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人贪“四样”,一生白忙

《说文解字》有言:“贪,欲物也;从贝、今声。”

但凡起了贪念的,都是欲望在作祟,让人迷失方向,冲昏头脑。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觉得贪婪有什么不好,还有这样的错觉:“恶人乐逍遥,好人不长命。”

只有到了年迈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忽然明白,一切都是因果的,所有贪来的,都是要失去的。

凡事都要适可而止,若贪“四样”,一生白忙。

人贪“四样”,一生白忙

01

社交,不贪酒色。

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社交,一方面是想能结交几个人,一方面是积极表现自己、炫耀自己。

喝酒很厉害,把别人比下去了,自己也会得意洋洋;带着美女去喝酒,感觉特别有面子。

有的女人,在社交场合,遇到了帅哥,也会两眼发光,甚至不顾自己的名声,借着酒劲,做了丑事。

西晋时的土豪石崇,带着美女绿珠,到处去混饭局。他逢人便说,“美吧”。言外之意,就是说“大家羡慕吧,嫉妒吧”。

男人们都说“美啊”。说完了,就有人动了色心。

赵王伦的手下孙秀就暗中爱上了绿珠,并且借助混乱的时局,派人来到石崇家里,索要绿珠。

石崇无奈地对绿珠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

最后,石崇、绿珠,死于非命。

古时候,以“大家闺秀”为美,女子总是抛头露面,这是不合常理的;现在,我们以朴素为美,若是打扮妖艳,是不知羞耻的。

当酒和色联系在一起了,龌龊的事情,接踵而至。这样的社交,不要也罢,社交场上,就没有一个靠谱的人,反而有人在虎视眈眈,鬼鬼祟祟。

02

生活,不贪横财。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很多人都知道,若是有一笔横财到手,接下来就可以做生意、买房子,哪怕什么都不做,靠存款利息,也能活得幸福。

事情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很多人,为了求财,迷失了心智,财富到手了,人生的痛苦就来了。

唐太宗和大臣在一起的时候,讲过一个故事:西域有人为了贩卖珍珠,又怕关口的人查探,就把珍珠藏在皮肤下。

把皮肤隔开,把珍珠放在其中,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弄不好会伤口发炎,生命堪忧。可是冒险的人,一个接一个。

唐太宗说:“荒唐啊,帝王奢靡了,也会亡国。”

从普通人到帝王,一旦被钱财迷惑了,要过挥金如土的生活,或者一直赚钱,就会扭曲人生。

“贪赃”和“枉法”,似乎是一对双胞胎,其中的害处,路人皆知。欲望和陷阱,也是。

真正过得好的人,是那些日子简单,有一点点退休金就很满足的人,他们可以追求诗和远方,从来不会战战兢兢,睡得也踏实。

人贪“四样”,一生白忙

03

做人,不贪虚名。

名气再大,也不过是“自以为”而已,过了千百年,都没有人记得你了。

没有多少人,可以名垂千古。

有的人不信邪,总想在某些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动不动就做沽名钓誉的事情。

《儒林外史》中,有一个叫牛浦的男人,读了几天书,就以为自己是聪明人了。

他在一座庵堂里,发现了一个叫牛布衣的书生,已经过世了,但是留下了两本书。

牛浦心想:“我也姓牛,他也姓牛,不如我冒充他,能够结交很多读书人,名气也会提升。”

此后,牛浦外出,口口声声说:“我是牛布衣。我还写了两本书。”

几个月之后,牛布衣的妻子来收尸,听到了牛浦的话,就一口咬定,是牛浦谋害了丈夫,并带走了书和银子。

牛浦百口莫辩。

古人告诫我们:“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的名气大了,就会被人嫉妒和仇恨,似乎妨碍了别人;猪被养得很肥了,就要去屠宰场了。看来,拼命追求名气的人,有猪一样的人生经历。

问一问自己,记得爷爷奶奶的名字吗?太爷爷是谁?原来,过了三代之后,我们就会忘了其名。

反过来看自己,重孙一辈的人,会忘了自己。有什么名气不名气,不过是自欺欺人,丢了名气,就轻松了。

04

养老,不贪长生。

有人说:“长寿则多辱。”

还有人说:“老人长寿克子孙。”

不管别人说的对不对,反正一个人是不会活万万年的。

很多老人,总是贪生怕死,到处去买保健品。结果保健品没有吃完,人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万里长城还在,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却不在了。这样的现实,一定要看清楚。

苏格拉底说过:“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不要贪生怕死,而是要想一想,活着的每一天,有没有质量,是不是做了重要的事情。

当你持续奉献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是有意义的,就算自己很老了,仍旧活得如阳光一样灿烂。

人贪“四样”,一生白忙

05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贪得无厌,祸已暗生。

想要忙得有价值,就要避免贪婪,看透事物的本质。

首先,尊重天道,顺其自然去变老,获取财富,允许自己有得有失。

然后,一生善良,不要因为外物,就丢掉人的本性。

最后,要有远见,看到几百年之后的世界格局,把自己当成一粒尘埃。

天大地大,我们是来天地间做客的,什么都不带来,什么都不想带走,平平淡淡过一生。

余生,保持向上的姿态,日子在蒸蒸日上,内心阳光灿烂。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