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独立团是怎样的一个建制?

问:独立团是怎样的一个建制?

一、独立团的起源

独立团是一种特殊编制,不属于正规部队的常规编制。

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近现代军队的常规编制都没有所谓的独立团、独立营的说法。

正规军的编制是班排连营团旅师军,部分国家没有旅直接是师辖团,或者没有师,是军辖旅的编制。

但是无论如何,独立团这种特殊的编制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他很难划入常规编制。

在中国独立团的编制最早出现正是来自于我党——叶挺独立团。

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在周恩来等人的推动下,组建了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部队,他就是叶挺独立团。

因为叶挺独立团基本是由我党党员为主组建而成的,与常规国民革命军完全不同。

当时的军部并不愿意指挥这支部队,于是独立团基本就受到中共党组织的直接指挥,于是就有了独立团的说法。

到后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独立团这一特殊编制被我党进行了扩大。

主要原因是因为红军时期我军各个根据地位处各方,无法进行统一整编。

为了方便各地游击队的发展扩大,于是就诞生了大量的独立营和独立团的编制。

比如1934年的皖南独立营,皖南独立团都是由两个地区的游击队分别组编而成。

这种独立团和独立营一般都处于和中央无法联系的独立革命根据地中,直接受当地苏区指挥。

因为无法和上级部队配合作战,因此往往会给予独立营独立团的编制,方便各地统一指挥,也方便各自扩编队伍。

比如皖南独立团,看上去是个团的编制,但是整个团只有五百余人,比李云龙的独立团都不如。

而这种独立团和独立营的目的也不是和当时的国民党正规军作战,而是如游击队一般在地方作战。

他们的作战对象往往是地方的土匪恶霸,保安团警察局等地方武装力量。

同时也是直接受到地方苏区政府指挥,而不是上级的红军师级单位。

二、抗战时期的独立团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独立团编制与红军时期类似,都是非主力作战部队。

原因主要是因为抗战全面爆发后,陕北地区的红军改编后老蒋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分别是115师、120师和129师。

但是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八路军的人数不断壮大,从曾经的三四万人变成了三四十万人。

扩大了十倍的编制蒋介石自然不愿意给,于是就只能自己内部进行编制,于是诞生了大量的独立团。

这种独立团是在主力部队扩编后,额外扩建出来的团,随后就扔到了地方独立发展。

一般几乎每个敌后根据地都会有个独立团,独立营之类的作战单位,往往也都是放养的状态。

从编制上来说,有的隶属于师或者旅的指挥下,也有的直接跨越过师级别的指挥,隶属于八路军总部指挥。

比如著名的百团大战,之所以称之为百团而不是什么五十个师之类的,正是因为八路军中师级单位只有三个,其他大多是以团为单位的作战单位。

而这种独立团的做法也是八路军扩大的主要方式。

八路军在进入日军占领区后,就会派遣小股部队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

这种小股部队一开始都是连,营为单位,但是在地方打游击发展力量逐步扩大。

随着力量的扩大,最后都会给个独立团之类的编制,然后开始逐步正规化。

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八路军在短短几年内,扩大了十多倍的兵力。

三、独立团的地位和作用

独立团不是正规军,也不是常规的作战编制,这就注定了独立团的特殊性。

李云龙经常吐槽自己是后娘养的,因为在八路军的作战序列中,独立团本就不是主力。

在八路军作战序列中,独立团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根据地,扩大部队规模。

同时在敌后以团、营为单位进行游击战,打击日军的据点、后勤等。

相比较李云龙的独立团,七七二团算是真正的八路军老底子,核心部队,是正规八路军三个师编制下的部队。

可以说独立团和七七二团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一般来说都是772团这种主力部队派出无数的连队去地方发展,最终发展出了一个个独立团。

独立团的这种特殊编制也注定了独立团的指挥是特殊的。

一般来说一个抗日根据地最开始只有主力派出的一个连队,随后后来不断扩大,甚至建立了独立团。

但是因为敌后作战的特殊性,没有其他协同的武装,也没有其他直接指挥的上级部队。

因此独立团往往是直接接受根据地的指挥,或者是总部直接派出的命令。

像亮剑中,陈赓直接指挥独立团进行作战其实在现实中是很少的。

四、结语

李云龙和772团的矛盾其实看到这里我们也能够理解了,说到底独立团这类作战单位并不是红军老部队改编而来的,而是抗战后额外扩编而成的。

这就注定了独立团和772团无论是在作战序列还是日常待遇上肯定是有差距的,这也是为什么最终772团团长熊瞎子的军衔比李云龙更高的原因。

原创作者:菜腿爱骑车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