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桑白蚧的发生与防治
桑白蚧,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定为害为主,以其口针插入枝干新皮,吸食树体汁液,偶有在果实和叶片上为害,直接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发育,加上雌成虫分泌物及雄虫分泌的白蜡影响树木光合作用,极易引起霉菌感染。轻者使树势变弱,果实的发育受损, 成熟延迟, 最终导致果实产量减少, 品质下降。重者造成植株发育不良, 枝梢萎蔫, 叶片旱落, 最终使树体干枯死亡, 致使果树绝收, 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形态识别
桑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桑白蚧又名为桑白盾蚧、桑盾蚧、桑介壳虫。雌介壳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0~2.5mm,乳白色或灰白色,中央略隆起似笠帽形,若虫蜕皮壳点2个,在介壳边缘不突出。卵为椭圆形,长径0.3mm。初呈淡粉红色,渐变淡黄褐色,卵化前为杏黄色。初孵若虫淡黄褐色,扁卵圆形,雄虫与雌虫相似。
【2】生长规律
初孵若虫呈桔黄色,在母体介壳下停留数小时后爬离介壳,在树干上爬行距离不远,分散活动1 d 左右,多于2 -5年生枝条上固定取食,以枝条分杈处和阴面虫体密度较大。经5-7d,开始分泌出绵毛状白色蜡丝覆盖于体上,逐渐加厚呈蜡粉状,枝条上开始出现白点星布,在虫口密度较大时,树干上犹如盖一层白霜,此时为当代1 龄若虫盛期。不久便脱皮,脱皮后继续分泌蜡质,形成圆形(雌虫) 或长形(雄虫) 蜡质介壳覆盖虫体。此时,一般农药难渗透到虫体内,防治困难。所以防治桃树桑白蚧,应掌握在一代和二代卵孵盛期进行,此后树体上桑白蚧世代重叠严重,用药防治效果差。
【3】防治措施
1、对果树苗木和进行嫁接用的接穗加强检疫,防止虫害为害。
2、做好冬季的清园工作,并结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条,刮除枝干上的越冬雌成虫,并喷施一次3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源,减少翌年为害。
3、保护利用天敌。桑白蚧的天敌有红点唇瓢虫、黑缘红瓢虫、二星瓢虫、肾斑唇瓢虫等,保护利用这些天敌,能缓解桑白蚧的为害情况。
4、化学防治:使用淇林蚧虫净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