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清明到了,春捂到啥时候?答案来了
万言国学,与你一起,品读万卷经典,博古言今,做更好的自己
“二八月乱穿衣”,虽然气温逐渐回暖,但这个时间寒意还没有完全褪去。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来感受“春捂秋冻”背后的文化气息。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古时著名的保健防病的谚语,旨在劝诫人们在初春时不要急于脱掉棉衣,在初秋时不要刚冷就穿太多,适当捂一捂冻一冻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何为“春捂”所谓“春捂”,就是春天刚开始回暖的时候,我们不能太快地把厚衣服脱下来,而要做好适度的遮盖。这其中也有一些科学上的原因。
一是现在的天气,乍暖还寒,春寒料峭。宋朝著名僧人释普济的《五灯会元》十九卷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有一首古诗有云:“律回风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尽管春天已经回到了大地,草木开始发芽,但是人们依然会觉得春天比冬天更冷,这就是农村谚语所说的“春冻骨头秋冻肉”。
人们经常把这种天气称为“倒春寒”。由于人的皮肤有许多的热敏点和冷敏点,所以冷点要比热敏点多得多,尤其是脸部或者躯干的皮肤,更容易受到刺激。
二是早晚温差较大,如同“一天三变”的孩童面容。如果过早地脱掉外套,当温度发生改变时,人体就会感到不适,从而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秋冻所谓“秋冻”,就是在秋天,天气刚变冷的时候,我们不能太早的穿上厚实的衣服,应该适当地冻一冻。
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温度也在慢慢地下降。如果太早的穿着厚实的衣服,没有得到足够的冷气的锻炼,那么人的抗寒能力就会下降,这对人体的功能调节不利。
也就是才刚一开始见冷就穿厚,那到了数九严寒的真正大冷冬季,我们又该咋办呢?到那时人体抵抗力弱,血管抵抗不住收缩,血流量减少,人体抗菌能力减弱,病菌趁虚而入,就容易引发咳嗽、流鼻涕、发烧等伤风感冒了。
张伯礼院士曾经说过,秋冻是激活人的治病潜能,把人体本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刺激出来了。也就是说,身体不能太过娇生惯养,身体里有潜能,潜能一出,身体就会有抵抗能力。“秋冻”,在无形中提高了人的体质。
怎么捂?怎么冻?现在已经出现了“春捂”的说法,那么我们究竟该遮到什么地方去?
这是一门很有学问的学问。许多人以为“全捂”,即把整个身体都遮住,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应当是“遮住下面而不遮住上面”。
按张伯礼院士所说是:捂腰部以下。裤子要选择比较厚的,尤其是腿部和脚部,中医认为足为肾之根、阳之根,人的阳气在下,所以要保护好自己的阳气。但如果完全遮住的话,只会让人更加的烦躁。至于“春捂”的下身,老人们也经常说,寒冷是从脚底开始的。
可以这么说:早春时节,地面上的冰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有些地方还处于冻结状态,地面需要太阳来发热,春天虽暖,地面却很凉,因此人们要“捂下”。
捂到清明节前早春的天气,虽然比冬天要暖和一些,但大部分人体内的阳气,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
一旦遭遇低温,抵抗力差的人很容易感冒。
所以,春天的时候要多做一些保暖的工作,避免过早的脱掉御寒的衣服。
特别是在清明之前,一定要密切注意气象,有意识地遮掩一下,以防“倒春寒”的侵袭。
清明节过后,伴随着春雨,温度也会渐渐升高,这个时候,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服。
春捂口诀献上
头颈捂一捂,上身全暖和;
手腕捂一捂,心脏好舒服;
腰腹捂一捂,下肢不麻木;
小腿捂一捂,脑袋不痛苦。
“秋冻”到底应该冻身体的哪些部位呢?这也是有讲究的,就是“冻下不冻上”,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中医学认为,秋季是养阴之季,若从腰到脚,过多的衣物,会助长阳之气,对人体有害。而冻伤则是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为接下来的冬天做准备。
总而言之,“春捂”捂下不捂上,“秋冻”捂上不捂下。春捂秋冻这句老话是民间成千上百年生活经验积累而成的,是浓缩的精华,对我们的保健养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