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怎么死的?
1908年11月15日,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在北京紫禁城仪鸾殿里,恋恋不舍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终年72岁。
原本还差14天就是她73岁的生日,不过慈禧太后是永远也等不到那天了。
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留下真名,因她出自于女真族叶赫部,所以也被称为叶赫那拉氏。
她统治清王朝长达半个世纪之后,对外妥协求和,对内努力维持封建阶级那摇摇欲坠的腐败统治,让近代中国和中华民族跌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是近代中国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之一。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关于慈禧太后的真正死因,历史上一般认为是病死。不过,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是忧惧而死。
20世纪初,统治中国200余年的清王朝已经处于多事之秋。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清朝不断受到西方列强入侵,再加上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八国联军侵华和庚子条约的巨额赔款,让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从1908年的夏天开始,由于天气炎热,北京的酷暑让慈禧太后身体每况愈下。72岁的慈禧太后出现了身体不适,有腹泻、头痛、烦躁不安、咳嗽等症状。
经过太医的多次治疗后,慈禧太后的症状还是没有丝毫减轻,病情反而加重了。
根据大太监李莲英回忆,早在11月13日这一天,慈禧太后就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她突然下令让庆亲王奕劻去视察她的陵墓。
庆亲王奕劻一直是慈禧太后的心腹,得到命令后可不敢怠慢,立刻带人到慈禧太后的陵墓去视察了。
结果到了第二天,瀛台方面传来消息,光绪皇帝突然暴毙(死因成谜)。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亲姐姐的儿子,其母亲因为嫁给了醇亲王奕譞被立为福晋。
而慈禧太后的亲儿子同治帝在1871年因花柳病不治身亡,所以慈禧在皇家子弟中选了奕譞的儿子为储君,这就是光绪帝。
慈禧太后是光绪帝的姨母,同时也是拥立光绪帝登基的始作俑者。
不过,光绪皇帝毕竟只是慈禧太后控制的傀儡,他在位的30多年时间里没有一天掌握过真正的皇帝实权。涉及国家大事,事无巨细都要通过慈禧太后的批准,两人的矛盾也愈发扩大。
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中,光绪皇帝试图夺回皇权,结果反被慈禧太后集团用武力囚禁在瀛台。至此,光绪皇帝至死也没有再走出过瀛台一步,直到1908年11月14日去世。
同年的11月14日,慈禧太后派人对外宣称光绪帝已经因病驾崩,然后强撑病体指定了满清的宗室大臣载沣为监国,并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储君,这就是大清朝的末代皇帝宣统帝(废帝无庙号)。
有人说,慈禧太后早在11月份初就感到自己自己大限将至,为了顺利完成权利的交接,所以慈禧太后强撑到了11月15日。
光绪帝在14日去世,而慈禧太后马上就在15日去世了,两人去世的时间仅相差1天的时间。
可是光绪帝死的时候只有37岁,按理来说正值壮年,没有任何记载表明光绪皇帝生前患有严重的疾病,其死因非常可疑。
再加上戊戌变法导致慈禧和光绪的两人关系破裂,所以难免有人怀疑:慈禧太后害怕自己病死后,光绪帝重新回到朝廷掌握大权,所以提前下手、用秘密手段杀害光绪帝。
不过这种说法也只是推测而已,毕竟没有任何人亲眼目睹。我们只能确定的是,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死期只差了一天的时间。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的病情再次加重,两个眼睛突然不能转动了,随后就断了气。再加上当时清王朝的统治日益崩坏、腐朽没落,西方国家步步紧逼,国势一蹶不振,慈禧太后也可能忧惧而死。
作为晚清时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统治清朝将近半个世纪之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罪人。
她在生前穷奢极欲、贪图享乐,在死后也享受了最高规格的葬礼:使用金丝楠木棺椁,按清朝皇帝的礼节举行。
其中光是陪葬品就超过了清朝许多皇帝的规格,有资料记载,慈禧的陵墓中放了6批珍宝,价值600多万两白银,包括金银、翡翠、白玉等佛像108座,276件珍宝比如翡翠西瓜、翡翠甜瓜、夜明珠、黄金李子、白玉杏等。此外,金锭与银锭更是装箱陈列在地宫深处两侧。
为了填补棺椁的空隙,太监们又把四升珍珠、两千余块各种宝石倾倒下去。保守估计,整个陵墓的随葬品价值都将近千万两。
这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没有任何一位太后或皇后享受过这种规格的待遇。
1909年,宣统帝继位以后,慈禧太后的遗体被埋葬在陀峪定东陵,据说在出殡的当天,光是为她抬棺的轿夫就高达上百人。面对如此声势浩大的状况,北京城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甚至引发了美、德、英、法、日、西等国的记者们争相报道。
在整个清朝的后陵中,慈禧的陵墓也是最精美规模最大的一座,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随葬珍宝。军阀孙殿英后来盗发慈禧陵墓时,光是运输珍宝的卡车就用了整整5辆之多!
关于慈禧太后死因的传闻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被老虎吓死的,还有人说她是病死的,被毒死的,有靠谱的历史依据吗?
优秀作者:世界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