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问: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因为曹操咽气后,司马懿这个老小子干的事,太不地道了,以至于三国统一后的历史,压根就没法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魏、蜀、吴三个敌对的阵营里,不仅出现了像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称霸一方的枭雄,还出现了像荀彧、诸葛亮、张昭这样的治世能臣,更有许许多多像夏侯惇、张辽、曹仁、关羽、张飞、赵云、周瑜、吕蒙这样能征善战的绝世猛将。

三国虽乱,但千百年人们对这段历史一直津津乐道、广为传颂,到了近代,这段历史又被搬到了大荧幕上,成了各大影视剧的热门题材。

然而,从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魏帝禅位,建立西晋、而后统一天下开始,很多电视剧到这里就不再往下拍了,以至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古装影视剧,除了三国,就是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样的大统一王朝,很少会看到有关晋朝的影片,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就得从西晋的建立开始说起了。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第一、司马懿得位不正,为子孙后代开了个坏头。

西晋虽然由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但西晋的开国,与司马懿却有撇不开的关系。

他靠隐忍、权谋、狠毒,为子孙后代铺平了通往皇权的道路。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

临终前,他将年仅8岁的养子曹芳,托付给了两位重臣,一位是宗室、大将军曹爽,另一位是大都督司马懿

新帝年幼,曹叡本想让两位托孤大臣相互制衡,谁知曹爽为了大权独揽,一直明里暗里排挤司马懿。

司马懿见曹爽日渐势大,自己又没有必胜的把握,遂决定避其锋芒,托病不朝。

司马懿是个很有野心、又很有能力的人,他之所以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朝而不倒,在于他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装。

司马懿素来身强力健,却偏偏装得孱弱不堪,给人一种随时都要挂掉的错觉。

拿现在的话说,司马懿绝对是个影帝级的人物。

司马懿用这一招骗过了两代帝王,现在拿来骗骗曹爽,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曹爽真以为司马懿病得也床连下不了,于是,放松了警惕,在朝中更加我行我素。

天真霸道的曹爽,到底不是老狐狸司马懿的对手。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公元249年2月5日,曹爽护送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祀魏明帝。

此时,京中群龙无首,又守卫空虚,司马懿认定反扑的时机已到,于是,立即率兵攻入皇宫,逼郭太后下诏:废黜大将军曹爽,并收缴他的兵权

曹爽闻讯大惊失色,火速带大军赶回洛阳,决定与司马懿决一死战。

谁知,两军尚未交手,曹爽一见“病”了大半年仍生龙活虎的司马懿,自家气势先矮了三分。

司马懿见状,立即好言相劝道:“只要大将军放弃抵抗,我自会奏请太后,保住将军全家的性命和爵位。”

曹爽信以为真,思考片刻便缴械投降。

谁知,司马懿翻脸比翻书还快,他话音刚落便公然背弃承诺,不仅斩了曹爽,还诛杀了其三族。

不出意料的,魏帝曹芳,又成了司马懿手中的傀儡。

两年后,73岁的司马懿一命呜呼,临死前,他留下遗言:不准后人为他扫墓!

阴狠诡诈如司马懿,也怕司马家步曹爽的后尘吧!

司马懿靠一场并不光彩的政变,将司马家推上了高位,却也为儿孙们立了一个坏榜样,之后的司马师、司马昭更是如狼似虎,在弄权、凶狠和打击政敌上,比之老父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元254年,曹芳联合朝中大臣夏侯玄、李丰等人,准备发动反攻,罢黜司马师。

谁知计划泄露,司马师一怒之下,将魏帝曹芳废为齐王,参与政变的朝臣全部灭三族,后另立13岁的曹髦为帝。

第二年,司马师在平定毋丘俭、 文钦之乱时,病死在途中。其弟司马昭不经朝廷下令,就接了哥哥的班,继任为大将军。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曹髦已经19岁了,想起祖辈的辉煌和自己的窝囊,他不禁羞愧难当,于是,他决定向司马昭反击!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后来的事实证明,曹髦这个年轻人,还是太冲动了。

当曹髦率领为数不多的卫队,冲向司马昭时,一支长矛突然从斜里飞出,将曹髦死死钉在了车轮上。

司马昭,终于超越了父亲和兄长,背负着“弑君”的恶名,在朝中一手遮天,立曹奂为帝、灭蜀汉、受封晋王。

公元265年,野心勃勃的司马昭不甘心地死了,接棒的长子司马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直接废了魏帝曹奂,终结了魏国的国祚。

经过祖孙三代人的“不懈努力”,西晋就这么踩着无数人的尸骨建立了。

与许多新生政权不同,司马家的掌权,显得是那么的阴狠毒辣、没有底线。

它因杀戮而生,最终也会因杀戮而亡。

西晋灭亡后,偏安一隅的东晋明帝司马绍,在听闻王导所讲的西晋“建国史”后,竟掩面而泣,羞愧道:“若真如公所说,晋国的国运哪能长远啊!"

