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问:“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最近二叔和二婶正在闹离婚,离婚是二婶提的,理由是我二叔不赡养她父母。

为了给二叔施加压力,二婶还特意把远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叫了回去,谁知,一向对二婶“言听计从”的儿子在听说了二婶和二叔要离婚的来龙去脉之后,竟然和二叔站在了一起。

他直接对二婶说:作为儿子,我完全支持你和我爸离婚,离婚后你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去外公外婆家照顾他们,给他们养老了,我爸和我就再也没有理由拦着你,不让你尽孝了。

二婶看儿子如此不上道,瞬间就傻了眼。

“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01

二叔和二婶都是教师,二婶前几年已经退休了,二叔还有三年不到的时间也将退休。他们唯一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工作,去年二叔他们举全家之力在上海帮儿子买了房,儿子在上海安家落户之后,二叔和二婶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二叔对二婶说,他们这一生对孩子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以后,他们老两口终于可以安享下半生了。二叔还向二婶承诺,等他还有两年多的时间退休了,就带着二婶到处游山玩水去。

谁知,春节期间,二叔陪二婶回了一趟娘家,吃了一顿饭,原本感情一直很好的两人,回来之后竟闹起了离婚。

身边的亲朋好友听说老两口那么大年纪了还闹离婚,都纷纷上门劝说他们。

一直和二叔感情最好的小姑作为男方代表在其他兄弟姐妹的委托下被委派上门劝说自己的二哥不要“发神经”,小姑临走的时候,当着其他兄弟姐妹的面拍着胸脯说:她一定不负众望,一定会敲醒自己二哥(二叔)进了水的脑袋,让他迷途知返。

小姑是吃完早饭去的二叔家,结果午饭时间还没有到,小姑就气鼓鼓的回来了,回来后,小姑对大家说,她原本是去劝说自己的哥哥,那么大年龄了,不要放着好日子不过,还作妖。

结果小姑听完二叔的一番诉说之后,她当时就想对二叔说,我要是你早离婚了。

小姑说,她一直以为二哥是几个兄弟姐妹当中过的最舒服的,没想到自己的哥哥这么多年受了这么多委屈,她带着一肚子的劝说辞到最后一句也没有说出口,临走的时候她对二叔说,你自己的事情,你想清楚了就好,那么大年龄了,又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用的,孩子现在也成家立业了,你自己过的舒心最重要,说完小姑就红着眼眶回来了。

“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02

二叔的老丈人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一子三女,老大是儿子,二婶是老二,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二叔的老丈人是参加过某个战役挨过枪子的军人,家里像模像样的军功章都有好几枚,所以他应该是个有点“小级别”的人。听说,他现在退休金都差不多小两万,其他方面的福利更是“不菲”,简单列举一条,只要他进了医院,所有费用全部由国家买单。

虽然老丈人是军人出身,其实肚子里并没有多少墨水,脑子里应该也有不少的封建残余,这从他教育四个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二婶的哥哥是他们兄妹四人中唯一的男孩,因为是家里的长子兼独子,所以从小就集父母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宠到最后,这位“太子爷”开始到处惹是生非,整天花天酒地,连父母都不放在眼里。

按照这个状态发展下去,“太子爷”最后的归属肯定是“进局子”,二叔的老丈人为了“挽救”唯一的独子,于是把他送进了部队。

“太子爷”在部队改造几年之后,退伍回到了老家,然后进入了一个闲的不能再闲的部门混了个编制。从此以后,胸无大志的“太子爷”就安心的当起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啃老族”,现在快六十的人了,还在啃,扎扎实实的啃了一辈子。

“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老二就是我二婶,是四个兄妹中唯一有“出息”的人,也是四兄妹中唯一一个没让父母操过心的人,初中毕业后她考上了某个师范学校(免学费还每月发补贴),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县城做了一名小学老师。后来,在学校认识了我二叔,再后来两人就走到了一起。

就连二叔的老丈人和老丈母娘都说,他们的四个孩子中,老二是最让他们省心的人。

再来说说老三,年轻时她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三姑娘”,“三姑娘”小时候就不喜欢读书,整天梦想着去大城市发展,做一个时髦的“城市女郎”,她初中毕业证都没有混到就和身边志同道合的小姐妹偷偷的跑了几趟大上海。在当时,“三姑娘”用现在的话说,是妥妥的“问题少女”。

