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万言国学,与你一起,品读万卷经典,博古言今,做更好的自己

仿佛一夜之间,很多小学生都开始了一项新的娱乐活动:盘手串。

在网络上,有明星晒出自家孩子盘手串的画面,不少家长纷纷回复“家有同款”,甚至有网友表示“班里同学人手一串”……一时间,小学生盘手串成为热议话题。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手串本来的功用是装饰,在古代,它甚至还充当着许多令我们感到意外的角色:族群的区别、身份的标志、财富的象征、信徒的念珠......从何时起,手串被人们渐渐“盘”出了花样来?

缘起:远古时期的“串”文化

自远古时期起,咱们的老祖宗就开始把各种打磨过的珠子串成链。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就有人用鸵鸟蛋壳、动物骨骼牙齿、贝壳、石粒等做了人造的孔洞,并缀合成串,戴在身上。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制作手链的原料也越来越多,像是花儿、果实和种子,动物的骨头和牙齿,还有各地盛产的美玉和宝石,都成为制作手链的主要原料。

但也有一些考古学者认为,远古时代的人佩戴这些手链,并非出于对自己的欣赏,也并非出于对自己的欣赏,更多的是出于对宗教、图腾、巫术、仪式的崇拜。

从驱散妖魔鬼怪和寄托神灵信仰的观点出发,人类的先民们在民间广泛地运用着各种各样的首饰,并逐步地创造出了辉煌的“串”文化。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发展:珠光宝气的“串”文化

除了手串的材质,串饰的造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发现的最早的一批手串,是距今18000至20,000年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的人类,他们以穿孔石的珠子、动物的牙齿和贝壳等,并以石漆作装饰。

在那个时代,手链是远古人抽象思维的物化体现,这说明人们已经可以将具体的事物与具体的意义相关联,并将其用来区分信仰和身份。在这个世界,手镯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份的标志,也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成为了一种护身符。

在周朝,人们喜欢将各种饰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复杂的玉石组合,通常有玛瑙珠、透闪石、翡翠珠、玉筒等,这些玉石不但美轮美奂,而且还代表着君臣之间的尊卑和礼仪,是西周贵族身份的象征。

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手链,就是齐国水晶珠。水晶球有钻石球、圆形紫色水晶球、方形水晶球、竹节形水晶球等,做工精细,表面光洁,不需要人工打磨,就能让人眼花缭乱。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在汉代,人们做手串的工艺更加先进。得益于汉代大一统的局面和陆路及海上贸易路线的开通,玛瑙、水晶、琥珀及各种宝石流入中原,不同来源的串饰荟萃,制作审美也足以与现代珠宝工艺媲美。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演变:佛珠的前身

不过我们可能会好奇,面对这些或朴实、或华丽的手串,古代人到底会不会盘它?

在两汉之前,串饰是人们制服礼仪中的重要构件,包含项饰、腰佩、腕饰等部分,也就是说,是用来穿戴在身上以彰显佩戴者身份的,一般平民根本没有享用的资格。如果把串饰取下来放在手中盘玩,对于当时的贵族人士来说多少有点离经叛道。

古代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盘”手串?这得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原的兴盛。异域来华僧侣不仅带来了众多经书,还把念珠的习惯带进了平民百姓家。

手串的材质不再局限于流通在贵族阶层的名贵玉石玛瑙,菩提子、沉香木以及各种原始本真的木材,都能用来做手串。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正是从这时开始,“念念不离心,数珠恒在手”成为佛教徒用来清心净神的一项重要手段。这种数佛珠的仪式,也成为现代人盘手串的前身。

因此,对当下文玩串饰产生重要影响的,并非汉族传统的串珠饰品,而是佛教徒的随身法具——佛珠。

南北朝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的串珠实物大量增加,这种现象当与佛教传播息息相关。如敦煌莫高窟十六国时期的弥勒菩萨像,颈部便挂有一串佛珠。

隋唐之际,随着净土宗和密宗的兴盛,称名念佛逐渐成为一种最为通行的修行方法,佛珠也因此流行开来,进而成为僧徒信众的一件标志物件。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白居易《吹笙内人出家》中的“新戒珠从衣里得,初心莲向火中生”,描述了赠珠、授珠的佛事活动,表明佩珠、赠珠、授珠在唐代已经成为佛事活动的主要内容。

后来,佛珠经过宋、元、明几代的发展演变,也有了众多的称谓,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新鲜的名字也不过是古老用途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直到清朝,今天的手串、以前的佛珠,有了一个新名字——朝珠,被纳入世俗社会的舆服制度之中。

朝珠共由108颗珠子组成,朝珠材质有东珠(珍珠)、翡翠珊瑚、琥珀、蜜蜡等制作。每27颗间穿入1粒大珠。大珠共4颗,称分珠,而这四颗分珠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尽管“朝珠”只是一种装饰用的首饰,但是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清代,普通的官吏和平民都不能随便戴。只有皇帝和后妃,五品的文官,四品的武官,才能佩戴。朝珠的材质和颜色,都是按照品级来划分的。根据这些珠子的质量,就能判断出这些珠子的等级。

这是清代皇帝赏赐给文武百官的一种方式,也是官员和将军们送来的礼物。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15回中,北静王初见宝玉,很是喜爱,便解下了自己手腕上的一条镯子,赠与宝玉。这颗“沉香念珠”,就在不久之前,陛下亲自赏赐给了北静王。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由朝珠简化而成的手串,既可佩于衣服上、也可挽在手腕上闲暇时把玩,而且不受朝珠佩戴礼仪的苛刻限制,在后宫中风靡一时。这些皇亲贵胄,可以说是收藏文玩、盘手串的“开山鼻祖”。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当今社会逐渐流行开来的手串,就是在清代朝珠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但社会制度的改变使其象征身份地位的等级意识逐渐被现代化的佩戴理念所取代。现今的手串爱好者或多或少地将母珠、子珠、流苏等任意组合,在珠子材质的选择上也更加新颖和广泛,忽略了宗教性而注重装饰性和时尚性。

当我们盘手串时,到底在盘什么

如今,“盘”这个字,已经成为文玩文化中的专业术语。

而“盘”这个词本身又有“盘旋、盘旋”之义,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玩弄手链的时候所采用的“绕指柔”的手法。就是这样一种不紧不慢,周而复始的扭结,带给人一种如高僧般的恒定心境。

连小学生都在盘的串,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你还不了解一下?

人们把这串珠子比作“拴马索”,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杂念丛生,就用这串珠子来克制自己的杂念,增强自己的定力,增加自己的智慧。

除此之外,在我们国家,佩戴串饰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影视作品的出现,更是引起了一股文玩串饰的热潮,现代人喜欢盘手串,这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可。盘手串既承袭了珠饰悠久的历史意蕴,又在新时代背景下衍生出了多元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