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晋书》

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电视剧在给人带来欢笑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宣传真、善、美,光明与正义的职责,但西晋的建国,却充满了阴狠与诡诈,很明显,这段历史与电视剧要宣传的价值观不相符合。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第二、西晋建国52年,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乱。

西晋的第一个“乱”,体现在它的权力分散上。

司马炎称帝后,决定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大封宗室王。

他认为曹魏皇帝之所以这么不扛打,主要是因为宗室王爷手里没权,没法保卫自己的皇帝。

为了避免重蹈曹魏的覆辙,司马炎不仅大封宗室王,还让王爷们手握军权,“广置军士、以郡为国”。

这就导致各路诸侯王拥兵自重、各自为战,成了朝廷上最大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西晋的第二个“乱”,体现在生活作风上。

晋武帝司马炎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司马炎爱好女色,在灭掉吴国时,就曾“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由于皇宫里美女太多,一到晚上司马炎不知该宠幸哪个,就别出心裁,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坐在羊车上,羊停在哪个宫室门口,司马炎就留宿在哪儿,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成语“羊车望幸”。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司马炎奢侈无度,西晋的公卿富贾自然不甘落于人后。

散骑常侍石崇为了彰显豪富,就命仆人把蜡烛当柴火烧,司马炎的舅舅王凯为了和石崇斗富,不惜用价值万金的紫丝在家门口,编成了长达四十里的屏障,时人纷纷感慨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西晋的第三个“乱”,体现在它的政权更迭上。

司马炎,被一个傻儿子司马衷坑惨了。

更确切点说,司马炎是自己挖了个坑,然后把自己和西晋给套进去了。

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按说,太子之位并不是非司马衷不可。

但司马炎就认定“嫡长子继承制”,偏偏嫡长子早夭,嫡次子司马衷是个傻子。

司马衷傻到什么程度呢?那句著名的“何不食肉糜”,就出自这位仁兄之口。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晋书·惠帝纪》

司马炎也觉得自己这位太子实在不堪大任,屡次有了动摇之心,但看到司马衷唯一的儿子司马遹酷似祖父司马懿时,司马炎又坚定了信念:

只有传位给司马衷,这晋朝的皇位才能最终落到好孙子司马遹手里!

公元290年,为了让傻儿子坐稳皇位,司马炎临终前煞费苦心,选中了两位辅政大臣,一位是国丈杨骏、另一位是汝南王司马亮。

杨骏是太子的亲外公,又没有儿子,而司马亮一向没有野心,是朝中众所周知的“老好人”。

他们一个代表了外戚势力,一个代表了司马宗室,这对辅政,既能互相牵制,又一致效忠于新皇,这样的安排,简直完美啊!

然而,让司马炎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自己引以为傲的“托孤计划”,竟会毁在一个女人手里。

这个女人姓,名南风,是司马衷的妻子,据说长相粗犷,心狠手辣。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司马炎一闭眼,杨骏就仗着国丈的身份,让闺女杨太后颁布了一道诏书,甩掉了汝南王司马亮,封自己为唯一的顾命大臣。

司马亮明知杨骏背弃了先帝的旨意,在搞事情,但他决心将佛系进行到底,不仅不找杨骏对质,反而脚底抹油,一溜烟跑到了许昌,彻底过上了“躺平”的生活。

杨骏大喜过望,立即着手在朝中、在禁军中,安插亲信。

贾南风见杨家父女,把自己这位皇后当成了小透明,顿时恶从胆边生,想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但贾家毕竟不如杨家势大,思来想去,贾南风决定在朝中找一个同盟者,这个人得有野心,还得有实力,更重要的得口碑不好、不能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这么一番排除法之后,贾南风找到了楚王司马玮

他们的计划非常简单粗暴:司马玮带兵入京,防止京外作乱,而贾南风鼓动禁军,杀死杨骏。

什么权谋、智计,统统不要!

