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手握百万雄兵的吴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却一败涂地?

问:手握百万雄兵的吴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却一败涂地?

从军事能力上看,65岁吴三桂甩19岁康熙几条街,如果进军陕西,吴三桂有望推翻清朝,实现霸业。吴三桂的错误,就是进兵江南,忽视了陕西,让康熙逆袭成功。

手握百万雄兵的吴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却一败涂地?

吴三桂,及其麾下的关宁铁骑,是清朝平定中原的核心力量之一,最终扑灭南明并绞死永历皇帝的,就是吴三桂。吴三桂身经百战,精兵悍将众多,远非初生牛犊康熙可比,但吴三桂却犯了战略错误:忽视陕西,进军江南。

一、进军江南,吴三桂获胜概率很小,犯了战略错误

1673年,已经65岁的吴三桂忍无可忍,受不了康熙“削藩”的打击,决定起挑战大清,引起了“三藩之乱”,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之信也跟着造反。

吴三桂起兵,麾下兵马不到3万,却能快速战略四川、江南,饮马长江,足以表明八旗战斗力之低下。此时的八旗,早已没了入关时的雄风,“恩养制度”下逐步成为寄生虫。

“三藩之乱”才半年,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等大部分地区,都落入叛军之手。此时,表面上看,“三藩集团”已经控制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实则不然。

吴三桂进军江南,是巨大的战略错误,清朝战略家周培公曾说:“吴三桂集中兵力攻打江南,而忽视了陕西,必然失败。如果进军陕西,则清朝就危险了。”

进军江南,为何是战略败笔呢?原因很简单,吴三桂无法整合“三藩”,还容易挑起内部矛盾,难以建立一个稳定的基地,结果只能被清朝各个击破。

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彼此没有直接隶属关系,虽然吴三桂实力最强,但其余两位藩王未必给面子,岂能甘愿当下手呢?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尚之信的父亲尚可喜,投奔 清朝比较早,资历也老,吴三桂则是“后起之秀”,两位王爷凭啥听你指挥。

吴三桂想要在江南站稳脚跟,就必须扩大地盘,这就跟耿精忠、尚之信产生了矛盾,甚至出现不必要的冲突。想要缓和彼此关系,吴三桂就必须牺牲利益,至少对江西是如此,这又不利于扩大势力,从而陷入矛盾。

有些人说,如果吴三桂直接东征,夺取南京,截断清朝的粮食运输线,则江南到手,未免过于乐观。江浙地区,耿精忠虎视眈眈,岂能让吴三桂染指?为了福建沿海地区,耿精忠可以跟盟友郑经翻脸,也可以派兵南下,阻止尚之信北上。

耿精忠、尚之信造反,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集团利益,更不是为吴三桂打工。如果吴三桂灭了清朝,耿精忠、尚之信不可能三分天下,最多是裂土封王,这跟清朝又有何区别呢?都是王爷,跟谁不是一样。

清朝可以削藩,难道吴三桂建立的“周朝”,就不会对诸侯王动手吗?与其日后跟吴三桂打仗,不如现在保存实力,坐观局势发展。

“三藩之乱”时,尚之信、耿精忠摇摆不定,集团内部又出现冲突,结果被康熙利用,尚之信、耿精忠相继投降。如此,吴三桂北面、东面都陷入包围,为了打破封锁,提高士气,他才称帝,并全力夺取江西,建立战略屏障,但吴三桂已经没了时间,很快就病逝。

手握百万雄兵的吴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却一败涂地?

进军江南,吴三桂注定要面对“扩大势力”与协调“集团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束缚了手脚,也给清朝重新部署军事赢得时间。如此,吴三桂快速进军的背后实则隐藏失败危险。

再则,清军入关以来,江南人民反抗非常激烈,被屠城的很多,他们对清朝深恶痛绝,也痛恨吴三桂的“卖主求荣”。江南屠戮过重,吴三桂难辞其咎,谁让他勾结清兵入关。永历皇帝遇难,也是吴三桂操作,杀害君父,毫无人性,岂能得到江南民众拥戴呢?

