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为雍正帝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为什么在后期背叛了他?

问:为雍正帝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为什么在后期背叛了他?

雍正能顺利继位,他的舅舅隆科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雍正帝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为什么在后期背叛了他?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于畅春园,而在康熙死后,让几乎所有人意外的是,继承皇位的居然是老四胤禛。

要知道,老四胤禛在之前不显山不露水,且时常以“天下第一闲人”自居,谁又能想到,这么一个看似对皇位不感兴趣的人,却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雍正韬光养晦的高明手段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有一个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这个人,保证了雍正能顺利继承皇位。

这个人是谁呢?没错,正是时任九门提督,同时还是雍正舅舅的隆科多。

与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不同的是,历史上的隆科多,并非是佟国维的侄子,而是佟国维的亲儿子。

同时,隆科多的亲姐姐,正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因此从这个关系来算,他是康熙皇帝的小舅子。

并且,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在最初品级较低,所以按照清宫规矩,像她这种妃子是不能抚育自己儿子的,这么一来,年幼的雍正,就被送到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处抚养。

因此,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便是雍正的养母,而按照这个关系,雍正确实得叫隆科多一声舅舅。

正是因为隆科多是康熙小舅子的这个身份,因此在康熙还活着的时候,隆科多当时称得上是是备受重用。

比如,他曾被授予一等侍卫,令兼任正蓝旗蒙古副都统等职务。

并且,在康熙四十四年时,他因属下违法,被牵连降罪,职位也被选削去,但不久之后,康熙再次对其启用,甚至直接将其提拔为掌握京师警卫武力的步军统领。

这个步军统领一职,就是我们常说的九门提督。

另外,当时的康熙还多次亲自教导隆科多,叮嘱他不要拉帮结派,更不要卷入派系斗争,要做一个中立之人。

对此,隆科多深以为然,而正是这一点,让他得以在最后关头,站到了雍正这一边。

我们都知道,在康熙晚年之际,由于太子胤礽的两次被废,导致“九子夺嫡”愈发激烈,而几个有心争夺嫡位的皇子,也结成了数个派别,明里暗里的大打出手。

为雍正帝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为什么在后期背叛了他?

因此,当时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各自根据各自的眼光,开始把宝押在了自己看重的皇子身上,希望自己能做一个从龙之臣。

比如隆科多的家族佟佳氏,其父亲佟国维,以及其他几个佟佳氏家族成员,均十分看好皇八子胤禩,因此,就全力以赴去帮助胤禩承继大位。

甚至像佟国维,还曾用“号召联名”的方式,共同保举胤禩当太子。

但在此期间的隆科多,始终秉承着不结党、保持中立的态度,他并没有像父亲佟国维那样去保举胤禩,反而摆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依然我行我素。

但这种我行我素,并不代表着他真的就没有帮助任何一个皇子,从事后的结果来看,他和皇四子胤禛,早就在暗中有了联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去看一段记载。

根据《清圣祖实录》中的记载,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已经油尽灯枯,并在当时召集几个皇子来到畅春园,不过皇四子胤禛并没来。

此时的胤禛,正奉了康熙之命在天坛祭天,而在当晚,康熙病逝,但直到第二天,雍正才出现在畅春园内。

更重要的是,从康熙去世的那一刻起,一直到雍正正式登基,中间长达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整个京城都处于戒严封闭状态。

谁下令封闭的?自然是掌握京师警卫武力的隆科多。

而在这种京师封闭的情况下,雍正在前往畅春园之前,有没有和隆科多见面,两人如果见面又说了些什么,做了什么布置,已经不得而知。

但唯一能确定的是,正是靠着隆科多掌握了京师武装力量,才给了雍正最大的依仗,而这就是雍正登基的关键。

并且,在康熙病逝之前,还特意安排隆科多作为顾命大臣,也就是说,他是唯一一个在康熙死后,知道皇位是如何安排的人。

这样一个即知道康熙关于皇位安排,也掌握着京师最大武装力量的人,不管当时他帮谁,都会让谁成为新的皇帝。

而从结果来看,他是帮助了雍正。

也就是说,不管雍正是“遵诏继位”,还是“矫诏继位”,或者是其他什么,但有了隆科多的帮助,一切都不是问题。

所以,其他皇子即便再不满,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雍正继位。

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隆科多为何会选择雍正,而不是选择其他皇子呢?换句话说,他为何要帮助雍正呢?