这是多瞧不起权倾朝野的杨骏啊!

可出人意料的是,杨骏竟这么轻而易举被干掉了。

更出人意料的是,贾南风事后论功行赏,竟将这头功记在了汝南王司马亮头上,楚王司马玮气得七窍生烟,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将仇恨的种子,全部撒向了司马亮。

司马家这种“张冠李戴”的本事,真让人看得目瞪口呆,“八王之乱”也就此揭开了序幕。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由于“八王之乱”太过混乱,为了方便理解,我就简而化之,将“八王之乱”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借刀杀人。

贾南风成功挑起了司马亮与司马玮之间的矛盾,然后借司马玮之手除掉司马亮,然后又打着晋惠帝司马衷的旗号,除掉了司马玮。

丑皇后贾南风,终于迎来了大女主时代!

第二阶段:螳螂捕蝉。

由于贾南风在后宫里太能玩,太不把傻子皇帝放在眼里,司马家的一些王爷看不过去了,遂决定废了贾南风,这其中,尤以赵王司马伦势力最大。

司马伦是个很有心机的王爷。

他先表明自己的立场,绝对跟贾皇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然后,力劝贾南风杀了太子司马遹,因为司马遹不是贾南风所生,一旦他登基,虐待过他的贾南风肯定没好果子吃。

贾南风一听是这么理,当即命人毒死了太子司马遹。

谁知,太子的死讯刚传出,司马伦就以此为把柄,用一杯金屑酒逼死了贾南风。

不久,司马伦把傻皇帝司马衷赶下了台,自己登基称帝。

一石激起千层浪,司马伦“以身试法”,证明这皇位,司马家人人可座。

就这样,司马家的叔伯兄弟们纷纷摩拳擦掌,人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当皇帝。

八王之乱进入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司马混战。

经过司马炎、司马衷的大肆分封,司马家的王爷们很多,但皇位只有一个。

怎么办?只管上场呗。

这时的西晋,完全失去了秩序,晋惠帝司马衷像吉祥物一样,被抢来抢去,成了各路王爷手中的“人质”。

齐王司马冏因不满司马伦的统治,率军攻入洛阳,捅死司马伦,又扶持司马衷上位,大权独揽;

长沙王司马乂后者居上,转过头杀了司马冏;

紧接着,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上场。

……

一堆司马老爷们就这么打来打去,整整混战了16年。

最后,司马越胜出,司马衷失去了人质的价值,被一块饼毒死了。

鉴于司马伦的教训太过深刻,司马越并没有自己当皇帝,而是又立了一个傀儡——司马炽

公元306年,战火纷飞的“八王之乱”才总算平息下来。

次年,23岁的司马炽正式登基为晋怀帝,改年号“永嘉”。

结果,司马炽一登基,就翻脸不认人,将司马越当做了头号消灭对象。

就在二人斗得不亦乐乎时,匈奴的首领刘渊已建立了“汉国”,并派大将刘曜 、刘钦、 刘聪 、 石勒等人占据了西晋北部的数座城池。

周边的少数民族也伺机而动,鲜卑、羯、氐、羌等纷纷起兵,都想在西晋的地盘上分一杯羹。

西晋亡国的丧钟已然敲响。

在历史上12个统一王朝里,西晋显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西晋建国52年,有38年的时间都在内乱、混战、阴谋、杀戮中度过,由于司马家内耗太过严重,所以当外敌入侵时,当政的晋怀帝竟连一次像样的反击,也组织不起来。

每部电视剧都有1-2个贯穿全剧的主角人物,可西晋的主角人物是谁?恐怕没人说得清楚,自司马炎下线后,各路司马王爷粉墨登场,但没有一个人是最后的赢家,司马复司马,司马何其多,光记住这些司马人名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了,更别提他们做的那些事了。

所以,如果有人想把这段历史拍成电视剧,那工作量绝对是巨大的。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第三、西晋亡国的过程太过血腥、屈辱。

公元311年5月,司马越决意亲率大军讨伐石勒

然而,司马越刚离开京城,晋怀帝就给亲信苟晞下了一道密诏,要他半路截杀司马越!