不爱读书还离经叛道,三姑娘对于当年的父母来说,那是一个扔不掉还不能不管的“烫手山芋”。

“烫手山芋”最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小伙。可惜后来,小伙家道中落,小两口又没有一技之长,尤其是人到中年的小伙后来又出了一场车祸,最后虽然痊愈了,但是却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

现在,曾经潇洒的“三姑娘”也变成了被生活压弯了腰的城市落魄人。

老四呢,就是二婶最小的妹妹,从小就是个听话勤奋的孩子,读完高中毕业后,就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当时非常吃香的国企,老公也是当年在国企的同事,虽然后来两人纷纷下岗,但是他们一直都没有让自己的双手闲下来,这么多年一直靠做各种小生意努力维持生活,日子虽然过的辛苦,但是一家人倒是一直都和和睦睦,很幸福。

以上就是二叔老丈人一家的背景情况。

“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03

目前二叔的老丈人和儿子住在一个小区的一栋楼中,儿子住三楼,两位老人住一楼。这样的安排,用老人的话来说,是为了相互照顾方便。

其实四兄妹都心知肚明,只是他们为了照顾儿子方便,老丈人每月像发工资一样,按时按点每月给儿子8000元,理由是儿子工资低,压力大,孙子又刚买了房,每月房贷压力大.....一句话,儿子“啃老”,有不得不啃的理由。

二婶有时也会在二叔面前抱怨自己的父母和大哥的不是,说父母重男轻女之类的,但是二叔从来都没有参与过他们家的事,更别提发表意见了,对二叔来说,老丈人即使有万贯家财都和他无关,他们愿意给谁给谁,他不觊觎。

因为二叔不争不抢不在乎的态度,老丈人和丈母娘对自己的这个二女婿也是十分的“喜爱”,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之类的需要去医院啊,或者家里哪里坏了需要换或者修之类的,总想着二叔,从来不打扰喊一嗓子就可以听到的住在楼上的儿子。

二叔对此从来没有怨言过,对他来说,只要有时间,这些都是作为子女该做的小事,谁做不一样。

也因此,二叔在二婶的娘家人眼中,一直是个脾气好、性格好、对老人好(十分孝顺)的“三好”女婿。

二婶有时也会开玩笑的对二叔说,你在我娘家的地位比我还高。

二叔每次都回二婶,高低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重要,问心无愧才重要。

04

春节期间(年初二),像往年一样,二婶和其他几个兄妹一起约好了回去看望父母。

那天,一大早二婶就拎着大包小包和二叔早早到了娘家。然后就开始忙上忙下准备一家人中午的午餐。

饭菜都准备好了,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到齐了,全家人都围着桌子刚坐下,老丈人发言了,说要在吃饭前当着所有子女的面宣布一件事情,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什么事情?遗嘱。

老丈人说,自己过完年就93了,最近一年,身体一直不好,说不定哪天就毫无征兆的走了,如果他在老太婆(二叔的丈母娘)前面走了,他希望自己走后,由老二一家负责给老太婆养老。

老二一家当然是指二叔一家,老丈人说完,目光如炬的围着桌子扫视了一圈,见所有子女都低头不语,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把老太婆“分配”给老二家。

老大是个儿子,儿子照顾老太婆很多地方都不方便,而且儿子照顾老人总归没有女儿细心。

老三家庭条件不好,仅有一个儿子,上完初中就辍学出去打工了,因为家里条件差,到现在还没有说上老婆,再加上三女婿没有劳动能力,现在一家人就靠老三在苦苦支撑着,她肯定是没有能力照顾老人的。

老四呢,俩口子都是下岗工人,这么多年一直靠做各种小生意勉强维持生活,加上女儿去年刚考上了大学,他们的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老太婆去了老四家肯定会影响他们家的日常生活。

老丈人最后总结,只有老二一家是最合适的选择,老二和二女婿(二叔)都是有稳定工作和有不错退休金的老师,两口子收入高,而且儿子工作也好,现在儿子在外面也买了房结了婚,老二两口子是最没有压力的而且也有时间。一句话就是,老二家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条件是最好的,是照顾老太婆的最佳选择。

