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敬老节,匆忙勿忘老习俗;一吃一饮做好三事
大家聊起重阳节脱口而出的似乎就是敬老一词,在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敬老爱幼是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儒家的内核更是“仁孝”二字就可以概括,可是在现实中,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大家对于“重阳”的认知有些陌生,不知道具体都该做些什么,古人说:重阳节一吃一饮做好三事,你知道都是些什么?
何谓“重阳节”
古人常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站在国家的层面,祭祀和打仗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重阳节就源于古人对于天象崇拜而进行的祭祀活动,开始于先秦时期,鼎盛是在盛唐时期,一般在农历九月进行丰收祭天和祭祖的活动,感谢天地和祖先的恩赐和保佑,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人们希望长寿的敬老节。
作为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是每年的九月初九,《易经》里说“阳爻为九”,九被定为“阳数”,而九本身也是极数,天之高就是“九重”,极阳之数重叠在一起,日和月并立,于是被人们称之为“重阳”,九作为最大的阳数,本身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慢慢的成为寄托家中老人健康长寿的节日。
一吃和一饮
每一个节日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食品或者饮品,中秋节大家知道吃月饼,端午节大家知道雄黄酒和粽子,正月十五大家知道吃元宵,而在重阳节这天大家吃得和喝得都和菊花有关,古人在重阳节要制作“重阳糕”和“菊花酒”来供大家品尝,增加人们团圆在一起的节日气氛,也是具有浓重季节性特点的应季食品。
古人常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重阳糕”就是在九月初九天明时,用糕搭子女头,期待子女能够生活幸福和事业顺利的,家庭里是一片祥和的气象;古代重阳节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天地,希望天地保佑能够祛灾留福,饮下菊花酒则是寓意苦尽甘来,幸福的生活会相伴自己的未来生活。
做好三件事
古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多,王维在诗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登高和插茱萸在唐朝就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两件事情,古人对于天地有敬畏之心,在重阳节这天就会去“登高”,或是高台或是高山,表达自己的敬畏之心,也是期望自己在高处能够乘清气升天,身上插茱萸则是古人期望健康,希望自己和家人登山时能够祛火祛湿和避风邪。
重阳节中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其实就是祭祀,《礼记》里说“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人们的登山活动其实就是祭祀活动的一个延续,在重阳节这天不仅是祭祀天地,还要祭祀祖先,期待祖先和天地能够保佑自己家能够丰衣足食,生活健康且幸福,人们内心的想法,其实就是想让自己和家人安心的生活。
结语
重阳节作为古代重要的丰收祈福活动,原本是民间对于天地和祖先的敬畏,才有的节日,因为“九”本身的含义,有着长长久久的寓意,在人们口口相传的文化中,和儒家孝道文化相和,才有了现在这种敬老的意思,逐渐成为一个敬老的老人节,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敬老和孝道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