司马越悲愤不已,当即喷出一口鲜血,几天后就死在了讨伐外敌的路上。

没了统帅,大军只能带着司马越的棺椁,返回东海国安葬,没成想,石勒紧随而至。

双方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展开激战,

石勒以骑兵围住群龙无首的十万士众,下令用弓箭射杀,一时间,王公贵族、将领军士和黎民百姓竞相踩踏,十万余人全被歼灭。

司马越的尸首,也被石勒开棺焚毁。

“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晋书》

之后,刘聪、刘曜、王弥等率大军,攻陷西晋的都城洛阳。

晋怀帝司马炽被俘,太子司马诠及官员、百姓三万余人被杀,皇宫女子不论身份贵贱,尽数被掳走。

刘曜还下令将西晋皇陵盗掘一空,然后一把火烧了皇宫。

皇宫内火势熏天,皇宫外更是尸骸遍野,宛如人间炼狱。侥幸活下来的百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只能铤而走险,“以人相食”

为了羞辱晋怀帝,刘聪故意让他在众臣面前为自己倒酒,西晋旧臣见状,纷纷嚎啕大哭,刘聪心生不满,当即就给晋怀帝赐了一杯毒酒。

与晋怀帝一道被俘的,还有皇后梁兰壁,晋惠帝司马衷的继任皇后羊献容、已故太子司马遹的妃子王惠风。

其中,梁兰壁被掳后下落不明,有人说她不堪受辱,自尽而亡,有人说她被转卖为奴,受尽侮辱。

羊献容被刘曜所接收,由于她年轻貌美、颇有头脑,刘曜对她很是宠爱。后来,刘曜称帝,羊献容还被封为皇后,生下了三个儿子。

王惠风则被刘曜赏给了手下大将乔属,面对乔属的非礼,王惠风拔剑怒斥:“我身为太子妃,岂能被你这等胡虏劣种所辱。”

说完,王惠风自杀身亡。

在混乱中,羊献容的独女清河公主,被当做奴隶卖来卖去,最后被卖到吴兴县,受尽折磨,直到司马睿建立东晋,才将她救出水火。

晋怀帝被杀后,西晋旧臣在长安拥立了晋怀帝的侄子司马邺,做了天子,他就是晋愍帝

由于西晋无法组织起有力的抵抗,4年后,长安也被攻破,晋愍帝坐羊车出降。

公元317年,建国仅51年的西晋,正式灭亡。

被俘晋愍帝的命运,和晋怀帝差不多。

次年,刘聪外出打猎,不仅让晋愍帝为他倒酒,还让他伺候自己上厕所,极尽侮辱之能事,在座的西晋旧臣又是一阵痛哭,结果,晋愍帝又被毒杀了。

盛极一时的司马家族,最终惨遭灭门。

入侵的胡人待皇室尚且如此,更别提对普通老百姓了。

“怜我汉家儿,惨做两脚羊。

只恨为人身,家破又人亡。”

胡人入侵晋地,从来不带军粮,他们每到一地就大肆掠夺汉家女子,称其为“两脚羊”,白天把她们当军粮宰杀烹食,晚上则当玩物取乐。

中原大地完全成了胡人竞相猎杀的战场。

据史学家统计,自西晋被灭,到冉闵灭羯赵,中原地区的汉人死亡人数达千万以上。

西晋,由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少数民族歼灭的国家、第一个让华夏文明受到血洗的国家、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皇室被全歼的国家。

西晋灭亡的这段历史,由于太过血腥、暴力和屈辱,很容易让人血压升高、内心产生严重的不适感,如果将这段历史搬上荧幕,那它就不像历史剧,更像是恐怖片。

为什么电视剧只拍三国,不拍三国统一之后?

总结:

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它乱的“有秩序”,即便在曹操、孙权、刘备打得最不可开交的时候,汉王朝和它的影响力、约束力依然存在,所以,每个人的行为和观念都会受到江湖道义、儒家伦理、官场规则等方面的制约。

即便后来,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自己建魏称帝,他推行的仍然是儒家治国那一套社会秩序。

然而,自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氏逐渐掌权开始,整个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就一点点崩塌了。

虽然后来,司马炎统一了三国,但这个来之不易的大统一,却让中原大地陷入了长达260多年的至暗时刻,以致五胡乱华,又一次开上了历史的倒车。

大家看电视剧,无非就是图个娱乐或以史为鉴,西晋统一后的历史,既无法提供情绪价值,也无法提供实用价值,所以,电视剧自然不肯拍它了。

西晋落得如此结局,是成也司马懿,败也司马懿啊!

优秀作者:若愚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