见所有人还是没有说话,老丈人接着又公布了他的第二条遗嘱,关于老两口名下的财产分配计划。

他和老太婆目前名下有两套房子,目前一套在出租,一套在自住,等他去世之后,他们自住的这套过户给孙子,另外一套出租的,等老太婆过世之后,过户给儿子。

此外,两人目前手里大概有一百五十万的现金,他过世后,儿子分50万,孙子分50万,老三一家,条件最差,所以老三家分30万,老四家,虽然所有人都没病没灾,但是两口子忙了一辈子手里也没有余钱,所以老四家分10万,剩下的10万给老太婆,如果以后她和老二一家生活,这笔钱就拿出来作为生活补贴。

老丈人的话还没有说完,二叔的脸就黑的看不出原色了,他努力的控制着自己想要站起来把桌子掀掉的冲动。

调整好情绪,二叔不急不徐的对老丈人及一桌子兄弟姐妹道:

“首先呢,对于赡养老人这一块,您有四个子女,养老,这既是他们作为子女的责任也是义务,他们谁都没有推脱的理由!”

“其次,您关于财产分配这一块呢,作为女婿,我是无权过问和参与的,只要您觉得合理、合适,只要您的四个子女都认为没有问题,您完全没有必要让我们这些外人参与你们的这些家事!”

“至于您说的,岳母今后由我们一家养老,这个我们恐怕没有能力能做到,原因很简单,就是您的安排和要求,让我觉得非常的过分和无赖!”一向温文儒雅且温和的二叔说完就站起来,头也不回的就出去了。

任凭二婶在后面如何拉他、喊他,二叔都没有回头。

“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05

当天晚上,原本打算在娘家过几天的二婶回到了家,她进门就问二叔,为什么当那么多外人的面损自己父母的面子,给他们难堪。

二叔看二婶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他问二婶,“一桌子上吃饭的,除了你和我是外人,其他的哪个算是外人?”

俩人因为老人养老的事情再次吵了起来,二婶坚持认为,父母的安排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是相对合理的安排,四兄妹中,只有他们的压力最小,而且有的是时间,其他两个妹妹,家里经济条件最差,自家都应付不过来,哪来的精力照顾老人。

还有就是自己的哥哥,一辈子被嫂子压的抬不起头来,嫂子已经说了,不会和老人一起住,如果一起住,他就和大哥离婚。

听完二婶的“理由”,二叔回怂她:

第一:我没有阻止你尽孝养老人,你要给父母养老是你的事情,但是不要带回我们的家养老尽孝,你可以上门尽孝。

第二:尽孝是你们兄妹四人的事情,不要拉上我这个外人,谁愿意参与谁参与,反正我不参与。以后关于你父母的任何事情,你可以找你哥,你妹还有你嫂子或妹婿协商,不要找我,我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

二婶见二叔如此油盐不进还“威胁”她,一向心高气傲的她于是就提出了“离婚”。

让他没想到的是二叔竟然毫不犹豫的同意了,更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儿子这次竟然也站在了二叔这边。

于是,二婶又歇气了。

而因为这件事情,现在四兄妹之间也有了隔阂,现在处于互不来往的状态。

两个妹妹都说父母重男轻女,家里什么都给了大哥就应该由大哥负责父母的养老。他们还建议父母,把所有房产和现金都拿出来平分,然后四家轮流养老。

二婶因为得不到二叔的支持,就建议父母后续进养老院养老。

但是他们的建议都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

写在后面:

我觉得二叔岳父岳母的行为就属于: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的典型,这种拖垮,不一定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感情上的。

原本和谐的一家人,就因为家中老人拎不清的行为,让父子、父女及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变得分崩离析。

其实,以老人家的条件,他们完全有更好的方式去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譬如,进养老院。譬如请住家保姆等,完全没有必要把子女拖进这种利益纠纷中来。

当然,骨子里就刻有”重男轻女“的老人,做出这样是非不分的事情也算在“情理”之中。

优秀作者:笨鸟先飞的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