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推手是太极的升级版吗?

问:推手是太极的升级版吗?

确实是——有了《太极拳论》的“推手”,才有了杨露禅武禹襄的“太极拳”。

有一种说法—— 杨露禅武禹襄练的拳,本不是太极拳;当有了《王宗岳太极拳论》,将所习拳术改编成了“太极拳”。

缘由如下:

(1)推手又称“搭手”,来自南方拳术,与王宗岳拳论中“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所指的地理位置“南方”,是一样的。

民国时期的国术国考,逼不得已主办方临时改了比赛规则,南方拳法和北方拳法分成两个科目进行比赛。这个原因并非是南拳不强,而是南拳比赛传统为先搭手,所谓“搭手才叫功夫”,对于拉开距离对冲的比赛方式极端不适应,南拳的习练者在搭手之后很强,但是他们没有能够逼对方和自己手搭在一起的本事。

这两次国术国考中,成绩优异者皆为北派拳法习练者 如形意、查拳、少林、劈挂、通背、螳

螂等。南拳无一人进入优等(包括现在大行其道的咏春),另外一个现在最火的拳种,战绩

也惨不忍睹——太极。

* 引《民国两次武术实战比赛,南拳败北,太极惨不忍睹 》


(2)民国时期,陈家沟的推手并不是太极拳的技法。

按历史文献中顾留馨所言,民国时的陈家沟推手,是一种“运动量极大”的练法,偏重外在招式技法。

顾留馨(唐豪,顾留馨1964,2001页13~14)比较陈杨推手训练云:“原来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是综合了擒法、拿法、跌法和掷打(放劲)法的竞技运动,跟摔跤一样,最能发展体力,技击性很强。推手时,在上部双力两臂互相粘贴缠绕而推,在下部前足也在粘化,并且在引进消化的时候,后腿屈膝下蹲,前腿足尖翘起,腿肚着地,彼此一进一退,随势起落,腰腿必须柔活有力,运动量极大。”

仆步的对练,是一种练习“穿裆摔”的方法。

采访杨传太极拳专家,认为顾留馨仅强调练习形式不同,但“ 陈家拳练习追求直接的体能与技法应用,没有太极阴阳变异的概念,故还不是太极拳。陈家拳不需要打手练习正是因为不追求'太极拳论’中所谓的'懂劲’ ”。

在这方面,与许禹生对陈家沟拳术的记述,是一致的------“唯喜用招、用力,不甚求懂劲为可惜耳。其大刀、双刀、杆子多系外家式法,不能承认之为本门艺术也。

同时可知,在1928年左右,陈家沟的器械还没有“太极化”。

1932年8月31日由北平国术馆出版的《体育》月刊中有许禹生写的“论各派太极拳家宜速谋统一以事竟存说”一文,其中写到:“昔体社附设体育学校时,曾慕名延聘豫籍陈某教太极洪拳。果然运用如风,于震脚快打桩步均极讲究,唯练毕气粗色变。杨少侯见之曰:‘何太似花拳耶?’陈君为之语塞。其推手时身法步法固佳,唯喜用招、用力,不甚求懂劲为可惜耳。其大刀、双刀、杆子多系外家式法,不能承认之为本门艺术也。夫北平太极拳传自杨氏,杨氏学自陈家沟,则陈氏之拳路当与原谱相符,今其拳路亦颇多更改,多寡不一,更令人怀疑均非真传者。

太极拳的器械与拳不同。太极拳的器械几乎全是以后加入的。陈家拳的大枪,据说是从王堡学来的。花枪据说是杨家梨花枪二十四式。这些都是陈照丕所传。陈发科平生不用器械,也不对外传器械。这些器械一旦进入太极拳体系,则被按照太极拳原理予以太极拳化。

