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俗语“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狗”,你知道为啥这么说吗?

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有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是为了体现人们不畏严寒和酷暑的那种意志力,炎炎的夏日里,三伏天是一年中人们最为煎熬的时刻之一,就像寒冬一样让人煎熬,古人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狗”,这到底是为啥,三伏天的热难道还会区别对待大家吗?

什么是“三伏”

说起“三伏天”就要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干支纪年法和五行划分,过去的人在长久地观测中根据日月星辰以及四季的轮转,制定了天文历法和干支纪年的方法,让大家可是适时的开展农业活动以及进行祭祀活动,而道家讲究阴阳相济合为空间元气,是大家生活的状态,所谓的“伏”就是阴气暂时因为阳气极盛躲在地下。

俗语“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狗”,你知道为啥这么说吗?

古人将四季又细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以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诉说大道至简的自然轮转,大家所说的“伏”又被称为“长夏”,在五行中对应着土,五行相生相克,夏天进入秋天是“火”时进入“金时”,火天生克金,在阳气过剩的情况下,阴气就躲在了地下,于是就有了“伏”天,是时空轮转的一个时刻。

每年夏季的夏至之后,大概会出现三十到四十天最热的天气,因为庚金是阳金,所以古人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数“伏天”,每十天为一个轮转,到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结束,三伏天也是提醒人们多注意降温和祛除暑气,就是多喝水多排汗,而这三伏天高温高湿高热的天气,也是粮食生长的重要时刻,此时的降雨对农作物至关重要。

俗语“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狗”,你知道为啥这么说吗?

到底是凉还是热

在三伏天人们恨不得天天吃着冰镇西瓜,吹着自然凉风,为啥会有“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狗”的说法,因为初伏天在夏至之后才开始数,末伏是在立秋之后,如果今年的末伏和立秋之时同时到来,说明今年的三伏天相对较短,如果末伏在立秋之后很久才开始数,说明今年的三伏天很多,这也是为啥三伏会有三十天或者四十天的原因,就在于末伏的庚日从哪天开始数。

伏包秋的时候,说明今年的伏天会少十天左右,立秋之后天气就开始逐渐向凉转变了,我国是季风性的气候,来自东南方向太平洋上的湿热的季风慢慢的退却,降雨逐渐减少,天气慢慢的变凉,人们就开始逐渐加衣服了,这是天气的变化。

俗语“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狗”,你知道为啥这么说吗?

秋包伏的时候,末伏天在立秋之后很久才开始,第二个庚日才是末伏的结束日期,这时候的人们会感受到伏天过多的问候,大自然是公平的,炎热过多的话,人们的生活自然而然会受到影响,许多人干活就会因为受了暑气以及干活太多,没有注意及时防暑而受到伤害,甚至是死亡的威胁。

俗语“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狗”,你知道为啥这么说吗?

三伏天是每年最热的时候,头顶着太阳,大家都很辛劳地工作着,只有注意好防晒和补充水分,才会让自己的健康有所保障,一年年这样重复着,三伏天会如期而来,有时候却不会如期而走,那些“无商不奸”的资本家不会怜惜别人的健康,只会一步步的催促。

结语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有些文化可以与时俱进,有些文化糟粕可以摈弃,有些文化还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经过了几千年的淘汰和筛选,那些适合日常生活的文化,古人不知道用多少苦痛的经验才做了这样的总结,而古人常说“民为重”,就是告诉大家,生活中除了别人的尊重,也要自己保重,“三伏天”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