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见习教师直言“王同学,我非常喜欢你”,网友:为人师表不该如此

教书育人是光荣而伟大的职业,无论外界如何非议,都不能动摇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

可如今,就算教师们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教书,这一职位也算不上“美差”,日出而作,披星戴月的教师工作的日常。

就算这样起早贪黑,在编教师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三五千,更何况,多地教师招聘已经取消了编制岗位,改成了聘任制,教师的付出和待遇相差悬殊,是这一岗位从“美差”沦为苦命打工人的原因之一。

见习教师直言“王同学,我非常喜欢你”,网友:为人师表不该如此

可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义无反顾地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当中。尽管教师待遇一般,但想顺利地成为正规教师也不容易,除了参加教师岗位考试外,自己的院校专业,也得是早有打算。

因此,多数想做老师的人,都是在高中就下定决心,报考了师范院校,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上三尺讲台,她们所付出的,远比想象中还多。

山西一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到当地一所小学担任见习教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习老师,短短三个月的实习工作,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考上教师岗位的想法。

由于她刚毕业,年轻漂亮又有活力,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课下也喜欢围着她转,可她不敢跟学生说,自己马上就要结束实习,离开这里了。

从她账号内容可以看出,她很舍不得这些学生,拍摄记录了很多学生上学的日常,其中有一条视频浏览量较高,内容课间休息时,热闹的教教室。

镜头对焦的,是一名男同学, 只见纷纷扰扰的课堂内,只有他安安静静的坐在座位上摆弄着文具,当他发现老师的镜头时,慢慢抬头,微微一笑,别说老师看了喜欢,这种学生走在外面,也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啊。

这名见习老师配文:王某某同学,老师非常喜欢你,希望你以后做一个阳光快乐的大男孩。

老师对学生区别对待,实则是“自我救赎”

这原本是师生之间最纯粹的赞美和祝福,可评论区的画风却令人猝不及防,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人师表不该如此,不希望老师用外表来评断学生的善恶。

这一观念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可,这名网友回忆说:自己初中的班主任,就是这种老师,也是自己恨到现在都忘不掉的人。

她就是那种以貌取人的老师,而容貌又不是学生自己能决定的,学生在思想还未成熟的阶段,没有接受到正向的教育,反而因为教师错误的观念,争先恐后的讨好老师。

若真是如此,那教育就完全变了味道!不少网友附议:为人师表的确应该一视同仁,可随即又有网友指出:是个人都难免。

随即,评论区形成了两大敌对阵营:一部分人认为:教师就应该端正心态,一视同仁,教资学习的时候也是强调,要不偏心,否则便算不上是伟大的人民教师。

而反方则认为:乖巧懂事的学生招人喜欢是人之常情,这种干干净净的漂亮孩子,不仅听话,而且学习也很好,有礼貌又体贴。

反观那些脏兮兮的小孩,多是成绩不理想,还没有礼貌,脏话乱飙,性格也不好,这种学生老师也很难喜欢的起来。

网友甚至举例:就连圣人孔夫子都不能免俗,更何况是普通人呢?不过既然有喜恶的偏好,就很难保证不区别对待。

写在最后:

不过笔者也发现,那些主张一视同仁的网友,多是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或者还未正式就业的师范生,而认为区别对待再正常不过的,多是已经工作就职的老师。

因此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存在:那就是在真正就职之前,老师也对自己有着极高的道德标准和严格要求,可当真正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时,分身乏术的情况下,教师也无法维持曾经的“理想状态”。

几乎所有老师,都会有那么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学生,有了这个“宠儿”,其他学生再闹再不懂事,也不至于彻底寒心,因此与其说这个特殊对待,是老师偏心。

倒不如说是老师给自己留了一根救命稻草,自我救赎。不管压力多大,烦心事多么多,看到自己最喜欢的学生茁壮成长,心里也能多些慰藉,人非圣贤,何况圣贤也不能免俗,因此也不必过分苛责。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