记述陈氏太极拳的理论的还有民国24年陈绩甫出版的《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是陈长兴的曾孙,据陈绩甫在该书的序言里说:“今春返里,将长兴公品三公遗著,携至来京,刊印供世。”但是,他所刊印的《陈式太极拳汇综》里却没有《打手歌》。这个事实也说明,陈长兴、陈鑫没有著《打手歌》,陈家沟没有传下打手歌;从成文年代看,《打手歌》是在清末民初才流传到陈家沟的。陈家沟的《打手歌》不是规范的母本,而是拳师在授拳时的口头传播本。

*引《“打手歌”文本研究》

1935年,陈照丕的书中登载,推手与拳架没有完整的棚捋挤按连贯重合的动作。严格地说,推手的动作应该与拳架的动作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推手动作与拳架动作不一致的情况呢。

推手是太极的升级版吗?

《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老拳谱92势”

民国时期,唐豪顾留馨所见的陈家沟推手,除了“跟摔跤一样”,还类似洪洞通背拳的缠丝对练、文圣拳的擖摸手。

洪洞通背拳缠手,以缠绕为中心内容,通过用缠丝、缠绕、螺旋等技法,化解接触时的冲力,引化引打,破坏对方重心,随意发力(包括摔跤和散手)。

文圣拳的擖摸手,在双发互相搭手时,通过弧形缠绕等方式,在运动中承接得势、得劲,在得劲控制的瞬间,由丹田中定发力,直接打击进攻。

仆步在推手中只应用于大捋之中,如彼大身法捋我时,我则大身法铺地,弓腿大步基本贴近地面,形成仆步状,故日仆步。

在1928年7月,向恺然在体育学校见陈照丕,看其推手只有顺步推手一种,就问陈照丕:“有叫大捋的推法吗?” 陈照丕说:‘没有。”

向恺然很是怀疑。相传杨露禅当日,是从陈家沟子学来的太极,他的师傅叫陈长兴。从陈长兴到现在,代有传人。到此不过三传,何以与陈绩甫(陈照丕)的相差这们远?

---------------------------------------------------

“推手”并不是太极拳所独有的方式。

在中国武术各拳种里,不少发展较为完善、系统的拳种,在训练程序上一般分为:基础功,初级套路、高级套路、对练套路,拆招、单操,推手,散手等,形成由浅入深的若干阶次。

诸多拳种流派在对待保证安全情况下的技击训练问题上,都非常重视推手训练模式,在互不伤害的基础上长期交手实践。

如形意拳的撕扒操手(搓手),白鹤拳的盘手,花拳的抄手,通背拳的缠手,戴氏心意拳的磨手,咏春拳的碌手训练等。

----------------------------------------------------

1843年,陈家沟陈季甡的拳谱抄本,没有“打手歌”。内容为无极通背缠拳(洪洞通背拳)的拳谱。从道光二十三年陈季甡抄本拳谱、陈鑫民国十七年抄本拳谱与洪洞通背拳谱的对比可知,陈氏原传拳法即为通背拳。这不仅表现在其拳谱中的《拳经总歌》及其108拳势上,而且后面的《三十六滚跌法》、《短打》、《六路花刀》等等都与洪洞的名为《通背拳谱》、《通背行拳》谱中的内容一一对应。(引用崔虎刚先生考证之语。)

可见,民国时的陈家沟拳术,在练架子和推手的训练方法上,有很多方面都与《太极拳论》、《打手歌》的理论不相符合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有所抵触的。同时也可知,唐豪顾留馨的“陈王廷发明太极拳推手”之说,是错误的。

由于陈家沟的拳术与京城太极拳的不同,所以有人提出疑问:“杨禄禅所传之拳和陈沟拳术有渊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杨家所传已与前学发上了质的变化,这同样无可置疑。问题的症结恰恰就在于此,两种练法、理法不同的拳术为什么都能叫做‘太极拳’ 呢?”

如果拳术溯源,那么洪洞通背拳、戚家拳、太祖拳都是“太极拳”......那么,李小龙截拳道的祖师就是叶问了。

如此,则在陈长兴的时候,有某种“十三势”演化的拳术分支,在所传的拳术中体现了出来。

还是,那时有些拳术都含有太极拳的八种手法?

