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问: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乾隆的孙子虽说不少,但即便是最小的一个,也没能赶上清朝灭亡。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十岁时(1721年),被其祖父康熙一眼看中,自此带至宫内养育。

一年后,康熙去世,乾隆其父雍正继位,次年,雍正亲书立储密旨,立乾隆为继承人。

此时,乾隆十三岁,古代到了这个年纪,一般都开始考虑人生大事了,因此,在雍正三年,经内务府选秀,出身于满洲正黄旗包衣的噶哈里富察氏,成为了乾隆的“试婚格格”。

三年后,也就是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五月,这个噶哈里富察氏,为乾隆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即爱新觉罗.永璜。

这一年,乾隆17岁(虚岁18),自此,乾隆便开启了一辈子的生儿育女这个“浩大工程”。

而截止到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也就是乾隆病逝的那一年,乾隆皇帝这一辈子,一共有多少个儿女呢?

答案是17个儿子,10个女儿,合计27个儿女。

由于乾隆皇帝一直活到了89岁方才去世,而他第一个儿子,是在其17岁时便已出生,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情况。

什么情况呢?就是乾隆最大的儿子,与最小的儿子之间,年龄悬殊,高达38岁。

乾隆最大的儿子,是前文提到的皇长子永璜, 而最小的儿子,则是由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所生的皇十七子永璘。

永璘生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此时的乾隆,已然有55岁。

而在永璘出生之后,一直到乾隆去世,整个后宫之中,也只有诞生了一个新生新生命,即固伦和孝公主,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十公主“。

所以,永璘就成了乾隆皇帝最小的儿子。

既然能有17个儿子,那么自然乾隆皇帝的孙子数量就会更多,且由于乾隆的儿子年龄跨度太大,同样,其孙子的年龄,就会跨度更大。

那么问题就来了,有没有乾隆的孙子,一直活到民国时期的呢?答案是没有,至于乾隆最小的孙子是谁,又活到了什么时候,下面我们就详细捋一捋。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乾隆有17个儿子不假,但并不是每一个儿子都有后人。

其中,皇次子永琏(沙济富察氏所生,乾隆朝第一个皇太子)、皇七子永琮(沙济富察氏所生,永琏同母弟),均在幼年时夭折。

另外,还有皇九子(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所生)、皇十子(舒妃叶赫那拉氏所生),则是在出生不久便夭折。

由于这两位皇子死的时候太小,所以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

还有,皇十三子永璟(皇后那拉氏所生)、皇十四子永璐(孝仪纯皇后(即令妃)魏佳氏所生),同样也是幼年夭折。

另外,令妃所生的第三个儿子(永璐为令妃长子,嘉庆皇帝为其次子),也就是皇十六子在(未取名),也是早夭。

这么一算下来的话,乾隆皇帝17个儿子,夭折的就有7个,真正长大成人的,则只有10个。

他们分别是:皇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颙琰(即嘉庆),以及皇十七子永璘。

而这十个皇子,分别都为乾隆生了几个孙子呢?咱们一个一个说。

先说皇长子永璜。

永璜一共有俩儿子,长子为嫡福晋伊拉里氏所生的绵德,其生于公元1747年,次子则为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所生的绵恩,其同样生于1747年。

而绵德和绵恩这哥俩,一个去世于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一个则去世于1822年(道光二年)。

所以,乾隆皇帝长子永璜这一房,没有能活到民国时代的乾隆之孙。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再说皇三子永璋。

永璋只有一个儿子,是其庶妃完颜氏所生,但不幸的是,永璋的这个儿子,仅出生一个月便夭折。

并且,在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永璋便去世,年仅二十六岁。

不过,到了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经乾隆皇帝恩准,将皇十一子永瑆的次子绵懿,过继给了已经去世的永璋当儿子。

其实当时乾隆这么做,主要是他比较喜爱永瑆,因此,就想让永瑆的次子绵懿继承永璋的郡王爵位,所以才来了这么一出给死人找继子的戏码。

但不管怎么说,永璋也算是有了一个儿子,尽管他不知道,且还不是亲的。

而绵懿被过继来之后,先是被晋封为贝子,之后又过了几年,果然便承袭了永璋的循郡王之爵位。

最终,绵懿去世于公元1809年(嘉庆十四年),所以,他也没能活到民国。

还有皇四子永珹。

永珹在子嗣这方面,和他的三哥永璋差不多,他一共有五个妻妾,而这五个妻妾,前后一共为永珹生了六个儿子。

看似儿子数量不少,但是,六个儿子,只有一个活下来的。

其中,活的最久的,是永珹的大儿子绵惠,其他几个儿子,最大的活到了两岁时便夭折,而剩余的,一个比一个活的时间短。

不仅有出生当年就夭折的,还有出生当月夭折的,甚至,永珹最小的那个儿子,出生当天便夭折。

至于绵惠,也不是个长寿之人,他生于公元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去世于公元1796年(嘉庆元年),也就是乾隆退位那年。

