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到,老话“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有啥可怕?今年啥情况
转眼已是农历三月,大地也终于越过闰月和倒春寒,到了春和景明的暮春三月。老话说“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些日子有啥特点?到底怕什么?
1·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怕啥?
春季是大地上万物复苏的季节,立春过后,大地上阳气升腾,河面化冰、草木萌出;惊蛰过后桃花盛开、鸟语花香。清明过后,垂柳依依、风和日暖。天气越来越热,大地万物也越来越繁茂。
三月正是季节由春到夏过渡交替的月份,这时候春季木的力量已经隐藏,夏季的火气开始显现,特别是谷雨节气之后,夏季的力量明显已经超过了春季的力量。
夏季的特征就是炎热和多雨,所以谷雨节气过后气温节节攀升,雨量也在不断地增多。
这时田里越冬的作物正在抽穗、涨角,晚种的作物正在出苗育秧,万物都处在需要大量雨水滋润的关键时期。如果这阶段雨量丰沛,就标志着今年会有好收成;而干旱少雨的天气不但会造成作物歉收,更预示着今年夏季干热雨少。
所以如果三月适当下雨,作物可以在雨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授粉、灌浆等,就预示着今年会是个大丰收年。
有道是“谷雨麦抽穗,立夏麦头齐”,立夏时已是四月,这时候油菜正需收割,小麦籽已经基本灌浆完成,正需要阳光和温度,等待最终的成熟,再下雨就会出现倒伏影响收成。
所以“三月怕三七”怕的是干旱,“四月怕初一”怕的是有雨。
2·今年三月“三个七”啥日子?
今年三月的三个七有点特殊,因为“三个七”都逢甲日。三月初七是甲寅日,十七是立夏、也是甲子日;三月二十七是甲戌日。
按传统历法,一甲管一旬,也就是十天。老话说“六甲无云,一旬少雨”“甲头有雨,十天难晴”,这三个“七”全是甲日,如果全都有雨的话,代表这一个月基本都没有晴天。
三月初七是甲寅日,《开元占经》中说:三月七日,当雨不雨,谷贵。农谚中也说“三月初七雨淋淋,场里麦子埋脚跟;三月初七太阳晒,缸里仓里都没麦”,是说三月初七有雨主收,无雨主歉。
三月十七是立夏,老话说“立夏不下,干断塘坝”“立夏不起阵,起阵好收成”,“起阵”指的是下阵雨。是说立夏如果下雨就会有好收成,如果不下就会出现长时间的干旱。
三月二十七是甲戌日,《田家五行》里说“久晴逢戌雨”,就算前期干旱,到了戌日也容易下雨。
今年三月的“三个七”都逢甲日,古籍《五行书》中称:甲逢单日为雄,遇双日为雌。认为雄甲若有雨,雨会下得比较大,容易造成连阴雨、下个不停。当然如果这些甲日都是晴天,也就预示着整个三月都会比较干旱。
3·今年“三个七”的特殊之处
今年三月三个七的特殊之处,也是全部“逢甲”。三月初七是甲寅日,《开元占经》里说“春甲寅乙卯雨,雨入地五寸,谷小贵”。意思是甲日容易变天,如果春季的甲寅和乙卯日有雨,雨还下得比较大,那就会造成谷物歉收。
三月十七是甲子日,唐代《占四时甲子雨》中说: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是说夏季的甲子日下雨,容易造成水涝,出入都需要靠“船”才可以。
并且甲子为“六甲”之首,当日的天气还会影响到后面两个月的降雨情况。也就是说如果今年立夏有雨,代表这个夏天都会雨多成涝。
三月二十七是甲戌日,逢雄甲又为戌,是特别容易下雨的日子,而这时已经接近四月初一,如果有连阴雨势必影响庄稼收成。
再说四月初一,《开元占经》里说:四月朔日见风雨,米贵,麦恶,赤地千里。称四月初一宜晴不宜雨。
而四月初一是丁丑日,丁丑和本来就为“雨土”日和“雨化”日,为太阴湿土,主多有雨下。而农谚中却说“三月怕旱,四月怕雨”“四月初一下了雨,麦子要从水里取”“初一有雨下半月”“初一十五天不明,这月天公休见晴”,都认为四月初一下雨会连续下,并且会对收成不好。
总的来说,三月的三个七都是雄甲,有雨会连续下,连续的阴雨不但会伤作物歉收,还会引发持续降温伤人也伤谷;四月初一更不宜下雨,如果有雨也会使今年的谷物收成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