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很多地方农民没有土地了,年龄大了也没工作,该怎么生存下去?

问:很多地方农民没有土地了,年龄大了也没工作,该怎么生存下去?

母亲快70岁了,属于被征地农民,现在一年收入在4万左右

我母亲是传统的农村妇女,文化水平只有小学二年级,她除了会简单的算数,连普通话都不会讲。

她在农村一年收入,比一些外出打工的人还要高。

我母亲这辈子,只在刚征收田地的那一年,跟我爸去过外省呆了一个暑假,其他时间,连市里都没去过,都是留在农村干活。

她总是闲不住,台风、下雨天都很少老实呆在家,就是在家,也是忙着。

98年左右,我家就没有土地了,因为村子要整体拆迁,全村所有房子、田地都在征用范围,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补偿了多少钱。

家里拿着钱,在邻村买了块地皮,盖了新房子。

没有田地的农民不代表没有收入,当时我母亲还年轻,她在镇上找了份工作,整天的工作就是拿着模具,印手工蜂窝煤。

虽然下雨天不能开工,但这个收入比种地要高多了。

当然,这个工作也几只做了几年,就没有做了。

因为太累也很脏,印象中,小时候每天晚上母亲回家,全身都黑乎乎的,衣服粘有煤灰。

很多地方农民没有土地了,年龄大了也没工作,该怎么生存下去?

2000年后,镇里的农民开始陆续变富,有亲戚不愿意种地了,他们知道母亲很勤快,就问我母亲,他家地没有人种,你愿意接手吗?

母亲当然很乐意的接受了!

后来隔壁村的人都知道,她愿意种地,好些人想把地让给她送。

她是来者不拒,我家本是一分田地都没有的人家,最多的时候,却有10多亩地。

很多地方农民没有土地了,年龄大了也没工作,该怎么生存下去?

家乡靠海,海风大,盐碱地多,种不了水稻,只能种地瓜、花生、大豆。

地瓜不好卖,也不值钱,花生就值钱多了,一年可以种两季,收获了留一些做种子,其他花生榨油吃,吃不完的拿去卖。

前年一斤花生油卖30元,比某花5升一桶150元左右要贵一倍,但村里好多人愿意买,就卖花生油的收入,她每年就能收获1万左右。

种花生,不是天天要守着田间,只需要偶尔去除草、施肥。

不需要去田间的时候,母亲去兼职做其他的工作。

前些年,镇上建的几个工厂时不时会招人,帮忙他们搞绿化除草,或者打扫卫生等,一天的工钱也有100多。

我母亲也去了,等她60岁了,人家工厂嫌她年龄大,就不愿意招她了。

母亲就少了一份收入,但镇里有人盖房子,也有招小工,工资也不低,一天150~200元,母亲也去了。

还有镇里一些果园,他们时不时也招人。

像是需要有人帮果园除草、套水果袋、摘果子等等,都是一些简单的体力活,给的工资也高,她也都去应聘了。

很多地方农民没有土地了,年龄大了也没工作,该怎么生存下去?

写在最后:

农村被征地的对象,没有了土地,年龄大了,只要能吃苦,其实他们可以找到其他赚钱的路子。

我父亲一个月有2000多退休金,我哥在海外经商,他们都有钱,不愿意母亲每天到处找活干,想让她在家休息。

但母亲就是不听,她说自己能赚钱,不需要花别人的钱。

她也快70岁了,还整天到处打听,哪里有招人干活的。

她在干活期间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一有地方招人,她们都会互相介绍,打电话联系:“某某在招临时工,工资多少,能干几天,你有时间?愿意去做吗”。

方法总比困难多,农村一些人没有田地,不代表就在农村生存不下去,做一些体力活的兼职,收入比种地要高多了(农村临时的活,要靠自己打听,多参加几次,认识的人多了,以后有活,别人会主动联系你的)。

就算是那些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是有养老补贴的。

比如说我们村的老人,在农村养老保险上会有一个身份显示,上面写着被征地对象。

60岁后,一个月能领400多块钱,可能与地方经济有关,或者被征的土地比例有关(我家里的田地是100%被征收,一些是30%,各不相同)。

有些网友说,他们当地的失地养老补贴一个月才100多元。

再加上100多块钱的农村基础养老金,子女每个月给几百块钱,差不多1000左右,足够日常开支了。

最后,如果当初农村养老保险交的档次高,钱多,一个月都能领1000多元的养老金,甚至有些农村,现在老人还能一次性补交。

很多地方农民没有土地了,年龄大了也没工作,该怎么生存下去?

优秀作者:闽乡古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