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问: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徐向前,黄埔一期。林彪,黄埔四期。陈毅,聂荣臻,叶剑英,黄埔教官。陈赓,黄埔一期。罗瑞卿,黄埔武汉六期。许光达,黄埔五期。

杜聿明,黄埔一期。张灵甫,黄埔四期。王耀武,黄埔三期。胡宗南,黄埔一期。宋希濂,黄埔一期。戴笠,黄埔六期。关麟征,黄埔一期。

以上名单仅仅是黄埔群英的一小部分。

然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黄埔举办了好多期,为何前六期多名人,而后来的好多期(到1949年,一共举办了23期),就没有这么有名的将领了呢?

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因,小编就来说一下。

第一,黄埔军校的成立到前六期,时间是1924年到1927年,是国共合作期间,双方是蜜月阶段。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黄埔军校旧址,现在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此时的黄埔军校,汇集了一大群国共双方的优秀青年。他们痛感军阀统治的黑暗,北洋政府的无能,胸怀着救中国的远大理想,汇集到了黄埔。

他们的出身各异,年龄也相差一大截,比如资历最老的范汉杰,在粤军桂军中已经是少将司令,结果又入黄埔一期,从大头兵做起。

年龄最大的李仙洲,本来在山东当小学教师,结果三十岁又投入军营,加入黄埔一期的阵营。

一期中年龄最小的刘咏尧,生于1909年。1924年时年仅仅16岁。比林彪还小2岁,但是林彪入的是四期。

著名的陈赓,则是在湘军中当了5年的小兵之后,在我党的推荐之下,进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陈赓,黄埔一期

一期中最有名的蒋先云,更是被教员和常凯申同时视为自己最出色的学生,创下了入学和毕业考试都是第一的记录。

还有,入选三十六名军事家的蔡申熙,左权,都是一期。刘志丹是黄埔四期。

这些人才,都是一个时代的精萃,从辛亥革命以来,受到新知识新思维的熏陶,立志改变社会现状,结束军阀统治,是辛亥革命以来,十多年时间才培育涌现出来的热血青年。

人才之先天禀赋出色如此,堪称群星荟萃,帅星林立,将星如云啊。

第二,最激扬的年代,最热血的青年。

1924到1927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这点,历史教科书上说得明明白白。国民政府以广东一省之地起家,在我党的帮助下,完成了北伐,打倒了吴佩孚孙传芳段祺瑞。。。这些北洋军阀,直系的张作霖退出关外,到1928年张作霖遇刺死亡,继之的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完成了一统大业。

旧秩序的崩塌,新秩序的建立。这是一个最激扬的年代。

而常凯申,靠着这种种天时地利人和,扶摇直上,从粤军的参谋长,黄埔军校校长,第一军军长,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了一个军事强人,牢牢掌握了军权。

常校长也大力提携他的黄埔学生们。晋升最快的胡宗南,在1927年就已经升任少将师长。

其余的黄埔教官和学生,只要跟着常凯申混的,无不迅速得到升迁。

同一时期,跟着我党走的黄埔学生,由于有出色的军事素质,在我军创建的过程中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徐向前,更是一骑绝尘,在黄埔所有学生中,率先成为了方面军主将,当时徐向前年仅三十岁。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徐向前,黄埔一期

在黄埔前六期阶段,校长此时势力还不够大,非常看重自己的这几批学生,抽空都要分批接见学生,亲自谈话,判断学生的素质,决定是否可以拉拢到自己账下。

六期以后,校长已经是天下一人,职高事繁,再加上前六期学生该提拔的都放位置上了,这方面也就怠慢了,这个因素也不能不提。

第三,英才早成,军事生涯长久。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1924到1927年,后延到1930年代,早期的黄埔生,蒋军方面,由于国民党军规模的迅速扩大,得到了迅速提拔。比如胡宗南,在1928年担任师长后,以后好几年都是师长,1936年方才升为军长,时年40岁。

而我军方面,徐向前1931年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时年30岁;林彪1930年担任红四军军长,时年23岁。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101,黄埔四期

这么年轻的将领担任这样的方面军,军级这样重要的军事领导职务,而且他们的军事生涯又非常长久,也就形成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共这些著名黄埔生将领,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时期)开始,黄埔学生互打,抗战时期,黄埔学生合作打日本,解放战争时期,继续互打。

比如,在东北四平,林彪(黄埔四期)和陈明仁(黄埔一期)的对决,淮海战役,陈赓(黄埔一期)和黄维(黄埔一期)的对决,陕北战场,进军西北西南战役,周士第(黄埔一期)和胡宗南(黄埔一期)的对决等等。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陈明仁,黄埔一期

黄埔军校奇怪之处为何前6期将星如云,后17期却再难出名人?

周士第 黄埔一期

这些黄埔前六期学生都是主将,后面的17期中的学弟,也就只能担任中下级军官,也就难得出名了。

以上几个原因,就造成了黄埔前六期中,将星如云,而后17期中,有名的人就很少了。

本文文字由 诗云历史 原创,写于 寄寄斋。

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优秀作者:诗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