二、进军陕西,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快速结束战斗,康熙估计要搬回辽东

进军江南是战略错误,攻打陕西才是良策。1678年,图海平定蒙古察哈尔叛乱之后,率八旗远征陕西、甘肃,周培公前来献策。图海平定陕西,主要是周培公的功劳,而周培公说出了吴三桂失败的原因:忽视陕西,主攻江南。

那么,进军陕西究竟有何好处呢?首先,吴三桂可以避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三藩”之间的关系。吴三桂主攻打陕西,以湖南、江西作为偏师进攻的方向,可以有效缓和集团内部矛盾,也给耿精忠、尚之信更大的发展空间。

江南的蛋糕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吴三桂夺取江南,摆出独吞的架势,耿精忠、尚之信自然不甘心。如果吴三桂只是“尝试”一下,耿精忠、尚之信足够吃饱,他们对郑经在沿海的活动,也可以表示容忍,换取对方的支持。

其次,陕西的资源,以及群众基础,远比江南好。清军入关时,陕西是李自成的领地,但他很快就失败了,而清军在陕西的屠戮,相对江南而言比较少,人们对吴三桂的怨恨并不深,否则叛徒王辅臣岂能在关中过得那么舒服。

关中的王辅臣,能够调动十几万大军,让康熙胆战心惊,否则也不会一再下旨招抚,并保全他儿子在京城的性命。王辅臣如果铁了心造反,出兵潼关,估计清朝就到此为止了。那么,为何王辅臣决心不强呢?与吴三桂有关。

王辅臣摇摆不定,担心吴三桂吞并他,又担心被康熙剥夺权力,结果只能起兵造反,却观望局势。吴三桂派王屏藩出兵四川、汉中,连战连捷,清朝的西安将军抱头鼠窜,狼狈不堪。但是,王屏藩是偏师,兵力不足,无法给王辅臣足够的支援,让王辅臣对局势缺乏信心,不敢放手一搏。

吴三桂若是全力夺取陕西,将关中作为进军重点,亲自率马宝、胡国柱、王屏藩等猛人北上,则王辅臣必定会支持,因为他曾经是吴三桂的部将,况且“吴军”主力云集,也容不得王辅臣犹豫。

再则,关中土地肥沃,地势险要,与四川、云南、贵州又可以连成一片,从而建构起稳定的战略后方,给前线军队足够的后勤支持。想当年,刘邦实力弱小,最终击败项羽,就是借助关中、四川的资源,从而建立汉朝。

可以设想下,吴三桂夺取了关中,构建起关中、四川、贵州、云南基地,又占领湖南、湖北部分地区,大后方的安全有了保障。耿精忠、尚之信、郑经也分到了足够的“蛋糕”,大清在江南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草原上的蒙古骑兵,看到清朝的颓势,布尔尼在京师东北部起兵,准噶尔也会乘势南下分一杯羹,清朝就剩下北方一隅。

东面是强大的吴三桂军团;南面是耿精忠、尚之信集团,天津沿海还要防御郑经的海军;北方则是劲敌蒙古铁骑,足以让康熙焦头烂额。此时,吴三桂凭借强大的军队,以及充足的后勤补给,率兵杀出潼关,沿着李自成的路线,直奔燕京而来,与八旗在平原上决战,则康熙必败。

手握百万雄兵的吴三桂,攻陷清朝半壁江山,为何最后却一败涂地?

八旗已经不重用,且人数太少,还要迎战蒙古、尚之信、耿精忠、郑经,康熙多线作战,力不从心,岂能不失败呢?康熙战败,迁都江南自然是不可能,唯一的活路就是去东北,回到老家打猎,在原始森林中生活。

可惜的是,吴三桂偏偏进军江南,导致“三藩”矛盾加剧,陕西的王辅臣摇摆不定,察哈尔的蒙古亲王布尔尼孤军奋战,得不到策应,准噶尔也不想行动,康熙终于缓过气来。

康熙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布尔尼被图海带着一帮“包衣”平定,王辅臣、耿精忠、尚之信相继投降,“三藩之乱”就剩下吴三桂在苦苦支撑。此时,吴三桂的北面、东面都是敌人,“大周”领土不断被蚕食,岂能不失败呢?

那么,为何吴三桂不进军陕西,非要进攻江南,往湖南方向打呢?笔者认为,吴三桂缺乏战略眼光是其中重要原因,关键是吴三桂年纪已经很大,他只想向朝廷施加压力,让康熙收回“削藩”的圣旨,跟明朝的沐英家族一样,世代统治云南地区,而不是要自己当皇帝,重新洗牌。

吴三桂夺取湖南后,驻守武昌的八旗闻风丧胆,龟缩城内。此时,吴应熊、吴世琳还在北京,吴三桂想借此机会对康熙妥协,释放“友善”信号。所以,吴三桂并未乘势夺取湖北,而是重兵布防岳州,阻止清军南下。但是,吴三桂低估了康熙的决心,也高估了建宁公主(康熙姑姑)的影响力,吴应熊、吴世琳都被绞死。

参考书目:《清史稿》

原创作者:岩岩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