或者,虽然陈长兴会绵拳,但那时的陈家沟还不流行绵拳。所以,陈耕耘传下了类似通背缠拳的推手较技方式?


(3)武禹襄早期习练的推手“老三着”,不是四正四隅的推手八法。

武澄清(武禹襄的长兄)写的《打手论》,是最早介绍太极拳推手运作形态的文献,其中介绍的是推手“老三着”(搂、按、肘),并不是太极拳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武澄清(1800年—1884年)《打手论》

初学打手,先学搂、按、肘。此用搂,彼用肘;此用按,彼用搂;此用肘,彼用按……二人一样,手不离肘,肘不离手,互相粘连,来往循环,周而复始,谓之“老三着”。以后,高势、低势,逐渐增多,周身上下,打在何处,何处接应,身随劲(己之劲)转。论内劲,不论外形。此打手磨练之法,练的纯熟时,能引劲(人之劲)落空合(拨也)即出,则艺业成矣。然非懂劲(此劲兼言人己),不能知人之劲怎样来,己之劲当怎样引。此中巧妙,必须心悟,不能口传。心知才能身知,身知胜于心知。徒心知尚不能适用,待到身知,方能懂劲。懂劲洵不易也。

搂,本音楼,牵也。又,龙珠切,曳也,挽使伸也。俗音吕。

* “周身上下,打在何处,何处接应”的说法,早于陈家沟陈鑫(1849~1929年)的“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之句。应是武家太极拳理论反哺了河南赵堡及陈沟。

“老三着”(搂、按、肘)的推手方式,无疑是赵堡陈清平教邯郸武禹襄的。

从杨露禅教过武禹襄的角度来看,可能---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的,也是“老三着”的推手方式。这样的话,杨露禅所学也是赵堡的推手技法,陈长兴传授的就是赵堡太极拳祖师“蒋发”的拳法(此处暂不考虑蒋发的朝代)。

这种“老三着”,还类似于花拳的“抄手”,即两人面对面的抄练手法。

甘凤池《花拳总讲法》在抄手练习方面,这样讲述道: “抄论〔手〕者习练也,必将〔使〕二人双〔对〕面抄 习,他勾我押,他冲我扳,他掌我挽,他肘我勾……抄手之法更化无穷,上中下三盘俱要精熟。”

甘凤池,清康熙、雍正年间的著名人物。金陵人 氏,擅长武术,精拳脚和剑法,善导引服气之术。

克困押肘(“押”,压、按):

敌方以右手抓住我前衣领,我即以右手从敌右手外侧缘插入其掌心,将敌手腕向外翻转扣紧,同时,我左手向下压敌之右肘关节,敌右肘必断。

--------------------

而且,花拳讲究的“喜、怒、哀、乐”,与对杨露禅早期拳术的记述“怒是真怒,笑是假笑”,有些相似。或许,这是太极拳传闻中“王宗岳认识甘凤池”说法的来由吧

花拳,讲究“喜、怒、哀、乐”, “虚势则喜,着力则怒,过势则哀,过门则乐”;

(花拳讲究“腰者,一身之本也”、“出身转侧,腰必要纛,纛则有势有力”,太极拳也讲究“命意源头在腰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dao)”。?)

据禄蝉先师初至京师落脚教学之处——天义酱园东家张凤歧家有关记录:“太极拳有崩啄拿劈、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哼哈呼吸、点击推按、勾挂抖弹、搓折滚甩(抽)、掐筋、切脉、闭血(穴)、断(截)气,怒是真怒,笑是假笑,抖搂凌空”等等。

若有些练法与甘凤池有关,“绵拳”则在乾隆末年传入陈家沟。

----------

虽然有杨露禅第三次下河南,“偷拳”并以赵堡陈清平为老师的记载,

但,“老三着”(搂、按、肘)的推手方式,也可能是陈长兴传授给杨露禅的。

* 早期陈家沟的推手,偏于摔跤; 赵堡镇的推手,偏于擒拿。

然而,民国时期的陈家沟为什么没有这种练法?