为雍正帝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为什么在后期背叛了他?

实际上,这个问题也不算太复杂。

首先,前文也讲过,雍正打小就被送到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当时还是皇贵妃)处抚养,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则是隆科多的亲姐姐,就是因为这层关系,雍正叫隆科多舅舅叫的理所当然。

因此从感情上来讲,隆科多对雍正自然是最亲的。

不仅如此,在康熙晚年,曾经将雍正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也带至宫中养育,而康熙是皇帝,又是一个男的,自然是不可能照顾乾隆生活起居的。

当时负责照顾乾隆的,恰好是隆科多的另一个姐姐,也就是后来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这么一来,佟佳氏家族对于雍正父子两代人都有养育之恩,而按照这层关系,隆科多从内心上更亲近雍正一些。

当然这种感情仅仅是其次,不能完全作为隆科多帮助雍正的理由。

更主要的理由是,当时的隆科多,看的比较长远。

九子夺嫡斗争展开后,各个皇子也都形成了自己的帮派,比如当时呼声最高的八爷党,也就是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党派。

这个八爷党,当时围绕在一起的官员众多,佟佳氏家族的人更是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隆科多也加入八爷党,实际上意义并不大,为什么呢?假设将来是胤禩登基,本身其就有了佟佳氏家族的支持,因此隆科多就像是年三十打兔子,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的意味。

换句话说,就是隆科多就算是加入八爷党,也不会成为至关重要的人物,毕竟前面有他的父亲等人。

但如果他加入皇四子胤禛的四爷党,那就不一样了。

雍正在皇子期间,一直秉承“低调发育”的宗旨,同时为了给父亲留下好印象,因此对外是从来不拉帮结派的。

这么一来,他的整体力量就十分薄弱。

而隆科多如果加入,那对于雍正来说自然是如虎添翼,而对于隆科多来说,以他的身份去帮助雍正,如果未来雍正登基的话,那么必然利益会最大化。

所以,隆科多才会选择雍正,而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宝押对了。

为雍正帝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为什么在后期背叛了他?

到了雍正登基之后,对待隆科多的态度,那可真是好到了没边,不仅当众称呼隆科多为“舅舅”,不称呼其名,同时毫不避讳的夸奖隆科多,说他是忠臣、良臣,是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

单是这个称呼和赞誉,就足以说明,隆科多在雍正登基这件事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然雍正也不会这种态度。

不仅如此,隆科多在爵位上,以及在职务上,更是火线提拔,除承袭其父佟国维的一等公之外,又被封为太保,另任总理事务大臣等职。

此时的隆科多,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有“常务副皇帝”之称的怡亲王胤祥。

另外,隆科多还负责为朝廷铨选官吏,而雍正信任他到什么程度呢?到了他可以不经奏请,任意挑选官员的地步。

当时都说,隆科多有掌管官员前途的大权,而他选拔官员,就叫做“佟选”。

但正是在隆科多人生达到巅峰的时候,其末路也随之而来,仅仅三年后,隆科多就被雍正降职,五年后,隆科多被圈禁,最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禁所之内。

为什么深受雍正信任的隆科多,会落了一个如此凄惨的结局呢?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出在了隆科多自己的身上。

第一,他结党营私,妄图专擅朝政。

隆科多的“佟选”,实际上是源自于雍正对其的信任,这就好当时年羹尧的“年选”一样,都是雍正在高度信任他们的情况下,授予他们的权力。

但隆科多仗着这个权力,却在大张旗鼓的培植党羽,在朝堂上安插自己人,试图通过建立自己的政治势力,来把持朝政。

若是放在其他软弱点的皇帝身上,可能也不会在意,但雍正怎么可能忍得了?

