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俗话说:“闰月立碑4不做,平平安安无灾祸”,哪4件事
时间真快,已经来到3月末,这就意味着与清明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而很多人想在清明上坟时,顺便将没有立碑的自家坟墓的墓碑给立上,但是关于立碑的讲究其实有很多,尤其今年清明赶上闰二月,很多人觉得这个时间段是不能上坟、动土、立碑的,那么到底清明逢闰月,能立碑吗?俗话说:“闰月立碑4不做,平平安安无灾祸”,哪4件事?快点和小鹿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逢闰月,能立碑吗?其实从风水角度来说,立碑也是需要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的,但是一年当中有两个时间段除外,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是不需要择日的。一个日子就是清明节前后,而很多晚辈都习惯于选择在清明节前一周与后一周来给逝去先人立碑;另一个日子就是十月初一前后,因为十月初一是众所周知的“寒衣节”,又叫“冥阴节”。民间认为立碑属于修缮阴宅的事宜,所以安排在“鬼月”是比较合适的。、
而今年的清明赶上闰二月,很多网上的说法是闰二月清明不适合上坟、动土等等,因为闰二月属于一年中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鬼门关不开,就算上坟祭祀,祖先也收不到祭品和纸钱,还有就是家人怕在这多出来的一个月上坟会“防重”,家中接二连三有不好的事儿发生。
其实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什么根据,因为立碑的目的在于缅怀先人,墓碑就像墓地的大门一样,吸收外界的各种气息,也会对自家后人有运势的影响,上面记载了先人的信息与生平事迹,既方便了晚辈寻找也方便了将先人的精神进行传承,这也是孝道的体现,如果没有墓碑就成了一个“无主坟”,也就没有了后辈的记挂,所以墓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祖先当然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墓碑记载的名字和生平,永远被后人记得、怀念,当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与说法,所以今年清明在闰二月立碑也是可以的!
一. 碑体不宜过大很多人抱着攀比之心将自家祖先的墓碑越修越大,越修越气派、豪华,好像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彰显自家的经济实力。但是从风水角度来讲,墓碑并不是碑体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大气场越强,一般古代皇帝、将军和现代的伟人墓碑修葺的是非常宏伟的,但是普通人的碑体过大会打破阴阳平衡,晚辈也有可能因此“负重”过大,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担不起”运势,也会由于碑体过大被周边煞气反噬,反而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反作用”。
所以普通人去世后的墓碑的体积应该和本身的墓地、坟头比例合适比较好,民间一直有墓碑高度不能高过脖子、矮不能矮过肚子的说法,过大也会显得头重脚轻,因此在闰二月给祖先立碑时,要选择合适的碑体大小。
二. 意外、无后与罪人不宜立碑民间素来有句关于立碑的俗语:“墓碑三不立,立后家人弃”,意思就是三类人是不能立碑的,首先就是出意外而去世的一类人,因为这类人的去世对家庭来说是一种打击,家人内心也是十分悲痛的,再去立碑相当于家人的再次“冲击”,所以也不想将此事翻出来,再去立碑;
其次是无后之人不立碑,这是因为古代向来看重家庭的人丁兴旺与香火传承,如果没有结婚,没有后代子孙,这属于大不孝的行为,也没子孙后人去立碑的,因为立碑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后人寻找墓碑来进行祭拜,所以这类人去世,一般都是一个坟包;
作奸犯科、做尽恶事之人去世后,是不允许立碑的,因为他们对社会没有贡献,反而扰乱治安,遭人唾弃的不道德之人,去世后也是愧对自家祖先的,这样的人是不允许进祖坟和家谱的,也会有辱祖先圣明,他们去世后也是不值得被别人祭拜的。
三. 颜色过于鲜艳之碑不宜立上坟、立碑等等相关事宜,讲究一个庄严肃穆,所以墓碑的颜色当然不能用欢快明亮的艳丽颜色,民间有一个讲究即,如果墓碑选择了鲜艳的颜色,那么这家的后辈会出现淫乱好色之徒。
所以在墓碑的选择上,一般选择代表着敬畏的黑色灰色或者深灰色等等冷色系,这也适合于阴宅的颜色、与墓地的周边氛围适宜。虽然时代在改变,很多年轻人看到国外有很多彩色墓碑也想纷纷效仿,但是处于对先人的尊重,还是尽量选择传统低调的冷色系为宜。
四. 立碑百步之内不宜取土我们在立碑时,肯定会从周边铲土,但是尽量不要选择百步之内的土来立碑,是因为墓地的结构本来就是在地表下挖出一个地穴,存放先人遗体,那么在挖坟墓的时候,周边的土壤已经松动,如果再来取这部分土壤来立碑,那么挖土时不仅会破坏原有墓穴周边的风水,还会损伤地脉,坟墓恐怕有塌陷的风险。
所以在立碑时取土应该尽量远一些,清明立碑时,取的土壤不能含有动物粪便、淤泥和垃圾杂质等等,因为这样的土壤本身气场不好,再给先人立碑时,直接影响晚辈的运势。如果发现墓穴有下陷或者裂隙等等,晚辈一定要及时修缮,以防后面因为雨水冲刷,导致墓穴坍塌等意外发生。
总结总的来说,闰月清明立碑是可以的,但是立碑时要注意,碑体不宜过大,颜色不宜过于鲜艳,百步之内不能取土,而且对意外、无后与罪人是不宜立碑的。各位朋友们,你认为小鹿说的““闰月立碑4不做,平平安安无灾祸””,你觉得有道理吗?你怎么看?可以和小鹿一起讨论,留言在评论区,也希望大家关注,我会每天和大家分享三农最新政策,也会和大家聊聊农村、农事、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