生命为代价将微乎其微的物资送进了坑道,可就是这些微乎其微的物资撑起了坑道部队战士们不屈的生命。这也就为后来的反攻保存了宝贵的火种。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25日晚秦基伟在指挥部召开的作战会议上眼含热泪宣布道:“我们将在30日实施决定性反击,为死难的将士们报仇!”30日中午15军集中了133门大口径火炮、30门迫击炮、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炮轰韩2师阵地。这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发动的规模最大的炮战。这场炮战拉开了上甘岭战役大反击的序幕:30日晚22点25分以8连为首的坑道部队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3号阵地。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与此同时45师新组建的8个连和29军的两个连兵分两路猛扑597.9高地。冲击、反冲击、占领、反占领,一时间战斗进行得热火朝天。双方的炮火都瞄准了597.9高地:你炸一遍过来,我还一通回去;你阻拦我的增援,我急袭你的反扑。高地上彻夜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悲壮激越的呐喊。经过5小时的激战后志愿军收复了597.9高地大部分阵地。11月5日志愿军全面收复了597.9高地。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当天下午第3兵团调12军接替15军在上甘岭地区的全部防务,紧接着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转移到了537.7高地北山。在经过几天的拉锯战之后12军92团于11月11日在炮火掩护下向537.7高地发起全面反击。当天17点左右志愿军歼灭了据守阵地的韩2师1个营大部,全部恢复了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这时范弗里特这个第8集团军司令居然到了无兵可派的地步。范弗里特面对无兵可派的局面只好向李承晚施压。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韩国军队在美方的压力下只好再次进攻537.7高地。既然连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都没能守住537.7高地,那么以韩军的战斗力又怎么可能拿下537.7高地呢?25日志愿军12军106团击退了韩军3个团的轮番进攻,从而把537.7高地北山牢牢控制在手中。至此上甘岭战役终于尘埃落定。战役期间敌我双方在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入了10万兵力。这样的兵力密集程度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相当罕见的,因此西方媒体称其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战役”。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上甘岭战役结束两个月后解职退役的范弗里特被召回国。范弗里特直到死也没想通一件事,事实上几乎全体美国人都没想通这件事:上甘岭战役期间联合国军为何会在兵力、装备、炮火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打了败仗?事实上志愿军是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力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上甘岭战役只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197653人。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在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以及2000名新兵、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共计4.3万余人。“联合国军”方面投入了步兵10个团、空降兵一个团共计11个团两个营6万余人。战役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7100余人、负伤8500余人;“联合国军”阵亡2.5万人(其中美军5200余人)。在这片长仅2700米、宽仅1千米的狭小地域内双方投入了10多万人殊死搏杀。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正是靠着战士们的顽强坚守、靠着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才使我们在当时那种极端不利的状态下逼迫美帝国主义首次在自己未能取胜的停战协议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美军打心眼里承认中国军人的勇敢毅力和战术都是超一流的。美国军队从此视中国军队为最强硬的对手。直到今天美国军事学院教科书中唯一的中国战例就是上甘岭战役。

优秀作者:鸿鹄高飞一举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