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没有杀掉太平天国降将韦俊?
曾国藩痛恨韦俊,想杀了他,却做不到。除了曾国藩,清朝没人想杀韦俊,况且韦俊对清朝的伤害并不深,还是“招降”太平军将领的一面旗帜。
一、韦俊在太平天国的地位,及其投降缘由1851年,钦差大臣赛尚阿、提督向荣,率6万兵马进入广西,镇压太平军。向荣给咸丰上奏折:“洪秀全,实无其人”,当地的“匪首”是韦昌辉,透露出了太平天国在创业之初的基本情况。
洪秀全“实无其人”,韦昌辉是“匪首”,弟弟韦俊则是“匪首死党”,向荣为何得到这个结论呢?都知道,晚清时期,向荣绝对是清朝少有的主帅,若非他病逝江浙,围攻南京的重任也不会轮到曾国藩。
向荣并非“不知军情”,而是韦昌辉、韦俊为代表“韦家军”在太平天国中的影响实在太大了。金田起义,为何选择在金田,而不是紫金山?主要是为了利用韦家的资源。
韦昌辉家族,金田地区的“土豪”,财力雄厚,是太平天国的最大赞助商。金田起义所需要的武器、粮饷、弹药,都是韦家来搞定。拜上帝教从3千人,一年时间不到扩大到3万人,离不开韦昌辉财力的支持。
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将士不能私藏钱财,一律充入“圣库”,其中韦昌辉投入的资金占据百分六十以上。杨秀清、萧朝贵、秦日刚,连生活都是问题,没钱捐给“圣库”,可知韦家的重要性。
财力雄厚之外,韦昌辉、韦俊还带来2千兵马,人数是金田起义的十分之一,这很了不起。再则,韦昌辉、韦俊兄弟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李秀成评价“具有见机灵变之才”。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北王韦昌辉负责城池防御,且控制水师。太平天国西征,韦昌辉是最佳主帅,只是杨秀清为了限制诸侯王,韦昌辉两次准备出征时又被叫回来。
韦俊攻防兼备,杨秀清不让韦昌辉挂帅,却派韦俊率兵增援南昌,协助“国舅”赖汉英作战。赖汉英退兵后,韦俊夺取湖口、九江、半壁山、田家镇,第二次攻取汉阳,抵达武昌郊外。
杨秀清为了夺取淮北,从湖北调兵,武昌暂时躲过一劫。1854年,韦俊第二次夺取武昌,后返回南京参战,与向荣在孝陵卫死磕。1854年夏,太平军在湘潭战败,湘军夺取武昌。1855年,韦俊再次反攻,夺取武昌,牵制胡林翼兵团。
太平天国最厉害的“国宗”,非韦俊莫属,两次夺取武昌,并控制这座号称九省通衢的要塞,英王陈玉成也是他一手栽培出来的。从战略地位上看,武昌仅次于南京,是清朝、太平天国争夺的焦点,韦俊坐镇这里,可知他的重要性。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一切都变了。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三人之间的联盟不靠谱。“天父”杨秀清死后,洪秀全担心拜上帝教信仰崩溃,没有出来公布圣旨,承认事变合法性;石达开在湖北洪山,坐山观虎斗,没有践行盟约的协议。
一顿操作下来,韦昌辉反而成了杀害“天父”杨秀清的凶手。韦昌辉发怒,为了保命,天京事变扩大化,协议中“只杀兄弟三人,其余皆不得多杀”的约定无法遵守,2万余人死于内斗。
韦俊坐镇武昌,没有卷入“天京事变”,他独自面对湘军主力,却从不退宿,还屡次拒绝投降。但是,韦昌辉滥杀无辜,韦俊处境很被动,太平天国将士都把仇恨发泄到“韦家军”身上。
洪秀全坐视武昌受围攻,没有派兵增援,韦俊放弃城池后,反而追究他战败的责任,要杀了他。李秀成苦苦哀求,洪秀全才饶过韦俊,但还是处处为难他。
洪秀全派杨辅清(杨秀清弟弟)去安徽,辖区与韦俊的池州靠近。杨辅清为了得到池州,经常跟韦俊起摩擦,即便杨辅清在广德被清军包围时,韦俊救了他一命。
杨辅清气量小,韦俊不想内斗,率兵投奔李秀成。谁知,陈玉成、杨辅清派兵拦截,挑起“和州兵变”,韦俊走到了绝路。一怒之下,韦俊投降胡林翼,在安庆之战中让陈玉成吃尽了苦头。
二、曾国藩痛恨韦俊,想杀了他,却做不到1859年,韦俊派人联络湘军,准备投降清朝。韦俊投降,咸丰都不敢相信,这么重要的人物,居然投降了。韦俊投降原因很简单,就是洪秀全、陈玉成、杨辅清等欺人太甚,不给他一条活路。
