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不注意这些问题,除草剂等于白用了
除草剂在所有园林养护品类里面属于最特殊的一类,经常用“双刃剑”来形容。因为除草剂效果表现受人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用好了,省时省钱,用不好了轻则没有效果,甚至还会出现药害,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使用除草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一、影响除草剂效果的环境因素
1、水分:水是植物运输传导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所必须的,水分含量足杂草的吸收和代谢均会增强,对除草剂效果的影响最大。所以水分特别是土壤水分影响杂草对药剂的吸收传导速度,一般情况下土壤湿度大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干旱情况下杂草地上部分生长变缓,吸收叶面积减少,同事气孔关闭,细胞壁增厚,但根系生长旺盛,耐药性增强。
2、温度:药剂是随着植物的体液进行传导的,在一般情况下,温度增加有利于药剂特别是内吸传导性药剂的吸收和传导。温度过高(如超过35℃)则杂草地上部分气孔关闭,减少对除草剂的吸收且还容易对草坪产生药害;温度过低(如低于5℃),植物代谢缓慢甚至停止,对药剂的吸收也停止,药效差。
3、风:风主要影响喷雾的均匀性,有风的时候雾滴被吹散,容易造成重喷或漏喷;更容易漂移到周边敏感植物造成伤害。
4、阳光:有些药剂对光敏感,应避开阳光直射的时段施药,如封闭除草剂二甲戊乐灵在紫外线照射下降解很快;而有些除草剂特别是触杀型的除草剂在阳光下反而能增加除草效果。
5、土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对药剂的钝化和降解就快,杂草生长也比较旺盛,耐药性也较强,常量的情况下效果会差;土壤有机质差时药剂容易淋溶迁移至较深层土壤,会对正常的园林植物造成伤害。
二、人为因素对除草剂效果的影响
1、稀释:杂草叶片对除草剂的吸收需要在水为介质下才能进行;除草剂在杂草体内达一定量的时候也才能起到效果,所以药剂要充分稀释均匀才能安全使用。有些剂型如水分散粒剂、胶悬剂及含量或活性较高的药剂一定要采用二次稀释,否则容易造成药效差甚至药害问题。
2、行走速度:行走速度直接影响到单位面积上面药剂的有效用量,在已定稀释倍数的情况下行走速度快了单位面积上的药剂量减少效果差,行走速度慢则单位面积上的药剂量增加,达到一定值了就会产生药害,这是直接影响药效的关键因素。一般成人的行走速度和现在的喷雾器械,一亩地药液量为25-30公斤。
3、重喷漏喷: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容易犯这个毛病。要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选择雾化效果好的器械。避免生怕打不匀要来回绕几下、错误的点喷、有剩药了再补打等这些造成重喷漏喷的因素,达到喷施均匀,不重喷不漏喷。
4、修剪:修剪前后3天内不建议使用除草剂。因为除草剂的吸收主要靠叶面、叶鞘、嫩茎吸收后向全株传导,施药后修剪过早则来不及传导,杂草复发;修剪后马上施药,杂草大部分的吸收部位都被修剪掉成了草桩,对药剂的吸收大大减少,效果极差。
5、理解错误:如单一的强调稀释倍数而忽略了喷洒面积,或片面的了解常识如除草剂用水量越多越好等,都将对除草剂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除草剂的效果最终还会受到农事操作如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所以施药时一定要细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