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是什么地方?为何屡屡成为进犯中原的跳板?只因战略位置突出
岳飞写诗说“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他内心恨的北方金人,马踏中原,让汴京繁华一去不返,而这种恨,却不是只有岳飞才有,往前一百多年,他的前辈宋真宗赵恒和寇准就曾有过,不过那次宋朝抵御住了北方辽人的进攻,守住的汴京的繁华,内心却也恨那幽云十六州不能为自己所有,成为守护疆域的屏障,这幽州又是哪里呢?有那么重要吗?
天子守国门
直到满清入关之前,幽州都一直是一个战事冲突特别多的地方,从这里多次爆发对中原地区的侵扰,汉朝时的匈奴多次打击当时的右北平等地,后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安禄山叛乱,以及金人进攻汴京的臣子恨,这里几乎时常的发生战争,幽州这地方到底有啥特别的地方呢?
古人说“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大禹分天下九州置九鼎,后来周王分封诸侯,在幽州建立了燕国,幽州的地盘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河北北边连结辽东半岛那一片地方,出关是较为苦寒的游牧渔猎区域,进来则是平坦沃野的冀州平原。
隋炀帝为了贯通南北,解决东北的边患,兴修水利开通南北大运河,这里从来就是古代帝王经略北方的军事重镇,石敬瑭为了当皇帝竟然将幽云十六州送给了辽国,后来周世宗柴荣和赵匡胤赵光义兄弟都多次发动战争,想要夺回这里,可见这里战略位置的突出,常常是统治者大力经营的军事重地。
明朝定都南京后,朱元璋后来派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经略北平,看守幽燕门户,而明太宗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就开始着手迁都事宜,把都城迁到北平,开始了明朝帝王的天子守国门,这些种种的事迹,都能说明,幽州之地,对于冷兵器时代的统治者来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河北多豪门
大家的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万恶淫为首”,就是说人们的内心大多的时候都是贪婪的,而当贪婪的本性无法控制的时候,就会生出邪恶的念头,有贪婪的人往往是那些手握重权和在当地有特别突出的社会影响力的人。
许多人说隋炀帝最后的败亡,其实是他被世家大族给抛弃了,而在古代的历次朝代变更中,世家大族往往是背后的赢家,东汉得以建立,刘秀能够稳住河北之地是根本,而河北的世家有范阳的卢氏,清河和博陵的崔氏,这是历史上五行七望中的三家,都是河北的世家大族,而那些统治者之所以能稳定政权,就需要这些家族的支持。
初唐时期,河北的世族大多支持窦建德,但是最终李唐获得了天下,后来安禄山造反的时候,起兵的地方是范阳,是卢氏的大本营,古代世族掌握的是天下的士子之心以及当地的钱粮,可以说是比皇帝说话还管用,如果说安禄山的反叛背后没有这些世族的暗中默许是绝不可能的。
燕赵多侠士
古代的中原王朝统治地区,都是比较富庶稳定的农耕地区,这里的百姓早早地学会了稼穑和桑植,过起了稳定的生活,而北方草原的百姓过着游牧的生活,辽东地区的百姓过着渔猎的生活,相对没有没有那么稳定,因此在一些天灾不断的年份,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就会去劫掠比较富裕的地方。
作为游牧渔猎和农耕民族的缓冲地区,这里自然也就民风彪悍,古人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赵之地的酒都是进口如刀穿腹似火的,人们的性格自然也是豪放火爆的,不然怎么会有燕赵“多侠士”的说法。
民风彪悍则说明这里的人善战和敢战,自然功名之心就会很胜,才会有“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这一说法,历代统治者为了让民心思安,下了许多的功夫,因此才会有开办互市的传统,这就是用藏富于民的办法让大家生活稳定。
结语
古人作诗“幽州胡马客,莲剑寒锋清。笑看华海静,怒振河山倾”,可见幽州是这样一个文明交汇,互相交融互相冲突的地方,因为其独特的位置而让这里成为一个极易爆发火花的地方。
当“天子守国门”以及后来火器的更多运用,这里的冲突就不似曾经那么明显了,和平和幸福的生活本就是人生的主题,只是内心的贪婪和生存的压力造就了那些曾经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