原因---应在“陈耕耘学艺陈有本”。即:陈耕耘学艺陈有本,学的是无极通背缠拳的推手方式。

这也说明,那时陈有本传陈耕耘、陈清平的拳术,就是“无极通背缠拳(洪洞通背拳)”。

1825年后,陈清平结合陈有本的无极通背缠拳,改编出了太极拳新架。

1843年后,陈耕耘将无极通背缠拳的几套,融入陈长兴绵拳,加以改编,传给了陈复元(陈子明的父亲)等人。后来,陈子明在《两仪堂本》中称为“老拳”。

1843年,当陈家沟陈季甡、陈仲牲还在练习无极通背缠拳的时候,赵堡陈清平已完成了“”赵堡拳新架”的改编。在1838年时,赵堡和氏女婿李棠阶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九月十四日他《日记》中写道:“拳勇以虚灵为妙用,因人之力制人,不参己力,可悟圣学”,其中“虚灵”等拳论与太极拳技法一致。

因此,赵堡太极拳新架(或赵堡和氏太极拳)的产生,早于陈式太极拳小架。

或许,这就是传闻中:1852年的陈长兴,将武禹襄介绍到赵堡陈清平的原因吧,即在1852的时候,只有陈清平与陈长兴是同脉绵拳。

然而,“老三着”(搂、按、肘),并不符合王宗岳太极拳谱中的《打手歌》---“掤捋挤按须认真”。由此可知,后来的武禹襄杨露禅推手方式,并非师傅所授,而是外来技艺---王宗岳的太极拳谱。


(4)有了《王宗岳太极拳论》,才有了武禹襄、杨露禅与“太极拳”的事迹。

杨露禅武禹襄依照《王宗岳太极拳论》,融合所学,改编出了太极拳。

不论杨露禅传授给王府子弟的时候,改编而成的说法, 还是结合《太极拳论》改编而成的说法,

都是---杨露禅武禹襄创编出了“太极拳”。

那时,只有“太极拳”之名,并没有姓氏之分。

老三本“李亦畲自藏本”中另收录一篇《打手法》:

“两人对立,做双搭手(即左手咬腕,右手扶肘,或右手咬腕,左手扶肘)。搭手之足(左

手搭手则左足,右手搭手即右足)在前,一进一退(进者先进前足,退者先退后足)至末步

(即第三步),退者收前足成虚步,进者跟后足成跟步。搭手时,搭腕之手不动,扶肘之手

由上而换,如此进退搭换,循环不已。练发劲时,一般皆在应退而不退时作准备。练熟后,

前进、后退都可化发。进用按挤,退用掤捋。”

---------------

杨露禅、武禹襄初学的推手方式“老三着(搂、按、肘)”,之后得到《王宗岳太极拳论及拳谱》,改编成了“掤捋挤按”的太极拳推手方式。


但,“太极拳”的名字怎么来的?

无论杨家,还是武家,都没有记述。

有一传闻是,翁同龢看过杨露禅演拳之后,命名为“太极拳”。

这么重要的事,杨家武家怎么会没有记录呢。所以,为多学者否认。

通常认为:太极拳的命名,直接来源于《王宗岳太极拳论》。

但,杨家的是《“万本”太极拳谱》,其中是《山右王宗岳先生太极论》,不会直接看作“太极拳”的名字。

推手是太极的升级版吗?

“万本”《山右王宗岳先生太极论》

推手是太极的升级版吗?

“万本”十行纸示例

[万本](工楷手写本,内容依次为《杨式太极拳老谱》,王宗岳著《太极拳谱》和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实为三者之合订本。因其所用十行纸在边框外左下角印有“万县兴隆街裕兴昌印”九个字,故简称“万本”。 在所录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加了行注语云:“左系武当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有人抄录了这段话,而改为 “武当山” 、“张三丰先师”。

-----------

杨家去过北京白云观,可能见过原始太极拳(或太极功)的练法,认为是同类功法,因此认为所练是“太极拳”?

