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问: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玄武门事变时,太子府第一猛将突然率兵杀来,猛攻玄武门,逼得李世民一度束手无策,最终只得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砍下示众,才化解危机。

事实上,玄武门事变前,李建成已经收到风声,但他太大意了,直接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得到风声这事儿是这样的:

当时,李渊为了打掉李世民的夺嫡之心,先是将秦王府的核心谋士成员房玄龄、杜如晦驱逐出秦王府,解散了李世民的谋士团队。

接着又利用突厥进犯的机会,将统兵之权给了李元吉,并且把秦王府的尉迟恭、程咬金、秦叔宝以及精锐士兵划归李元吉帐下,随军出征。

意图很明显,这是要架空李世民,瓦解他手里的权力。

李世民自然不愿坐以待毙,于是发起了反击!

他先是跑到皇宫面见李渊,状告李建成和李元吉秽乱后宫,请求李渊将这二人治罪。

李渊表示,第二天会亲自召见李建成和李元吉调查清楚再作决断,这就给了李世民绝佳的机会。

因为李世民可以利用这24小时时间,部署好一切,在进宫的必经之路玄武门伏击李建成。

正当李世民抓紧时间秘密展开部署时,李建成的情报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来李世民状告李建成这事儿被李渊后宫的张婕妤探听到了,她顿时感觉大事不妙,当即就秘密差人前往太子府将此事密报给了李建成。

秽乱后宫,这可是十分严重的罪行,一旦查实,李建成不仅保不住太子之位,甚至会面临严峻的处罚。

所以,李元吉当场就建议,应该集结太子府的军队以自守,称病不朝,看看形势如何发展再作打算。

可李建成太过自信了,他觉得李世民已经被李渊拔了牙齿,如今的秦王府根本掀不起风浪。

所以,李建成表示:咱们的军队已经集结起来,随时待命,真要有什么事,也能随时出动,我们大可放心进宫。

世民长孙无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门。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乃俱入,趣玄武门。——《资治通鉴》

就这样,李建成错失了一次保住性命的机会。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而李世民这边,正抓紧时间进行秘密部署!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在玄武门部署了军队,伏击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事儿就牵扯到玄武门守将的问题。

玄武门属于皇宫重地,掌管此处禁军的守将凭什么听李世民的?

事实上,玄武门守将常何,是李世民的人,而且其他两名将领敬君弘、吕世衡等也被策反了。

根据收藏在法国的《常何墓碑碑文》记载,常何是瓦岗军出身,既跟着李建成打过仗,也跟着李世民打过仗。

但在武德七年被李世民召入京城,并安排到了玄武门这个十分重要的地方上班。

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敦煌莫高窟《常何墓碑》残卷

而玄武门事变发生在武德九年,也就是说,李世民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把常何秘密收入自己麾下了。

所以,玄武门事变之前,常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暗中把李世民的伏击队伍放进玄武门隐蔽起来,还在第二天和李世民一起和太子府军队作战。

另外,李世民当时身在京城,嫡系军队不在身边,秦王府虽然有精兵猛将,但规模很小,不够用,所以他干脆秘密释放囚犯,发给他们武器作战。

前前后后拼凑出一支800人规模的武装力量,然后通过常何的关系部署到了玄武门。

一切部署妥当之后,就等着李建成和李元吉到来了,而那一晚,注定是不眠之夜。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玄武门事变的过程。

第二天,李建成和李元吉果然独自进宫,谁知,当这二人进入玄武门后,发现周围异常宁静,而且寂静得让人心生寒意。

兴许是察觉到了危险,李建成顿时感到不妙,与李元吉对视一秒后,立马转身,两人撒腿就往回跑。

这时,李世民眼见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当机立断,迅速带着人就追了上去。

可一时半会儿又追不上,眼看着李建成就要冲出玄武门。

关键时刻,李世民立即张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李建成当场中箭,倒地身亡。

李元吉见状,立刻就有了灵感,于是也张弓搭箭,朝着李世民就射了出去。

谁知,李元吉的箭术实在太烂,连续射了三箭都没射中。

这时,李世民不慌不忙地再次张弓搭箭,又射出一箭,李元吉应弦倒地。

虽然两箭都射中了,但李世民也不敢大意,于是骑着马冲过去查看这二人是否死了。

兴许是亲手杀了两个亲兄弟,李世民的内心可能已经十分恍惚,头脑一片空白,所以刚走到接近李元吉的位置时,隐约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竟然坠落马下。

就在这一刹那,李元吉突然起身,拿起弓弩,用箭弦的一面突然从后面勒住李世民的脖子,试图将其勒死。

随着李元吉力道的加深,李世民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满脸通红、青筋暴起,眼看着就要下地府陪李建成了。

关键时刻,尉迟恭迅速赶到,提起马槊就挑翻了李元吉,并将其当场格杀。

至此,李世民完成了玄武门事变最核心的任务——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不愧是当朝太子,情报网还是很强的,太子刚刚被杀,李世民连刀上的血都没来得及擦,太子府的人就收到了消息。

太子府里不少人听到太子被杀的消息后,纷纷打算逃命。

但太子府猛将冯立却义正言辞地说道:太子待我们不薄,我们岂可在他活着的时候受他恩惠,他死时却逃避他的灾难呢?