所以,他也没能活到民国时期。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然后是皇五子永琪。

永琪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的五阿哥,原型人物就是他,并且,在真正的历史上,永琪颇受乾隆喜爱。

更重要的是,永琪还曾在一次大火中,冒着生命危险,将父亲乾隆从熊熊烈火中背了出来,算是救了乾隆一命。

正因为如此,乾隆一度想立永琪为继承人。

但奈何永琪也是英年早逝,他在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因患上附骨疽,且救治无效后病逝,年仅25岁。

而永琪和他的四哥永珹一样,同样是生了六个儿子,并且,同样是仅有一个儿子成年,剩余的五个,基本上都是出生当年便夭折。

不得不说,清朝皇室这婴儿的夭折率,真的是挺高的。

而永琪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是他的第五子绵亿,绵亿生于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去世时间则为1815年(嘉庆二十年),活了五十二岁。

因此,乾隆第五个儿子永琪为他生下的孙子,也没能活到民国。

再有就是皇六子永瑢

永瑢是皇三子永璋的同母弟,两人均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所生,只不过,永瑢要比他亲哥永璋活得久,四十八岁时方才去世。

而永瑢一生,一共有六个儿子。

但这六个儿子,同样也是寿命不长,其中,幼年早夭的有四个,分别是永瑢的第二、三、四、六子。

且这四个早夭的儿子,基本上都是在三四岁时夭折的。

剩余的两个,即永瑢的长子绵聪和五子绵庆,虽说长大成人,但是,其中绵聪在十五岁时病逝,绵庆活的久点,活到了二十六岁时去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绵聪去世时,刚要准备结婚,但等一切筹备完毕,即将举行婚礼之际,绵聪就病逝。

这就导致,当时已经在名义上成为绵聪嫡妻的伊尔根觉罗氏,不得不在未婚的情况下,自此过门开始守节,当了一辈子寡妇。

这着实是害惨了一个可怜的女人。

由于永瑢两个成年儿子均去世的较早,所以,乾隆第六子永瑢为其所生的这两个孙子,同样也没能活到民国时期。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还有皇八子永璇。

永璇这边更简单,他一共只有两个儿子,长子为其侧福晋王氏所生的绵志,次子也是王氏所生,取名为绵懋。

而这哥俩,只有老大绵志成年,老二绵懋两岁时就夭折。

至于绵志,他出生于公元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去世则是在公元1834年(道光十四年),所以,他也没能活到民国。

另外就是皇十一子永瑆。

永瑆算是乾隆众多的儿子中,子嗣较多的一个,他的一生,一共有七个儿子、六个女儿,合计十三个子女。

不过,虽说儿子不少,但这七个儿子,命运各异。

长子绵勤,是永瑆的嫡妻富察氏所生,因此,在永瑆去世之后,当仁不让的继承了父亲的亲王爵位。

而次子,便是前文提到的绵懿,他在过继给了乾隆的三儿子永璋,最终承袭了郡王爵位。

三子绵总,由于是庶子,因此生前只封了个辅国将军,去世之后,朝廷又恩赏,将其爵位升了一级,追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而四子绵偲,和其二哥一样,被过继给了乾隆的第十二子永璂当儿子,并承袭了贝勒爵位。

至于五子和六子,则早夭。

最后一个第七子绵傧,一直到去世,爵位也只是一个第九级的镇国将军。

这么一看的话,永瑆的几个儿子,爵位悬殊确实挺大,最高的有亲王,而最次的则只是一个镇国将军,真可谓是同胞不同命。

而上述永瑆的七个儿子,早夭了两个,长大成人的五个,其中,去世最早的,是被过继出去的绵懿,死于1809年(嘉庆十四年),去世最晚的,则是老四绵偲,去世于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因此,永瑆这一房,也没有儿子能活到民国。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下一个便是皇十二子永璂。

永璂也是个寿命不长的人,他仅仅活了24岁,而根据他的兄弟姐妹寿命情况来看,其短命,很大可能是和其母亲,也就是皇后那拉氏有关。

为啥呢?皇后那拉氏一共为乾隆生了两儿一女,其中长子便是永璂,仅活了24岁,次女为乾隆皇五女,两岁时便夭折。

还有幼子,也就是皇十三子永璟,也是两岁夭折。

这么看来的话,说明那拉氏的问题很大,毕竟乾隆的寿命比较长,因此不会是他的原因,但究竟是那拉氏有什么隐形疾病,或者是其他什么问题,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而那拉氏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永璂,却没有留下子嗣。