看到韦俊送来的书信,曾国藩不想接受,还说他是“诈降”,想乘此机会突袭湘军,不得不防。曾国藩还打算乘着韦俊穷途末路,将他一举消灭,斩草除根。
曾国藩不想接受韦俊,并非担心“诈降”,而是他痛恨韦俊。所有人都能理解韦俊的“难处”,曾国藩除外,他对罗泽南之死耿耿于怀。
1856年,韦俊在武昌城下打死罗泽南,这对曾国藩是巨大打击。罗泽南,不但是曾国藩的铁哥们,也是他创建湘军时的左膀右臂,是湘军的“灵魂人物”。
曾国藩创办湘军,塔齐布、罗泽南率领陆军,是战斗主力。彭玉麟、杨载福率领水师,协助陆军战斗。包括李续宾、蒋益澧在内,湘军绝大多数将领,都是罗泽南的学生。
韦俊干掉罗泽南,曾国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一位优秀统帅。再则,罗泽南被干掉的时候,曾国藩在南昌被石达开包围,处境万分危急,他还想靠罗泽南来解围。
困守南昌,曾国藩胆战心惊,时刻准备“殉清朝”,罗泽南是他的希望。罗泽南阵亡武昌,湖北湘军自顾不暇,无法增援江西。此时,若非石达开率兵返回南京参加摧毁“江南大营”之战,曾国藩估计就完了,
曾国藩想杀了韦俊,却做不到,因为他没有实权。湘军,是独立于八旗、绿营之外的武装力量,并非朝廷的兵马,而是“军阀”,咸丰皇帝并不放心。曾国藩只是一个“团练首领”,没得到总督、巡抚等地方要职,左右不了局势。
咸丰倚重的“红人”,就是军事、理财、经济、作战样样精通的胡林翼,他担任湖北巡抚,也是湘军的实际主帅。1857年,曾国藩赌气回家丁忧时,胡林翼实际接管全部兵马,是中流砥柱,支撑危局。
胡林翼能力强,心胸宽广。汉阳城下,胡林翼差点被韦俊打死,却能原谅他。胡林翼接受韦俊,派杨载福去迎接他,曾国藩不满意,却也无可奈何。
韦俊投降后,为清朝立下战功,但为人低调,跟曾国荃、鲍超关系很好。如此一来,胡林翼病逝后,曾国藩就算想找韦俊麻烦,也没有理由。况且,过了这么长时间,曾国藩还杀韦俊,未免气量太小,为人所不齿,他也不敢这么做。
三、韦俊对清朝的伤害并不深,他还是一面“旗帜”,有利用价值纵观韦俊投降之后,除了曾国藩对他有怨恨,其他人对韦俊还很欢迎,咸丰也从没想过要杀了他。究其原因,韦俊对清朝的伤害并不深,且具有利用价值。
投降了清朝,依然会被凌迟处死的太平军将领众多,韦俊则躲过一劫。效力太平天国时,韦俊战功显赫,但主要是跟湘军作战,而不是八旗、绿营,况且他从未有斩杀过清朝总督、巡抚封疆大吏的“事迹”。
对清朝而言,湘军就是“炮灰”,最好让他们跟太平军相互死磕,两败俱伤,然后八旗、绿营杀入南京,摘取胜利果实。韦俊攻打湘军,打死了罗泽南,对曾国藩而言是巨大损失,对清朝则未必。
罗泽南死后,李续宾接管所部,隶属胡林翼,而不是曾国藩。胡林翼,虽说也是湘军主帅,但他是以在职官员身份练兵,而且跟肃顺等满人重臣关系很好。在咸丰的眼中,胡林翼就是自己人,要不也不会栽培他。
没有给八旗、绿营带来巨大伤害,清朝自然可以容得下韦俊。再则,韦俊可以树立一个榜样,作为一面“旗帜”,吸引更多的太平军将领投降。
1857年,石达开率兵外出单干,洪秀全重新建立“五军主将”制,韦俊是其中之一。此时,韦俊的军队最多,能力也是最强,如此高级的将领投降清朝,对太平天国的打击是可想而知。
拜上帝教信仰的需要,洪秀全是“天父”的二儿子、冯云山是三儿子、萧朝贵是女婿、杨秀清是四儿子、韦昌辉是五儿子、石达开是六儿子。韦俊,北王韦昌辉的弟弟,自然也是“天父”的儿子。
洪秀全:“天国之人,皆为兄弟姐妹,都是天父子民。”对于清朝,洪秀全称之为妖魔,是需要除掉的对象。韦俊投降,是“天父子女投降妖魔”,这对拜上帝教是个巨大打击,咸丰就看中了他这一点。
韦俊投降,咸丰不为难他,得以善终。韦俊投降,开启了太平军高级将领投降清朝的先例。此后,程学启、苏州八大将、童容海、蔡元隆、古隆贤、骆国忠、钱桂仁、何安泰、黄十四、丁汝昌、黄少春等将领紧随其后,清朝赚得盆满钵满。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优秀作者:岩岩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