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

问: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

提起孙殿英,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东陵大盗”这个称号:民国十七年(西历1928年),国民党军阀孙殿英盗挖了清朝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并由此而得名。

孙殿英选择盗墓,在当时,具备一定程度的无奈性。从民国元年(西历1912年)开始,到民国三十八年(西历1949年)为止,中国始终处于军阀割据的战乱状态,不论是起初的北洋军阀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党政府,都无力对全国的军政,进行有效的管理。也由此,导致了最高执政者对不同的势力采取不同的态度。孙殿英虽然归附于南京国民党政府,但是并不属于国民党的中央军序列,而是属于实力较弱的杂牌军。南京政府历来对杂牌军采取打压态度,军费方面时常拖欠。孙殿英需要自谋生路,自己想办法解决军费问题。于是有了孙殿英盗墓这一事件的发生,

孙殿英盗墓是1928年7月中旬开始,到8月份就已经开始到处销赃,并被卫戍司令部查货,接着盗墓一事被揭发出来。这在满人特别是满清皇室中引起轰动,清室优待条款里有一条就是保证皇陵的安全,这件事发生后政治影响可想而知。所以孙殿英此时也就没功夫继续盗墓,只想着如何四面打点关系,避免军事法庭的责任追究。据说是将九龙宝剑委托戴笠送给了老蒋,还有一把宝剑托戴笠送给何应钦,慈禧的翡翠西瓜托戴笠送给宋子文,慈禧口中压舌的夜明珠托戴笠送给宋美龄,另以乾隆的朝珠作为答谢戴笠的礼物。这件盗墓案件由军事法庭展开调查,从1928年12月到次年6月才结束,最终孙殿英躲过审判。

而令人费解的是,清代乾隆朝时期的宠臣和珅的陵墓,也在孙殿英的防区内,但是,孙殿英并没有选择盗挖和珅的陵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孙殿英选择对和陵网开一面?

在中国历史上,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有着贪污之王的称号。一般人印象里,和珅仅仅是一个善于贪污、弄权的奸臣。

但实际上,和珅本身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论文化,和珅写得出令人称赞的诗歌,同时会讲满语、汉语、蒙古语和藏语;论武力,和珅是侍卫出身。也正因为和珅的才华惊人,才能得到乾隆帝的信任和青睐,并取得大权。

和珅的精明加上眼界、学识,以及手中掌握着大权,这些要素归纳在一起,为和珅聚敛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嘉庆四年(西历1799)年,嘉庆皇帝诛杀和珅,并命人查抄和珅的家产,赫然发现,和珅的家产数量总和,相当于大清帝国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可以说,和珅的财富,要比嘉庆帝还富有。

和珅被嘉庆帝赐死后不久,其子丰绅殷德也在几年后莫名其妙死了,和珅家族很快落败。

孙殿英盗墓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清东陵的皇家陵墓,这座皇家园陵里坐落着15座陵墓,安葬着5位帝王,15位皇后,嫔妃、皇子、公主加一起161人,孙殿英守着这么大一个皇家陵墓群,又何必再去盗和珅的墓呢?而且盗墓得手后,此时造成较大社会舆论,孙殿英根本没功夫再进行盗墓行动,他更需要忙于打点关系躲避追责。再者,和珅是被嘉庆帝抄了家,和珅墓的诱惑也就大打折扣。而且和珅墓至今也无法确定位置,只有零星的史料记载了大致方位,盗墓还需要定穴,难度太大。

原创作者:为了明天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