史料记载,早在乾隆三十一年,乾隆皇帝就指婚蒙古阿巴噶右旗的博尔济吉特氏,为永璂的嫡福晋。

而永璂去世的时间,为乾隆四十一年。

也就是说,他结婚足足十年,却未能有一儿半女,哪怕是生下来早夭的情况,都在他身上没有发生。

因此,更加说明,永璂身上应该是有什么其母亲那拉氏遗传给他的毛病。

由于其没有子嗣,因此,在其去世的当年,乾隆皇帝将皇十一子永瑆的第四子绵偲,过继给了永璂。

而绵偲在前文也提过,其去世于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因此,没能活到民国。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还有就是皇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嘉庆皇帝。

关于嘉庆皇帝,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在此就不做过多介绍,我们主要来说说他的几个儿子的大致情况。

嘉庆皇帝一生,一共有五个儿子,其中皇长子夭折,剩余的四个,分别是道光皇帝旻宁、惇恪亲王绵恺、瑞怀亲王绵忻,以及惠端亲王绵愉。

这其中,绵恺、绵忻以及绵愉,为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三人均是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所生,并且,钮祜禄氏还给嘉庆生了三个女儿。

要知道,嘉庆一共才十四个儿女,而钮祜禄氏一个人,就承包了六个,占比将近一半,由此足以可见,嘉庆是真心喜爱这个钮祜禄氏。

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嘉庆去世之际,关于道光被指定为继承人这件事上,有一种说法,是说当时嘉庆并未留下明示,要立道光为继承人。

最终还是这个钮祜禄氏(当时她已经升级为嘉庆的皇后),以皇太后的身份发出懿旨,确定了道光的继承身份。

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发出的懿旨(来源存疑)

热奇怪就奇怪在这里,要知道,人都是自私的,钮祜禄氏不是没儿子,并且还不止一个,足足有三个。

如果这个所谓的懿旨是真的,那她为何会在这个关键时刻,不立自己的儿子,反而立和自己没血缘关系的道光呢?

所以,按照个人推断,这个所谓的太后懿旨,极有可能是有人做的手脚,其目的,无非就是增加道光上位的合法性。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至于事实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说回嘉庆的几个儿子,长子早夭,自然没机会活到民国,而次子道光,去世于公元1850年,此时距离大清灭亡,尚且还有62年。

因此,他肯定也是无缘看到此情景了。

剩下的三个,绵恺活到了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绵忻命短,仅活到公元1828年(道光八年),绵愉活的最久,为1865年(同治四年)。

由此可见,这三人,没有一个活到民国的。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最后一个,就是乾隆的小儿子,皇十七子永璘。

永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乾隆对他十分喜爱,但他却对权力什么的不感兴趣,最大爱好,就是豪宅。

并且,早在乾隆时期,他就看上了和珅的那座宅子。

而到了嘉庆亲政后,诛杀了和珅,并对和珅家产进行抄没,因此,永璘终于得偿所望,分得了和珅豪宅,作为其庆亲王府。

当然,这座宅子,在之后的时间里,几经转手,一度成为恭亲王奕訢的府邸,到了民国时,还被外国人设计买走。

最终在解放后,经过相关部门的整理与修缮,最终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恭王府。

而永璘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早夭了三个,长大成人了三个,分别是老三绵愍、老五绵悌,以及老六绵性。

绵愍和绵悌,一个是在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病逝,一个则是在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去世,所以,这二人连溥仪退位都没赶上,自然也看不到民国了。

至于绵性,他生于公元1814年(嘉庆十九年),与嘉庆帝的小儿子绵愉同一年出生,所以,他们二人算是乾隆最小的孙子。

绵愉去世于1865年(同治四年),而绵性活的久一点,去世于1879年(光绪五年)。

这一年,虽说清朝已经步入崩溃前夕,但距离真正灭亡,尚且还有33年的时间,所以,绵性也没有活到民国时期。

到民国的时候,乾隆皇帝最小的孙子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因此,捋一捋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乾隆最小的孙子,是其第十五子嘉庆皇帝所生的幼子绵愉,以及其第十七子永璘所生的小儿子绵性,但两人均在清朝没有灭亡之前就已去世,所以,到了民国的时候,哪怕是乾隆最小的孙子,都已经全部去世了。

优秀作者:史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