于是,冯立和另一位猛将薛万彻商议之后,决定亲率太子府的“长林兵”2000人进攻玄武门。

而玄武门这边,正当李世民松了一口气之时,突然发现太子府的军队正在大举猛攻玄武门。

守卫玄武门的两名将领敬君弘、吕世衡率兵与太子府军队交战之后,由于力量悬殊,当场阵亡。

眼看着太子府军队就要冲进玄武门,李世民手下的猛人张公谨竟然一个人徒手将厚重的宫门给关闭了。

要知道,这宫门可不是普通的门,不仅厚得离谱,而且相当沉重,一般要好几个士兵合力才能将其关闭。

薛万彻、冯立等人见状,当即就率兵猛烈地砸门,奈何宫门的质量实在太好,根本砸不动,他们又没有攻城武器,只能在门外干着急。

这时,薛万彻突然灵光乍泄,突然大声鼓噪呐喊,扬言要率兵血洗秦王府。

身在玄武门之内的李世民听完,顿时大惊失色!

要知道,李世民为了在玄武门设伏,把精兵猛将全都部署在了玄武门,秦王府留守的全是老弱妇孺,薛万彻真要带人去秦王府,那自己怕是要被灭门。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关键时刻,尉迟恭当机立断,在征得李世民同意后,砍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提着这两颗人头,登上玄武门一处较高的位置,将人头向外扔出。

太子府的士兵们一看,太子和齐王都被杀了,顿时泄了气,士气全无,当场四散逃逸,2000人的军队顷刻间原地解散。

冯立和薛万彻见状,也无可奈何,不过,冯立还是撂下一句话:我亲手斩杀了敬君弘,多少也可以回报太子了。

于是,冯立扔掉武器,逃入山林,薛万彻则带着数十骑逃入秦岭山区中。

李建成被诛,其左右多逃散。冯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久之,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逃于野。——《旧唐书》

至此,太子府的军队彻底瓦解。

但李世民的事情还未结束。

按照史书记载的话,是在薛万彻等人散去之后,事态发展的进度直接快进到了尉迟恭带着人来到李渊身边,要求李渊把兵权交给李世民。

这事儿估计抹去了很多细节。

尉迟恭是如何越过重重禁军守卫,来到李渊身边的,为什么李渊明明应该是在皇宫坐等李建成、李元吉前来,却偏偏在皇宫内湖泛舟?然后被尉迟恭给找到?

很明显,事情的发生的过程被省略或者被李世民抹掉了。

李渊在前一天接见李世民时,对于李世民状告李建成、李元吉秽乱后宫一事,是决定第二天召见李建成、李元吉的。

按照常理,第二天,李渊应该是在宫里坐等李建成、李元吉前来,然后当面把事情弄清楚才对。

可尉迟恭找到李渊时,他是和心腹大臣裴寂、萧瑀等在皇宫内湖泛舟,这十分反常。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为了解开这个问题,我发现还有个反常的人物——侯君集。

侯君集在玄武门事变中,究竟干了什么事情,史书上丝毫没有记载,可他在事后却受到了高规格封赏,实封1000户,仅次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这种一等功臣。

要知道,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都是李世民的心腹谋士,参与了玄武门事变的谋划和实施,尉迟恭更是忙前忙后,还亲手咔嚓了李元吉。

但侯君集的事情,完全没有任何记载。

再联系到李渊竟然出现在皇宫内湖,还在泛舟这么奇怪的举动,大概能推测出,侯君集应该就是玄武门事变被抹去的那部分。

这部分也可以叫做“逼父就范”或者“囚父逼其就范”。

侯君集很可能是奉了李世民的命令,率兵对护卫李渊的禁军采取了武力行动,李渊被迫带着大臣躲到湖上。

最后实在躲不掉了,被尉迟恭给撞上,接着在尉迟恭的威慑下,李渊被迫交出权力。

李世民拿到兵权后,下令京城正在混战的各路人马全部停止交战,立即各回各家,不准生事,这才结束了玄武门事变。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再回到这个问题,太子府的军队为何没来保护李建成?

事实上,李世民根本没给太子府军队以及李渊反应的时间。

从李建成进入玄武门再到被射杀,整个过程最多20分钟了事,不管是李渊还是太子府,即便发现玄武门有变,立即带兵赶来,也救不了李建成。

而且李世民的部署十分得当,他把伏击地点选在了玄武门以内,这样做可以避免被外力影响。

即使太子府的军队提前赶来,只要及时封闭玄武门,外面的军队就攻不进去,李世民大可以安心干掉李建成之后,再对付门外的军队。

这种情况下,一旦李建成进入玄武门,就没有人可以阻止他被杀。

其次,李建成太过于自信,大意了。

当时李世民已经被李渊剥夺统兵之权,解散了谋士团队,并且下令将秦王府精兵猛将调到李元吉帐下出征。

李建成认为李世民此时已经被李渊打残,掀不起风浪,所以面对张婕妤送来情报时,只是集结了军队,并没有听从李元吉让他称病不朝的建议。

反而大摇大摆地进宫,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已经决定孤注一掷,最后丢了性命。

如果他能谨慎一点,听从李元吉的建议,将太子府军队部署在太子府四周守卫,称病不朝,看看局势如何发展再做打算,还能躲过一劫。

优秀作者:烟郭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