而,武禹襄的抄谱为《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如果,只凭借一篇拳论,就认为是自个练的是“”极拳”,明显不合情理。只有看到有招式名称的拳谱,才能确认拳术是否相同。

比如:“梅花拳谱”有心意拳的理论,但依然叫“梅花拳”。那么,杨露禅武禹襄可以仍然叫“绵拳”。

武禹襄的原抄本,应是没有标题的(即没有“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标题),后来才添加了题目。

武禹襄得自舞阳的太极拳谱,可能包括“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工歌诀、十三势释名、打手歌、十三势架”及一些散论。而后,武禹襄以所得散论,去阐释了《十三势行工歌诀》,成为一篇集合之作,称为“打手要言”。作为自己的“读后感”。

* 关于“禹襄武氏并识”: “并识”是一种“落款、款识”,是对作品相关的说明,并不一定是独创。

* 关于武式太极拳“老三本”的《打手要言》:

“所谓”句以小字低行列出,明显是对原文的旁注阐释,“又曰”更显系他人之作; 重复句亦多,还显杂乱,不成一篇文章。由此可知,武氏所得之谱已经残缺,而非完整的全谱了。唐豪先生亦推见“禹襄所得王谱已有漫漶”。武氏或李氏将残缺漫漶的《王谱》整理杂合。

-----------

杨家《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前两篇,可能这样的:(1)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论;(2)王宗岳抄录师傅传的十三势释名,题头为“张三丰遗论”。

*“此系武当张三丰老师遗论”,应是下面正文的标注,也就相当于“十三势释名篇”的标题。有人抄谱时,将此段与其他论述,并为一篇,后通称为“张三丰太极拳经”。也有人将此句看成了上一篇的附注。

例如:在《伤寒论辩证广注》中,“卷之十一辩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篇首,就是“”此系仲景原文琥按仲景论。叔和所增入者”。

“卷之十二辩误汗吐下火灸温针逆病脉证并治法”的篇首文字,是“(此系仲景原文。散见太阳少阳少阴等篇。今集于此)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

------------------------

* 有人想找《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原本......永乐大典都没有原本,只有副本,何况民间的几页拳谱呢。

推手是太极的升级版吗?

武式太极拳“打手要言”

由于武禹襄得到的“太极拳谱”,其中招式类同于杨露禅之拳。于是,武家杨家进一步改编拳术,并以“太极拳”自称。

在1867年左右,李亦畲的拳谱抄本中,就出现了“太极拳”之名,王兰亭拜师杨露禅学到“太极拳”。

清末民初,杨家武家的太极拳理论,也反哺到赵堡及陈家沟。

1960年,顾留馨为编写《陈式太极拳》,从京借调陈照奎来沪教拳,陈式拳开始在上海生根。顾留馨与沈家桢通过编撰《陈式太极拳》,巧妙地把沈家桢体悟的杨式太极拳理论、以及推手技法,融合进陈式太极拳中,使陈式拳继陈鑫之后有了更丰厚的理论。陈式拳也更“太极化”了。 (摘自《顾留馨<砲捶>新版序》)

小结:

(1)杨露禅、武禹襄依照《王宗岳太极拳论》,将“老三着(搂、按、肘)”的推手方式,改成了“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推手方式,同时,融合所学,创编出了“太极拳”。

(2)近现代的赵堡太极拳架(或赵堡和氏太极拳)的产生,早于陈式太极拳小架;近代陈家沟的推手对练颇为用力,跟摔跤一样。

陈式太极拳的老架,分三种,另论。(老拳架92势,老拳架74势、老架74势及新架83势)

(3)清末至1960年左右,杨家武家的太极拳理论,影响了赵堡及陈家沟的拳术。“太极拳论”是一种通用的武术理法。

优秀作者:漪思飘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