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6岁时赋诗一首技惊四座,其父为何说她将来必为失德妇?

问:唐朝女诗人李季兰6岁时赋诗一首技惊四座,其父为何说她将来必为失德妇?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6岁时赋诗一首技惊四座,其父为何说她将来必为失德妇?

李季兰(约730年~784年),原名李冶,字季兰,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唐代女诗人、女道士。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幼时住在四川三峡。

据《唐才子传》 记载,李季兰幼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六岁时作《蔷薇》诗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于是将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改名李季兰。

建中四年(783年)发生泾原兵变,大将朱泚自立为帝,占据长安。李季兰与朱泚交往甚密,书信频繁,所以朱泚终于被平定后,李季兰被捕,遭到唐德宗责怪说她何不学严巨川作诗"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然后将她扑杀处决。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6岁时赋诗一首技惊四座,其父为何说她将来必为失德妇?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的故事是这样的:据传说,李季兰6岁时赋诗一首《题诗经》(原文为“大人不相识,胡为乎来哉?剖符逐鹿鸣,何异于儿哀。”),引起当时的许多文人的关注和赞赏。但是,李季兰的父亲却认为女儿的文才会影响其婚姻和家庭生活,于是就说出了“必为失德妇”的话。

这句话的背后,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女性文化和教育的偏见和歧视。在古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发展自己的才华。李季兰的父亲可能认为,女儿过多的文化和知识将使她与传统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脱节,将来可能无法适应婚姻生活和家庭责任,因此担心女儿成为“失德妇”。

然而,李季兰并没有因此停止写作和学习,反而在后来的生活中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她的诗歌作品被传颂于世,成为唐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的事迹也成为了后来许多女性努力追求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榜样。

李季兰的父亲的做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才华的限制和抑制,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有这种看法。事实上,唐代时期也有许多文化人士对女性文化和教育持开放和支持的态度。例如,唐代女诗人薛涛和女书法家蔡确都受到了许多文人的赞誉和支持,成为唐代女性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当今社会,女性已经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和选择,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有机会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同时,也应该关注和反思社会对女性才华和教育的限制和歧视,为实现性别平等和文化多样性做出努力。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6岁时赋诗一首技惊四座,其父为何说她将来必为失德妇?

优秀作者:媛媛的美味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