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人有三不尽,尽了人败亡”啥意思?哪“三尽”会让家败人亡?

当霸王乌江自刎的时候,就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当文种帮助勾践完成了越国的复仇,就有了“飞鸟尽,良弓长,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有成功的人生,就会有失败的人生,历史的过往就会告诉大家,许多的事情,是需要自己把握那个平衡的,如果这样的平衡一旦打破或者不能顺应时势,就会让自己走向败亡,古人说“人有三不尽,尽了人败亡”,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嘛?

把事做尽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有闯劲,必须敢做事能做事,一个敢做敢为的人才是能够承担大业的人,陈胜吴广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生逢时代的风口浪尖,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做那个搅动风云的人,刘邦是个很好的领导,在张良萧何韩信的辅佐下,开创了大汉的四百年基业,他们都是时代的引领者。

“人有三不尽,尽了人败亡”啥意思?哪“三尽”会让家败人亡?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能做得太过分的,《吕氏春秋》里说“五帝三王之于乐,尽之矣”,这里的“尽”说的是做事情达到极致,前进的路上,把向上的积极的一面,做到极致或许是好事,但是如果把嚣张跋扈做到极致,给自己带来的或许就是无尽的伤害,即使能够一时避祸,也终究是给了别人屠宰自己的借口。

“人有三不尽,尽了人败亡”啥意思?哪“三尽”会让家败人亡?

明初的悍将蓝玉,作为太子朱标的亲娘舅,又是常遇春的妻弟,自己也是捕鱼儿海之战的大功臣,本应该是可以功成名就的一代大将,却因为身份的特殊有恃无恐,破关杀将可以说是堪比造反的死罪,却因为朱标的保护得以幸免,蓝玉的骄横跋扈终究是做事太绝,在太子死后就被彻底清理了。

把话说尽

有些事情不能做绝,有些话同样不能说绝,古人说“宁做过头事,不说过头话”,可见语言既可以是奉承别人的阿谀奉承,也会是伤害别人的流言蜚语,语言最大的魅力或许也就在此,是一把双刃剑,是让兄弟同仇敌忾的口号,也是兄弟反目的离间之词。

“人有三不尽,尽了人败亡”啥意思?哪“三尽”会让家败人亡?

“画饼”是最高的语言艺术,不止现代工作时有人画饼,古代的时候也有很牛的“饼”,楚怀王那句“先入关中者王之”就是一个大饼,《礼记》说“虚坐尽后,食坐尽前”,这里的“尽”是说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效果,楚怀王本身只是名义上的王,真正做主的不是他,画了一个这样的“大饼”,是一切争端的起点。

“人有三不尽,尽了人败亡”啥意思?哪“三尽”会让家败人亡?

古人说“季布一诺价值千金”,是告诉大家说话做事的时候,一定不要信口开河的说一些话,要有事实有根据地去说去做,袁崇焕在和崇祯皇帝的奏对中,说自己可以五年平辽,这基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袁崇焕心中清楚却还是做出了承诺,如果他能根据事实而不是想宽慰崇祯,或许不会被杀的那么惨。

做人做绝

在中国的社会里,一直有着中庸之道的做人理念,可是在这个社会上行走,做人做事有时候是无法真的隐藏自己的,必须是在前进路上,也必须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否则就会成为所有人攻击的目标,或许只有公平才是真正的力量,过分的爱惜自己的羽毛,最终只会让自己感受失败的滋味。

“人有三不尽,尽了人败亡”啥意思?哪“三尽”会让家败人亡?

《三千里江山》里说“且说那三千里江山的尽北头紧连着中国边境”,这里的“尽”说到是达到了极点,一个人如果做人只爱惜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爱惜自己羽毛达到了极点,那么他最终也会因为自己的失误受到反噬,而导致自己的失败。

“人有三不尽,尽了人败亡”啥意思?哪“三尽”会让家败人亡?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兄弟相残的重要事件,但也是他们父亲李渊自作自受的结果,李渊这一生做得最大的错误,就是一直在提拔老二李世民,让老二有了开府建衙的能力,不仅可以对抗太子平衡太子,还可以架空自己的父亲,李渊当皇帝后迷信皇帝的平衡之道,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逼上了互相残杀的道路,自己最后也不得不过太上皇的生活。

结语

生活的幸福需要的是自己亲手努力地争取,但是在争取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能力和自己能够掌控的,一切东西如果都只是承诺,最后自己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做人做事的时候,务实还是比较好的,一个太过虚无缥缈的目标,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而让自己迷失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之中,这就是失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