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为什么农村养猪越来越少?是什么成为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管现代生活多么快速变化,最怀念的莫过于我们农村习俗——杀年猪了。眼看着过年杀年猪的声音不绝于耳,也是我们村里一直没有淡化的习俗,是我们农村文化在冬日里一个温馨的生活节拍。

那喷香的杀猪菜,是一种家的回忆,也是一缕乡愁,是我们大家伙儿在寒冬腊月最殷切的期待。这种杀猪菜虽然在城里饭店都能吃到,但是却少了原汁原味的乡情氛围。

最近几年光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养猪的人不再像从前那样多了,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农村养猪越来越少?是什么成为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农村长大的人都知道,从前每家每户都养几头猪,从不喂猪饲料。给猪吃的是剩饭菜、杂粮、淘米的泔水等等、夏天在田间给猪挖野菜、进山打猪草。这样养出来的猪虽然长不了太大,200多斤却口感好极了。

但是后来,村里养猪的越来越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为什么农村养猪越来越少?是什么成为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村里去城里打工的人多了

最近几十年,国家变化发展很快,留在农村种地、养猪的人越来越少,都跑到城里去打工了,而养猪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疏于管理,养猪的人也越来越少。

为什么农村养猪越来越少?是什么成为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养猪效益问题

养猪的目的由最开始的“吃肉”变成了“利益”。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花费过多时间、精力养猪只为了吃肉了,大多数利益驱使,都是为了在猪价好的时候卖猪肉和生猪,好好挣上一笔。因为之前生猪价格并不高,所以经济效益也不高,偶尔出现猪价不稳定,波动的情况,很多养猪人再也支撑不下去。

尤其最近几年,中国的猪价不稳定、市场行情不好,养猪人没钱赚,或者没有生猪存栏,经历了反复折腾,再也招架不住,大家不得不放弃养猪这一行。

为什么农村养猪越来越少?是什么成为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态环保

近两年,非瘟、蓝耳等各种大病小灾不断,如果说小病小灾能“顶”得过去的话,但是大型瘟疫就好像给了养猪人一记重锤。一旦猪只大规模死亡,对于养猪人来说就是巨大损失;

加之国家已经强调环保工作,对养猪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国家出台了禁养区、适养区和限养区,而很多小型养殖户没有取得处理猪粪等垃圾的相应资质,不能再“任性养猪”,最终关闭。

鉴于以上两点,对于养殖户来说是致命打击,由于无法抵抗风险,再也无心养猪。

为什么农村养猪越来越少?是什么成为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国养猪产业化

我国已从散户养猪逐渐变成了规模场养猪,很多崭露头角的大型养猪场的出现,冲击了农村养猪市场。在规模化养猪场已成为主流的今天,万头猪场、十万头猪场甚至百万头猪场不断走入我们的视野。

规模猪场优势十分显著,国家大力支持技术养猪,要求技术先进、养殖环境要求高,还要有专门的排污设施。所以最终导致小型散户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步减少,而且小规模散养户没有国家补贴政策,养猪人积极性不高。

加之猪周期的出现,竞争加大,不断挤压散户养猪人,最终导致养猪利润变小,甚至亏损不断,导致大规模散户养猪人被动退出。

为什么农村养猪越来越少?是什么成为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国居民收入提高

从前吃上一口猪肉简直奢侈,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有口福。现在居民收入提高,家家有肉吃,天天有肉吃,想吃就吃,所以猪肉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是“稀缺资源”。所以杀年猪的习俗有的地方已经慢慢被取消,加之农村户户盖高楼,院子里也没有什么养猪的空间。

为什么农村养猪越来越少?是什么成为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养殖成本大大增加

近几年,养猪所需成本大大提高:人工、饲料价格疯涨、猪病变异越来越多等等都成为了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成本的提高造成养猪赚钱难。

从前为了节约饲料可以用剩饭菜泔水喂猪,近几年来国家禁止泔水喂猪,因为泔水对猪不安全,发酵易产生毒素,而且喂猪也导致猪只发病,传播猪病的同时也可能传播人类疾病。

为什么农村养猪越来越少?是什么成为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养户也会越来越少,这是大势所趋,还有就是和上文说的几点因素密不可分。

那么,各位养猪的小伙伴,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你们村里还杀年猪吗?村里的养猪人是不是也越来越少了呢?您还在坚持养猪吗?欢迎各位小伙伴在下方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