第二,就是贪婪成性,大肆搜罗财富。

不仅是隆科多自己大肆收受贿赂,包括他的家人,同样也是如此,仗着隆科多如日中天,公开向其他官员索贿。

这其中,有隆科多的妻妾,还有他的儿子,更夸张的是,他家中一个叫做牛伦的家奴,居然也敢公然向朝廷命官索取好处。

而这些人敢这么做,不就是仗着隆科多在背后撑腰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隆科多目无君主。

如果仅仅是培植党羽,以及索取贿赂,雍正也许会敲打隆科多,但不至于把他往死里整,所以这两个因素,只能算是表面原因。

真正让雍正恼火的,是隆科多目无君主。

为雍正帝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为什么在后期背叛了他?

雍正登基后,隆科多地位日益显贵,加上雍正对他态度极其不一般,所以,这就让隆科多开始飘飘然。

他逢人就强调自己对于雍正能登基的重要性,话里话外的意思就透露出,若不是自己,那雍正就大概率不会登基。

所以,隆科多就在外人面前,自比自己是白帝城被托孤的诸葛亮,意思还是在强调自己对于雍正登基起到的关键作用。

这些话,换做任何一个皇帝听了都不舒服,何况脾气本身就不好的雍正?

再者,隆科多这么说,似乎就坐实了雍正登基是采取了“非法”手段,本身当时民间就流传有雍正登基有问题的说法,已经让雍正极为恼火了。

而隆科多这么一说,肯定让雍正更为恼火

所以,最终忍无可忍的雍正皇帝,就开始了有计划的对隆科多下手,而他的动作,其实在雍正二年时,就已经开始。

雍正二年,雍正皇帝曾暗示隆科多主动辞去九门提督一职,但隆科多似乎没听懂,或者是故意装傻,反正一直没有主动请辞。

看到隆科多不识时务,雍正干脆直接出手了,最终在雍正三年年初,隆科多的九门提督一职被撤。

撤掉之后,雍正又侧面敲打了隆科多,他以隆科多之子玉柱品行不端为由,将玉柱的官职全部夺回,贬为庶民,交隆科多看管。

与此同时,雍正还当着大臣的面,说隆科多“有些事欺隐朕”,借助这个机会,顺势又收回了之前赐给隆科多的四团龙补服和双眼花翎、黄带、紫马等物。

紧接着,雍正觉得还不够,又收回了隆科多的太保以及一等阿达哈哈番的世职。

到了雍正三年,隆科多的家奴牛仑被人告发索取贿赂,雍正大怒,先是下诏令斩杀牛沦,同时又撤掉了隆科多的尚书之职。

此时已是雍正四年。

接连的被撤职,让隆科多也是心惊胆战,他以为自己被撤掉几乎所有职务后,应该能平安落地了,但雍正却并不准备让他安稳度过后半生。

雍正五年初,隆科多受命前往边境与沙俄谈判,而在谈判即将成功之际,京城突然下达诏令,隆科多也被缉拿,最终带回京城。

正是因为隆科多突然倒台,导致后续的谈判官员根本不熟悉情况,这就让沙俄得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最终在谈判桌上占尽了便宜。

贝加尔湖附近的疆域,就是在这个时候丢的。

而被带回京城后,雍正为隆科多定下了四十一条大罪,这其中包括有结党营私、私藏玉牒等等,而这些大罪,宣告了隆科多的命运。

最终,隆科多被圈禁在畅春园附近,直至病死。

实际上,用着呢个所定的四十一条大罪,其中有很多都是那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罪名,但是没办法,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之所以雍正会这么对待隆科多,除了隆科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雍正想借此机会立威,毕竟到了雍正五年时,雍正已经坐稳了皇位,而坐稳之后,自然要对对他不利的人下手了。

而隆科多,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他必须得被办。

为雍正帝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为什么在后期背叛了他?

因此这么说的话,曾经为雍正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虽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贿之类,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背叛雍正,真正造成他被圈禁至死的原因,就是因为雍正想让他永远闭嘴而已。

优秀作者:史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